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散打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咨询法等研究方法,就现代散打运动中运动员如何在赛前进行心理调控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从赛前专门心理训练的内容与任务着手,通过对散打运动员赛前的几种心理状态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若干种针对赛前不良心理状态的克服及训练方法。旨在为教练员和运动员今后的运动训练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在整个训练比赛周期中,心理因素随着比赛的接近而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通过对散打运动员赛前心理状况的表现形式、影响赛前心理状况的因素、赛前心理状态的测试手段、干预措施以及赛前心理状态调整的注意事项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能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赛前心理调整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散打运动员赛前心理紧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越高、运动水平越高、训练年限越长的散打运动员,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越强,更能保持赛前适宜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董辉  李宁 《体育世界》2014,(4):57-58,56
对参加2012年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的31名运动员以问卷方式进行心理测验,分析优秀散打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与运动成绩的关系。结果:1)男性散打运动员的消极情绪明显高于女性散打运动员,积极情绪明显低于女性散打运动员,并存在不同程度显著性差异。2)成绩优秀组散打运动员的消极情绪最低,成绩较差组最高,不同成绩组别在紧张、慌乱、成就感降低、情绪体力耗竭和运动消极评价因子上的得分呈显著性差异。3)紧张和情绪体力耗竭对优秀散打运动员运动成绩具有非常显著预测作用。结论:比赛成功的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优于不成功的运动员,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与运动成绩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5.
散打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多年的散打训练实践和散打应战中的观察 ,以及与教练、运动员的访问分析 ,根据运动心理学原理 ,对散打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整的训练 ,以及散打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要求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6.
随着散打运动的发展和激烈竞争,比赛的胜负在某种上取决于心理因素。散打运动员赛前大多数存在过分激动、过分紧张、过分盲目自信等不良心理状态,在某种程度上,不良的心理状态对比赛胜负有直接影响。如何在比赛前做好心理准备,使运动员达到最佳竞技状态,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此,文章通过调查问卷、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针对沈阳体育学院散打运动员赛前产生的不良心理状态(紧张、激动、盲目自信)对比赛胜负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赛前不良的心理状态的调节方法,以期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在今后的运动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与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散打运动员的心理特点,比赛前主要心理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心理训练时应注意的事项进行阐述,以期为散打运动员赛前心理技能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论散打运动员的主要心理特征和心理训练内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散打竞赛是高强度个人直接对抗项目,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竞技状态和竞技水平。章分析了散打运动员的主要心理特征,论述了日常心理训练和赛前心理训练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散打队员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能力是决定队员运动技术发挥的重要因素,教练员在训练中合理科学的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是现代运动员必不可少的训练内容,在比赛中正确及时的调整心理状态对运动员的临场发挥有着很大的帮助,在比赛结束后消除心理障碍和恢复积极的心理状态对运动员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散打比赛不同于武术套路表演,是两人一对一直接追求攻防最佳效果为目的的对抗格斗.对散打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整的训练和心理素质的要求极高.通过赛前心理调整训练,可以改善知觉、表象、注意、记忆、思维等心理素质,以利于提高运动竞技成绩.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武术的现状是练打分离,练套路的不能打,练散打的不能练。本文提出的散打“打练结合”就是把现代散打技术与武术功力练习、技击组合练习和套路练习结合起来,提高散打运动员对抗能力的训练及实践过程。通过实践的设计、过程的实施及规则的导向促进“打练结合”实践体系的建立完善。  相似文献   

12.
体育项目本身所蕴含的规律中凸显出人类身体技术与文化的特征,并通过竞技体育运动表现出来。在文明时代,身体的原始搏杀现象在一些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推崇下开始强势回归,这使得人们开始担忧竞技体育的发展和技术的走向。以UFC赛事为例来探讨现代格斗项目价值追求的演变。从技术的角度看,我们发现人的身体发展的趋势被束缚在囹圄境遇。从文化的角度看,探讨如何借助体育的力量进行突破和回归。通过探寻,我们在技术寻根中牵引智化技术未来的回归。  相似文献   

13.
体育项目本身所蕴含的规律中凸显出人类身体技术与文化的特征,并通过竞技体育运动表现出来。在文明时代,身体的原始搏杀现象在一些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推崇下开始强势回归,这使得人们开始担忧竞技体育的发展和技术的走向。以UFC赛事为例来探讨现代格斗项目价值追求的演变。从技术的角度看,我们发现人的身体发展的趋势被束缚在囹圄境遇。从文化的角度看,探讨如何借助体育的力量进行突破和回归。通过探寻,我们在技术寻根中牵引智化技术未来的回归。  相似文献   

14.
古代中西方武术风格各异,其技击体现形式差异显著,在格斗目的、规则、方式、技术、装备等方面都各具特色。这些差异的存在主要归因于古代中西方各自所处的不同社会环境,确切地说是由于中西方从事武术习练者阶级地位的不同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e aim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judo combat on the athletes’ postural control (PC) and physiological loading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a simulated match. Seventeen under-20 regional and national level athletes completed one modified 7-min match. At baseline, during the combat (3rd and 7th minutes) and 2-min post-match centre of pressure (CoP) parameters were assessed. Heart rate (HR), blood lactate (BLa) and 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 and local RPE (LRPE) were collected. Significant increments were observed in CoP mean positioning and velocity at 3rd and 7th minutes, but the CoP deviation in both axes was unaffected. HR and BLa were elevated at 3rd and 7th minutes, and they remained elevated 2-min post-match. However, CoP returned to baseline 2-min post-match. RPE was elevated at 3rd and 7th minutes and the greatest effort was displayed in the Deltoid and Quadriceps. Thus, one simulated judo match stimulates a significant metabolic response and balance is degraded, with the greatest effects on the anterior–posterior axis and it recovers to baseline level after 2 min of passive rest. The physiological load cannot be regarded as a potential predictor variable of CoP. Overall, a judo match predominantly affects the upper body than the other body parts.  相似文献   

16.
在目前公安民警的执法环境下,文章分析了公安院校格斗类课程的现状以及武术短兵的技术特点,认为:把武术“短兵”纳入公安院校格斗类课程进行训练能有效地提高民警的持械格斗水平,特别是在没有武器或不允许使用武器的情况下能有效地提高民警自我防护的能力;“短兵”器械格斗训练应以防为主,动作简单实用,以防身自卫、打击犯罪和控制犯罪为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在武术日益面临丧失技击本原的当下,探求武术对练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文章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学研究方法和逻辑研究方法,再现了武术对练的历史形象和发展轨迹,并针对当下武术对练动作编排出现的暴力性、随意化问题,发出正视武术对练历史并使其回近历史本原的倡议。  相似文献   

18.
跆拳道运动员临场应变能力的基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变能力是跆拳道运动员在临场实战中充分发挥技战术水平的重要条件,更是提高击打效果、取得比赛胜利的保证。自信心、距离感、速度、时机和技战术的变化调节等,则是形成良好应变能力的基础,它保证了运动员在瞬息万变的实战中掌握主动,达到“制人而不制于人”。  相似文献   

19.
结合比赛实战所需的各方面内容,分析了实战对青少年基础训练的若干启示,对青少年运动员基础训练内容、训练负荷及训练监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焦虑心理是散打实战教学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文章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散打实战教学中普通高校大学生焦虑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表现,并分析了运动心理学在克服学生焦虑心理的具体运用,以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