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2008,(7)
对话阅读是语文阅读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共同学习的交流过程,也是师生以对话为媒介进行精神交流、心灵交融的过程。对话阅读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一、师生对话教师和学生在一种平等的位置上进行精神对话,教师和学生成为平等的主体,双方相互倾听,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在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在民主、平等、轻松、和谐的氛围中,通过“对话”,让学生潜心会文,让课堂成为他们智慧碰撞、心灵交流的生命场所,继而完成对文本的阅读。  相似文献   

3.
名师名言     
语文对话教学是教师自觉追求与学生人格平等、精神相遇的心灵对话过程。这一过程有一种相互影响、相互造就、相互提升的气象万千的大美。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种对话是人格平等基础上的心灵相约,是互相信赖氛围中的精神交融,也是教学相长情境下的切磋探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教师要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慢慢走进文本;教师和学生对话时,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学生与学生对话时,教师要鼓励其合作,让学生的思维互相启发。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使课堂教学双方置于平等地位之上,使教学真正走入学生的心灵,是师生间言语与精神的沟通、感悟和融合.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可见,"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构建,学习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实践证明,对话,能够走进心灵的世界,点燃思维的火花,激起智慧的浪花,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陈明财 《考试周刊》2015,(46):38-39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进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程标准引入对话理论,打破教师"一言堂",赋予学生言语权,标志着课堂教学的进步。那么,什么是"对话"呢?哲学家马丁·布伯强调:真正的对话是"从一个开放心灵者看到另一个开放心灵者之话语",这是平等的"你——我"关系。用之观照现代语文教学,我认为对话指教师、学生、作者、文本之间一种精神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过程应当是一次次生命的对话,是学生内心情感的真切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过程。语文教师应将对话看成是一种心灵的抚慰,一种智慧的启迪,一种生命的赏识,一种价值的引领,从而用对话来引领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9.
孙建锋 《江西教育》2006,(12):12-13
教育家说,所有的教学,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志。我想,语文对话教学是教师自觉追求与学生人格平等、精神相遇的心灵对话的过程。这一过程有一种相互影响、相互造就、相互提升的气象万千的大美。一、语文对话教学,有大美而不言将何以享受享受语文对话教学,意味着享受一种鱼水亲和的对话氛围。在我看来,一种经由教师和学生倾情打造的对话氛围,应该是很美、很美的,一如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有着无可名状的美。对话中,教师真诚地把学生看作心灵上的朋…  相似文献   

10.
“对话式”语文教学与智慧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 ,教育具有对话性 ,教学即对话 ,对话也是一种创造 ,语文教学过程应当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这个对话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在民主、平等关系中交流 ,对话者达到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情感的交流 ,从而开启学生的智慧 ,让他们获得知识 ,获得掌握知识的方法 ,达到“学会学习”、“学会认知”、“学会做人”的学习境界。一、采用“对话式”语文教学 ,开启学生的智慧之窗1.打开兴趣之门 ,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有位科学家曾说过 :“给我一个支点 ,我能撬动…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是处于平等地位的教师、学生以文本为依托,进行互动的精神敞开,从而使对话各方思维碰撞、心灵交融、心智启迪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教师是课堂对话的发起者、组织者、引导者。课堂对话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文本的认知、感悟、体验、  相似文献   

12.
人格,最高的学位。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观“三个能力”维度中,通过平等的教学对话,用教师的人格去塑造学生的人格,心灵,用教师精神去影响学生的思想,让学生走进文本,去感受作家的思想、人格,  相似文献   

13.
一、开放的课堂让师生关系更和谐 “尊重学生,弘扬个性,点燃孩子智慧的火花”成了我们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新课程》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尊重学生、双向互动是平等对话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4.
对话式教学是建立在平等、尊重、信任基础上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合作方式,是中小学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学交往的主要形式,不能将对话式教学简单地理解为“教师问,学生答”或“学生问,教师答”的谈话法。在对话式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心灵与心灵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师生之间心灵互融程度将直接影响对话式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所谓对话是指教学共同体的每一成员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共同学习,尽情展现教学过程魅力的一种手段,一种理念。通过对话,教师实现了对学生真正有效的引导;通过对话,师生的心灵距离拉近了;通过对话,学生的个性有了彰显的平台……于是平等、互动、充满激情和智慧的对话成为了我们数学课堂的一道亮丽风景。在对话中,课堂成了创造的平台、共享的舞台、师生在对话中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同体验课堂美好的情感交往,共同感悟着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应如何积极追寻智慧高效的语文对话教学,引领学生放飞想象,感受人生的博大,触摸世间的真情,从而使生命变得丰盈、滋润、灵动起来呢?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是处于平等地位的教师、学生以文本为依托,进行互动的精神敞开,从而使对话各方思维碰撞、心灵交融、心智启迪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教师是课堂对话的发起者、组织者、引导者.课堂对话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文本的认知、感悟、体验、质疑与判断.所以,教师必须对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对话作一番思考.  相似文献   

18.
诗歌课堂教学过程实质就是一个师生平等对话互动的过程。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诗歌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诗歌教学情境,拓展诗歌空间,让诗词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9.
叶冠毅 《青海师专学报》2005,25(Z2):134-13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有两种对话:一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一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前者是学生以“文本”为凭借与作者进行的跨越时空的契合;后者是师生双方敞开心灵、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心灵对话”,昭示民主、平等,从“情”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与教师一样,有独立的人格,有自由的意志,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有舒展生命、表达自己的空间;“心灵对话”,张扬个性,生发灵性,让对话过程中每一个场景都成为积极的生命流程中的驿站;在彼此交往过程中认知、态度…  相似文献   

20.
课堂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特别强调生成性,强调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彰显生命与活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呢?一、平等对话促有效生成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也就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