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美、日都是亚太地区大国,也是全球性大国,在多极化世界战略格局中,它们都占有重要地位,并拥有巨大影响力。无论它们之间密切合作还是相互对立(对抗)都会对亚太地区乃至全球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分析中、美、日三边关系现状、未来对我国内外战略调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亚太再平衡战略是奥巴马政府时期推行的美国亚太战略。其关键点不仅在于战略重心的转移,而且在于要平衡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在东亚的推行,不仅使中日钓鱼岛争端不断升级,同时也对我国维护钓鱼岛主权带来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亚太安全格局的现状是美国联盟霸权模式、大国博奕模式、次区域多边合作安全模式的共存并立.随着亚太地区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合作安全观的理解和信奉,未来的亚太安全格局可能会走这样一条道路,即经历大国安全模式的改善与重新构建、次区域多边合作安全机制的成熟、区域多边合作安全机制的创建的渐次发展与演进.诚然,这将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因此,中国政府要有正确的亚太安全战略思路并采取灵活务实的策略,在确保自身安全与国家利益的同时,对亚太合作安全机制的创建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随着反恐战争的结束,美国国内经济的持续低迷,出于主客观因素的考虑,为了实现美国经济的复兴,扩大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平衡"中国不断扩大的地区影响力,奥巴马上台后积极调整了战略部署,把目光更多的转移到亚太,提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这一战略的实质是为了牵制中国不断扩大的地区影响力,继续维持美国主导下的"单极世界"。为此,美国实施了全方位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包括在外交上开展"情感外交""多边外交";经济上以推进TPP谈判,借此主导亚太地区经济合作进程;军事上借助传统盟友和新兴伙伴的力量,加紧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在亚太战略格局重塑的过程中,中美两国应如何相处,决定着两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同样也影响着依附这一关系的两岸关系。如何在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同时促进中美台三边关系的良性互动,对两岸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当今世界超级大国的美国,其外交战略对国际社会有着重大的影响。而奥巴马政府所提倡的多边外交战略同样吸引了众多目光的聚焦。从一定意义上而言,奥巴马政府多边外交战略的调整将对中美关系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会导致整个世界格局的变动。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美国的亚太战略出现了较明显的调整,对亚太的介入加深,范围扩大,军事合作加强了.本文分析了美国新政府亚太安全战略调整的重点、原因及对联合国的影响,并指出,亚太地区仍被美国新政府视为其根本利益之所在,小布什对亚太战略的调整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而已.  相似文献   

7.
罗颖 《教学与研究》2014,(3):111-112
正近年来,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在整个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与影响力迅速上升,正成为引领新一轮国际体系调整的重点区域。2013年亚太经济政治格局经历了深刻变化,美国调整"亚太再平衡"战略,中国持续稳步和平崛起,日本政治风向加速右转,朝韩关系发生微妙变化,域内外不少国家内政外交的调整,使围绕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的各种形势趋于复杂,不确定性放大。2013年11月1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亚研究中心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对外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巨大改变。冷战时被美国视为屉主要威胁的苏联解体。面对变化了的国际格局,美国对冷战后的国家安全环境重新评估,开始酝酿其国家安全战略的大调整并形成了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是美国全球战略的关键部分,称霸和维护霸权是美国安全的本质,美国的安全战略都是围绕着这一本质而制定和实施的。从诞生迄今,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几经调整,虽然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但本质并未改变。中国在美国亚太战略调整中被放到了重中之重的地位。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实力与日俱增的地缘战略大国,与美国有着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被美国视为潜在战略对手,为了遏制中国强大,美国进行了一系列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9.
随着美国国力衰落,中东格局由美国单极主导向美、欧、俄、中、印等力量中心以及以色列、沙特、埃及、土耳其等地区大国构成的多元化格局演进,奥巴马政府不得不调整对外政策,在阿以之间寻求更加平衡的新中东政策,美以战略准联盟纽带松动,中东权力优势向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倾斜,阿以战略对比以色列单边优势难以维系.以色列应顺势转换安全观念...  相似文献   

10.
亚太安全格局的现状是美国联盟霸权模式、大国博奕模式、次区域多边合作安全模式的共存并立。随着亚太地区越来越区的国家对合作安全观的理解和信奉,未来的亚太安全格局可能会走这样一条道路,即经历大国安全模式的改善与重新构建、次区域多边合作安全机制的成熟、区域多边合作安全机制的创建的渐次发展与演进。诚然,这将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因此,中国政府要有正确的亚太安全战略思想并采取灵活务实的策略。在确保自身安全与国家利益的同时,对亚太合作安全机制的创建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最富戏剧性的美国大选结束了,小布什已入主白宫。新总统原则上将沿续美国“单极独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但将进行战略调整,把战略重点放在亚太地区。小布什将把中国作为竞争对手而不是克林顿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近期中美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损害,但中美的共同利益必将使双方回到“对话与合作”的战略关系上来。中美关系未来走向将直接影响21世纪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的走向。  相似文献   

12.
二战之后,美国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断调整其对华政策,以此来实现自己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但华盛顿方面调整的基点始终是支持亲美的国民党政府。由亍意识形态在美国外交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加之中国内战形势的不断变化,杜鲁门政府对华政策的变化在中美两国交往的历史上压碾出一条明晰的辙痕来。深入分析这些,有助于加深认识美国在该时期的对华政策,从而把握战后初期中美两国外交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亚洲经济的整体性崛起,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美国全球战略重心开始东移,即所谓的“重返亚洲”.从2009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东盟地区论坛上高调喊出美国要“重返亚洲”以来,美国从外交、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做出了全面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和新做法,实施“重返亚洲”战略,其目的在于确立美国在亚洲的主导地位,遏制中国的崛起。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必将对世界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日美同盟关系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日美军事一体化的加强是美国亚太军事战略调整与日本安全战略调整相结合的产物。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日美同盟关系及日美对华战略进行了多次调整。美国军事战略重心东移是促使美日军事合作进一步加强的重要原因,这不但影响了其各自国家的内外政策,同时也影响着东亚地区局势及中国对外战略的选择。日美同盟的军事指向性为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稳定发展带来了不确定因素,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有历史基础和战略共识,发展中国家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依托者,是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目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我国维护主权与安全利益的有力支持者。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交汇日益增多,“搭中国快车”日益成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华政策的主导面。深化与发展中国家关系需处理好与西方大国及发展中大国的关系,始终坚持互利共赢的合作战略处理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和摩擦。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前十年,美国对外政策的重点是军事反恐,重心在中东。但是"反恐战争"的目标并未实现,伊斯兰世界更为极端的势力却乘机崛起。同时美国经济依旧疲软,其在世界上的"领导力"也在下降。同期的亚太尤其是东亚经济在中国发展的带动下却高速发展,使得二战后形成的亚太格局发生"失衡"。在这一背景下,美国提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重点是"制衡"中国。这是冷战后美国做出的重大战略调整,也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周边国际政治环境和发展。美国的战略调整激化了该地区固有的矛盾,离散了区域合作,也使竞争与依赖并存的中美关系更加复杂化。本文试图通过探究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背景及动因,分析"再平衡"战略布局及其局限,评估"再平衡"战略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探索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17.
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看,中亚始终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中亚一直是大国争端的集中地,而该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储备,如石油,尤其是天然气,更是极大地吸引了外部世界,尤其是大国的注意力,使其成为全球能源政治的核心。能量地缘政治包含了一个将能量发射到能源丰富地区的综合方法,谁控制了该地区的能源资源,谁就能在心脏地带的中心发挥重大影响力。俄罗斯、中国、美国、欧盟、印度和其他国家都在为获取遥远的中亚地区的油气储备而展开激烈的斗争。  相似文献   

18.
奥巴马上台后,积极推行外交新思维,“巧实力”理论成为其中重要一环。“巧实力”理论是美国新一届政府反思小布什政府时期反恐战略的结果,同时也是美国应对国际挑战和其他大国的崛起而进行的外交变革。它强调外交手段的重要性和优先性,重视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外交,重视协商和对话。但“巧实力”理论不会改变美国的战略目标,其本质仍然是要维护和巩固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