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在本刊记者同外国留学生的交谈中,留学生们发出了这些由衷的赞叹。“你们喜欢看中国书吗?”记者问。“当然!中国的古典小说,象《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金瓶梅》等,在我们国家是脍炙人口的。”日本留学生小森巳智子扑闪着一双漂亮的眼睛,操着  相似文献   

2.
心情驿站     
《今传媒》2004,(6)
新与正确年青人的第一本书出版了,他在朋友面前吹嘘:“你看过我的书吗?是一本很好的书,里面有许多新的和正确的见解!”“我看过了,”朋友告诉他,“而且对于这本书,我和你有同感。只是非常遗憾,这本书里的见解,凡是新的都不正确,凡是正确的都不新!”    如此解释丈夫在报纸广告上看见有一种价廉物美的自行车,便到商店求购。售货员推出一辆没有座凳的自行车,丈夫一看说:“咦,这是怎么回事?这辆车连座凳也没有?”“便宜货就是这样的,先生。”售货员说。“可你的广告上明明是有座凳的呀!”“广告上还有一位漂亮小姐,难道我们连她也一起给你吗?”订刊物该订下一年刊物了,宣传干事去找领导商量:“北京有个大型文艺刊物不错,大家都要求订《十月》。”领导头一摇,说:“要么订一年,要么订半年,哪有订十个月的!”干事欲说又止,怕领导下不了台,急忙岔开话题:“《八小时以外》也能订了。”领导一听更生气了;“八小时以外,人家邮局早下班了,你去订个屁呀!赶快在八小时以内去订!”局部地区一位老太太不识字,但喜欢听收音机,气象预报每天必听。一天吃饭时问家人:“我有个问题想问问,你们知道局部地区在什么地方?那儿差不多天天有雨。”独家报道一记者抢先向报社发回一...  相似文献   

3.
“专门家”与“无名作者”我在编刊物的过程中,常听到人家批评:你们刊物的作者专家太多。这个批评说出了一个现象,《文史知识》的作者队伍中专门家多。尽量请专门家撰文,正是我们刊物的主张。我是这样想的:专门家对所论述的问题有专门研究,他们所写文章一般都有较高的质量,能给读者准确的知识,这不是很好吗? 也许有人会说:你这是专家路线,照你这样去做,怎样培养青  相似文献   

4.
千树、健敏:你们好!又有好些年未见面了,(千树:20多年了吧。当年的陈老师潇洒自如,现在风采依旧吗?)虽然常能看到你们的刊物,但见字未必如见人呵!(千树:是呵,一定想法拜见您。)《档案管理》每期都能收到,谢谢你们的关心。尤其是当我收到今年第1期时,颇有感触:1郾“快”。是我经  相似文献   

5.
上午刚上班,编辑部就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A 分厂厂长拿着一份《三星人报》冲上门来,气愤地说:“你们办什么报纸?岂能颠倒是非,歪曲事实?”一位身材魁梧的老工人接踵而至,拉大了嗓门:“你们当记者的能胡编乱造吗?”接着,A 分厂一份“告状”信送到公司领导办公室……是什么事情使 A  相似文献   

6.
5月22日这一天下午,我突然接到一个令人惊奇的电话:“你是汤礼春先生吗?我是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组的张虎迪。”“你们找我有什么事?”我尽量平静地问道。“哦。是这样,我们准备做一期关于教育方面话题的节目,想请你参加。”“请我参加?。”我既感到惊喜,又感到意外。我好奇地问:“你们怎么找到我的?”“我们看到你写的一篇作品《儿子的拍马成长史》,觉得很有意思,跟我们这次话题有关。这样吧,我发过去一个传真,上面有一些问题,想请你出点金点子。”“好吧。今晚我好好想一想,明天上午回答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一口答应下来。放下电…  相似文献   

7.
《新闻战线》1991年第1期《一月谈》栏目中刊登了凌大同志的《何以“一稿三用”?》一文,编者加了按语,表示赞同。我读后感受颇深,但却不愿苟同。说感受颇深是自己也曾有过同样的看法,不愿苟同是因为现在的认识与凌文的观点大相径庭。其一:凌大同志文中说:“凡署名文章,一般情况规定不得一稿两投(两用)或多投(多用)……”平时经常有通讯员问我:“你们新闻单位为什么规定不能一稿多投?”说实在的,对这条不成文的规矩我真讲不出多少理由,常常以这是“规定”搪塞过去。平时还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个通讯员写的稿子被几家新闻报刊采用,就有入不解地问:“你们新闻单位不是规定不准一稿多投吗?一篇稿拿几次稿费?”在一  相似文献   

8.
还是在一年以前,我去书店劳动,被分派到文艺柜台。我看到书架上有许多存放好久,好象从未动过的文艺书籍,于是就同营业员谈论起来: “这些书看样子存放好几年了吧?”“可不,打进来后就没人买过,少说也有三四年了。”“这个情况你们事先能估计到吗?”“当然可以。”“那你们不会不进吗?这样既可以避免资金积压,又能节省人力,物力、车力……”“你大概是刚进出版社不久吧。我们和你们出版社是包出包  相似文献   

9.
一边喜欢看偷拍的社会新闻镜头,一边打电话询问“你们这么拍合法吗”?  相似文献   

10.
在2006年的文化新闻里,有一条是关于“大师柏杨宣布封笔”的消息,柏杨封笔之前写下的最后一篇文字,就是专为新版《柏杨曰》作的序。在这篇序的开头,作者重复了这样一个提问:“读历史,人能够从中取得教训吗?”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与写作》的编辑老师们: 你们好! 我是从事电视新闻教学的大学老师,在我手边诸多的专业杂志中,《新闻与写作》是我去年新添的一份“洞悉”新闻世界“原生态”的刊物。之所以选择这份刊物,是因为其中一个版块“视听天地”对我的教学研究很有裨益。每期“视听天地”都能选择一些广播、电视业最为鲜活的动态性个案进行解读,这为我们从事广播、电视教学的专业人士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在岁末年初有不少品牌栏目在改版,我听说北京电视台的“今日话题”在年初改版中重新调回黄金时间段。“今日话题”是我几年来一直关注的一个品牌栏目,不知这次改版有什么新动向、新特点?你们能否就此组织一些文章,供业内人士探讨和争鸣? 祝 编安!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钟新 2003年1月  相似文献   

12.
有些文字产生的环境是无法再弄清楚了,只留下人言人殊的理解.比如下面这一段: 子夏问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日:“绘事后素.”日:“礼后乎?”子日:“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的这段文字是儒家经典里很少见的文字,讨论的是描写一场婚礼的言词.按着“思无邪”的思路,这段文字在各种解读中成了对“仁”和“礼”“乐”关系的分析,喜欢猜谜的可以随便查一下.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编辑部收到市人民政府转来的一封署名“胡同一市民”的信,讲的是“胡同里的议论”,希望“报纸不要只报喜不报忧”。 “北京的日报晚报整天报喜不报忧,净拣好听的说。 “比如说清华池一经改装,洗一次澡80元,引起附近百姓们反感,偏偏你们不知趣,登了一段《京城又一好去处》。百姓们有几人肯花80元洗一次澡?……你们能想到老百姓的难处吗? “老百姓买菜都发愁,你还宣传高消费,实在太不知趣。另外报纸上最好少登平均每人存多少钱,平均每人住几平方米,平均每人吃多少肉,你登一次就找一次骂,你说何苦呢?” 信中发了一大通牢骚,有些话相当难听,但却令我汗颜,促我思考:如何进一步发挥党报优势,正确开展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4.
你见过列车倾覆吗?即使没有亲临其境,几回从电视里目睹那机车支离破碎、老少血肉横飞的惨状,也叫人心悸了。所以,从《解放日报》上读完《为赚五角钱,宁毁一列车》的通讯(见该报1987年12月16日)。我只能长叹一声:天下竞有这等人! 不是跟谁过不去,也不是出于什么政治图谋,仅仅是为了一丁点儿小便宜,“如果把一根闸瓦扦截成两段,再加加工,不就变成两个扒钉了吗?一个扒钉5角钱哩”——就为这,青年农民杨丙玉在河南省韩堂车站一根又一根地拆卸下列车轮的闸瓦扦,从而为  相似文献   

15.
创办《大学时代》之初,一位在期刊界摔打多年的朋友叮嘱我:“千万不要办一本只有你自己喜欢的刊物。”我当时很纳闷,办出来的刊物连我自己都不喜欢,别人还会喜欢吗?我没有对这个意见太上心。虽然做了一些比较周全的市场调查,但在刊物定位、栏目设置、稿件组织诸多方面,还是打上了浓厚的个人色彩。比如,我把《大学时代》的办刊宗旨定位于思想性和文学性,共分为5大板块“思想地带”、“生活几何”、“大学语文”、“人生锦囊”、“时尚状态”,在创刊号上花大力气约请了著名作家韩少功、史铁生、张承志为我们写稿。结果,刊物出来,第1期我们印了3万册,仅卖出去3000多册,大量退刊积压在仓库,让人欲哭无泪。这就是我们所体会到的“市场不相信眼泪”。  相似文献   

16.
2月24日新疆一家报纸在《人类与野生动物如何和睦相处》一文中,配发两幅很有灵气、很让人喜欢的鹅喉羚的图片,文末用楷体字注明:“图片均由有关部门提供”。这个注明注而不明,等于一句废话:“有关部门”是什么部门?难道还保密吗?为什么其名称不能受到起码尊重而见诸报端?如果读  相似文献   

17.
致读者     
本刊读者调查活动中,曾收到一位读者的来信,他说:“《中国记者》和读者交流的机会不多,交流也仅限于刊登一些鼓吹刊物效果的文字,对敢批逆鳞者,《中国记者》能否耐得住心情?”读到此信,本刊总编辑即刻旁注:“欢迎批评!”这是真心话。我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由于编者责任心不强,一些报刊和书籍,甚至全国性的大报和刊物,常常出一些不该出的差错。例如,工人日报4月28日第二版的一篇题为《她的思想品德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亿工运战线老前辈陈少敏大姐》的通讯,说到陈大姐的革命履历,真令人啼笑皆非。其中是这样写的:“陈少敏大姐1920年出生于山东”,“1927年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1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她加入共青团时才七岁,转为共产党员时才八岁。这可能吗?这篇通讯所述陈大姐的事迹感人、教益至深,是当前进行理想教育的好教材。凡读过此文者无不对陈大姐肃然起敬,深受教育。  相似文献   

19.
在从事新闻工作中,我很喜欢这样两句话:“下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这似乎应该是记者遵循的一个信条。去年八九月份,我随北京记者团赴西北的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进行了一次易地采访,行程两万多华里,历时三十五天。在时间紧迫,走马观花的情况下,我来了个“一把抓”,又进行文字采访,又搞摄影,还写了一些诗。回来后根据内容发表了《列车上的清真席》、《银川南关清真寺》等通讯,《七月枸杞树树红》、《贺兰砚》、《黄河的色彩》、《日月山下》等散文和一批反映记者采访生活以及西北风光的摄影作品。今年年初,北京市新  相似文献   

20.
“看了《南风窗》几期文章,感到不错,办得很活。文章别具一格。”广东省委书记林若如是评说。一位报业行家说:“过去,我们这些新闻出版界的人都有一个愿望,办一份真正有特色的新杂志。如今看到《南风窗》,我们都说:有了,就是它!”它究竟是一份什么样的刊物,获得如此好评? 《南风窗》是一份新闻性、社会性、综合性月刊。打开创刊号,扉页上的《告读者》,谈的不是自己创刊的主旨,而是刊物发起的一项活动:《假如我是广州市长》。文章说: “假如您是市长,您想为广州做什么好事呢?”“假如您是市长,您有什么兴利除弊的措施要实施呢?”“广州的事情是大家的。想,要大家一起想;做,要大家齐心做。这是一篇不是发刊词的“发刊词”,它告诉读者,《南风窗》是大家的刊物,是大家发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