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教例]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苏教版)课文《小镇的早晨》。师:上一堂课,我们领略了小镇早晨恬静的美,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同学们画笔下恬静的小镇的早晨。师:谁来回顾一下我们学习第一段的方法? (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投影) 师:找出中心句,说说围绕中心句分别写了什么。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堂课,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学  相似文献   

2.
[教例1]苏教版五年级第九册课文《小镇的早晨》生:(课文快要学完了)老师,我有一个问题。师:噢,什么问题,说说看。生:课文的第一段写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第二段写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恬静的”和“热闹的”不是互相矛盾吗?  相似文献   

3.
一方净土     
课文《小镇的早晨》是一篇描写蚕乡小镇早晨的优美散文,其恬静悠然的意境让学生入画,其热闹非凡的场景使学生心动,特别是紧张忙碌的  相似文献   

4.
教学理念《小镇的早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课文抓住小镇早晨的“恬静”、“热闹”、“紧张”三个方面的特点写出了它的美丽。文章词如玑、语如诗、景如画,字里行间跳跃着“美”的音符,绽放着“情”的花朵,真是文中有“画”,“画”中有情,是一篇加强审美教学和情感熏陶  相似文献   

5.
《小镇的早晨》是一篇质兼美的写景散。课抓住小镇早晨的“恬静”、“热闹”、“紧张”三个方面的特点写出了它的美丽。章词如珠、语如诗、景如画、情亦真,字里行间跳跃着“美”的音符.绽放着“情”的花朵,真是中有“画”,“画”中有情,是一篇加强审美教学和情感熏陶的好教材。为此。我以“美”为核心,以“画”为线索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提高语素养。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小镇的早晨》。教材分析《小镇的早晨》一课,以清新的文字把人、景、物融为一体,描绘了江南水乡小镇的早晨安静、热闹、忙碌的景象,反映了改革开放给小镇带来的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小镇新貌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第2-4自然段都是总分段式,既便于抓住重点句理解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又可供学生进行仿写练习。  相似文献   

7.
近日,听某教师执教《小镇的早晨》(浙教版第7册)。有一个环节印象最为深刻:读到"价廉物美",老师问:"你知道什么意思吗?";碰到"人流",老师又问:"你知道什么意思吗?";看到"恬静",老师再问:"你知道什么意思吗?"……"你知道什么意思吗?"充斥整个课堂,  相似文献   

8.
曾看到两位老师在教学中处理同一问题时所采用的不同方法,感受颇深。请看:一节语文课上,学生正在学习《小镇的早晨》,学习“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这一内容时,有学生产生了疑问:老师,“两座拱形石桥遥遥相对,坐落在小镇的两头,不时有一叶叶小舟从半圆形的桥洞中悄悄地钻出来,又在河上轻轻飘过”这句话中的“飘”应该写成“漂”,作者写了错别字。这位老师先表扬提问的学生很细心,然后就告诉学生作者没有写错,接着开始讲为什么这里作者用“飘”。而同样的情况出现在另一节语文课上,另一位老师是这样处理的:师:请同学们把“飘”与“漂”放进句子…  相似文献   

9.
经过多少个睡眼惺忪的早晨,多少个哈欠连天的夜晚,多少场神经紧绷的考试,我们翘首以待的暑假终于来了。多少梦想与奢望,期待在暑假兑现。一千位同学心里就有一千个暑假,但一千个同学却只拥有几种暑假,几种让父母忧心让我们无奈的暑假……[编按]  相似文献   

10.
李琦的诗歌像一块温润的玉,每一寸肌肤无:不透露着玉的光华:李琦的诗歌像一口恬静的泉,在悄无声息的流淌中带走我们心灵的尘埃;李琦的诗歌像一支悠悠飘来的古情歌,远离尘世的喧嚣。用大爱与真情抒写最动人的篇章。  相似文献   

11.
杨猛 《小学生》2010,(4):12-12
“笨”方法 在开学后的第二个星期的早晨,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他们班的那些成绩很差的男生都兴高采烈地拿着作业本,跑到办公室来让她批改。她很高兴的给他们的作业本上一一批阅,并且不断地说着许多老师都已经对学生说过很多遍的表扬的话、激励的话。但是,他们的脸上,却并没有表现出平时的那种不高兴。而是一种十分愉悦的、畅快的表情。我们同办公室的其他的老师,都感觉到十分的困惑。这些学生写的作业都对吗?  相似文献   

12.
课文中的鸟     
阳光如烟的早晨,一只小鸟停落在我的窗前,也停落在我灵魂与肉体的边缘,席卷了我那些安静存储的记忆。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第一册《难老泉》中,作者在叙述晋水如何得名时,为了使行文活泼有趣,开拓知识面,且富有感染力,插入了一段“桐叶封弟”的历史传说,其中有一个细节很值得玩味。作者写道:“叔虞到了唐,发挥了自己的智慧和才能,领导人民改良农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使人民生活逐渐安定富裕,就成为唐人爱戴的封建领主。”“桐叶封弟”,是西周初年发生的事,那时正值奴隶制度的鼎盛时期。这里的“封建”与封建社会制度是两个迥然不同的概念,封建社会制度是专指人类社会发展中所经过的一个特定的社会制度,而文中所提及的“封建”则是“封  相似文献   

14.
课文话外音     
——习作练习1:《早晨》一、导语生活就像一本日记,而《早晨》就像一篇日记的开头。天亮了,天是晴是阴、是冷是热、是刮风还是下雨,你是去上学还是去玩游戏……这天早晨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街上、集市上都有怎样一番景  相似文献   

15.
教学理念《小镇的早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课文抓住小镇早晨的“恬静”“、热闹”“、紧张”三个方面的特点写出了它的美丽。文章词如珠、语如诗、景如画、情亦真,字里行间跳跃着“美”的音符,绽放着“情”的花朵,真是文中有“画”,“画”中有情,是一篇加强审美教学和情感熏陶的好教材。为此,我以“美”为核心,以“画”为线索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提高语文素养。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相似文献   

16.
校园的早晨     
我爱校园的早晨,爱那恬静中夹杂着的瞌睡声,爱那微弱的灯光闪闪烁烁。中秋的早晨,校园一片安静,树木呆立着,花草还在甜甜地睡觉,鸟雀还没从梦乡中醒来,似乎像顽皮的孙悟空,在我们的校园里投下无数只瞌睡虫一样,安静极了。  相似文献   

17.
一、意境导入意境是作品中所描绘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用意境导入,可以使学生产生联想或想像,如同身临其境,在心灵上受到感染,从而感同身受,亲悟其意。如教读《听潮》就可用这样的意境导入:那恬静平和的美妙音乐声,把我们引入风平浪静的大海边,去欣赏大海那种静谧的柔和美 !那巨浪排空击岸的声响,又把我们带到惊涛拍岸的大海上,却领略大海发怒时的那种雄壮美和阳刚之气。二、悬念导入在教读课文之前,有意设置悬念,能够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种种疑问,并由此产生强烈的探求欲,从而吸引他们随着老师的引导一步一步地进入到课文所…  相似文献   

18.
〔教例〕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小镇的早晨》师: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这个“热闹”体现在哪里?请边读课文边做批注。生:河埠头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这说明船多,可以看出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生:路不宽,人很多,这里可以体现出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生:沿街有很多农副产品,有各种蔬菜、鱼虾、鸡鸭等,这也能体现出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生:从卖各种小吃的摊子多,可以看出小镇很热闹。师:你觉得最热闹的地方在哪儿?分小组试着表演一下。(学生有的做摇船的动作,边摇边喊:“大妈,吃早饭了吗?搭我的船去买菜吧。”有的提着篮子和小贩讨价还价。有的…  相似文献   

19.
邹燕作品选     
《贺州学院学报》2010,26(3):F0002-F0002
邹燕(1977-),女,广西贺州人,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贺州学院艺术系讲师。作品用恬静的画笔和淡泊宁静文人情怀描绘南方小镇最平常的田间景色。主要研究方向:油画风景创作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日常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们从自然、影视、广告中都可以感受到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