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同学们已经写过几篇写人的文章了,但有的同学写出来的人,可能与别人长着同一张面孔。有的同学写的人,可能只会做别人做过的事,如让座、老师冒雨送同学回家,或者红领巾扶盲人过马路、帮人捡苹果李子什么的,读起来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没有什么新鲜感。更因为这些事大多是学生虚构的,所以写得不生动,不感人,是个站不起来的“人”。那么,如何写出有血有肉的人呢?首先,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我们学过的课文《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一文中,只用了“面黄肌瘦”、“脑袋大,身子小”十个字,…  相似文献   

2.
如今社会上对高中生写作水平评价不高,好多人将原因归咎于高题目出得不好,带有“八股味”“策论腔”,脱离学生生活,指挥棒不。批评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但我以为同样写策论,为什么苏东坡写好?同样是八股文,为什么汤显祖、袁枚写得好?清代一位文史专家章钜写过一本专门研究八股文的《制艺丛话》,他说考八股文“人其弊而守之不变者,非不欲变,诚以变之而未有良法”。如今高考作题目也有弊端,但也是“变之而未有良法”。近年来流行“话题作”,褒之者以为找到了对付猜题押题的良方,说什么“坚持话题作文动摇”。殊不知你有命题,别…  相似文献   

3.
[升格导语] 记事需要详细的分解描写,写人需要细致的分解刻画,以便于抒发思想感情与传递文章主旨。但我们往往运用了分解方法,详细地描写了人和事,仍然不能有效地抒情表意。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文章的内容不够丰富,以致影响到写人叙事的真实性与思想感情的表达效果。笔者以为,在分解描写的基础上,还应学习一种新的叙述方法——穿插。“穿插”,就是在写人记事的时候,不单纯地就事记事与就人写人,而是相机介入与中心事件相关的人和事,以避免内容单薄、叙事不真与思想不深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新课引入是新课教学的起始环节,有着“承前启后”的功能,要克服引入中的“过”与“不及”,做到“及而不过”,既要研究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逻辑性,也要研究学生认知发生的自然性,还要经常反思教学引入的适切性。  相似文献   

5.
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的作文教学中的相当一部分命题作文,往往内容一样、命题重复。这些传统命题,诸如“家乡四季”题、“节假日”题、“亲朋师友”题、“劳动学习”题等等,前一届学生写过了,这一届学生还要写;小学里写过了,到中学里还是要写。有些老师认为,这样的作文训练是“老生常谈”,不必大做文章。然而这种“老生常谈”正是训练学生真正学会“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必要的又是比较切合实际的基本训练,也是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必要的较切实际的基本手段。试问:没有到过外地的苏北学生,不练习写好家乡平原风光,难道能要求他们写好蜀犬吠日的奇景么? 说是“必要”的“较切实际”的基本训  相似文献   

6.
视角点拨:“看”与“观察”是不一样的。你所看到的,只是事物存在的表面现象!“观察”的目标是有所发现。班上同学一起开展野外活动,一起去观看展览,然后写同一题材的作文。那些场景、事件、情节,自己都经历过,写出来却干巴巴的,平平淡淡。别的同学却能写得活灵活现,有情有趣,新鲜生动。真叫人弄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这确实需要好好找一找其中的原因。同样经历过的一件事情,你只是参与过,看到过;而别人却不只是“看”,还有自己的“观察”,从中得到了独特的体验和感悟,并且有所发现,所以人家能写得好,能写出新意。所以,“看”与“观察”是不一…  相似文献   

7.
一位做过教师的朋友回忆自己从教的经历时,曾经“心有余悸”地说过这么一句话:我最害怕写教案了!朋友当初属于那种“教而优”型的教师,他说的害怕写教案,绝不意味着不愿意备课。还是来看看我们的教师是如何写教案的吧!现在我们许多教研部门和领导都很强调备课,一些市、县搞的“教学五认真”、“质量在课堂”等主题活动无不把备课置于首要位置。但强调的往往是刻板的备课模式,写出详尽的“规范”的教案。比如语文每一课教完都要求写课后小结,每一课时要有板书设计,大小测试都要做卷面分析,要写讲评教案,每一次教案都要写满两页纸…  相似文献   

8.
王淦生 《求学》2023,(4):66-68
<正>作前指导意境,是指叙事、抒情类文章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并对社会与人生有深邃的领悟。叙事类文章不仅需要描绘自然景物,也需要展现社会环境、讲述故事、塑造人物。所以,叙事类文章的“意境深远”更多的是指借助环境、事件、人物等载体寄寓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感情。叙事类文章要达到“意境深远”,就需要在写人、  相似文献   

9.
记得魏书生老师说过 :“语文教师最苦的差事是什么 ?很多老师都回答是上作文课 ,批改作文。”长期以来 ,小学作文教学往往重视指导、批改 ,轻视评讲、修改。这样的教学 ,使学生难以体验到作文成功的乐趣 ,也束缚了学生的头脑 ,使之写人、叙事缺少新意。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我想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从“评”中悟出“新”意 ,使讲评成为学生写好作文的动力。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  一、讲评内容要“新”  大多数老师的作文讲评常常是浏览作文后的一个简单的小结 ,对写得好的同学表扬 ,对写得差的文章就笼统…  相似文献   

10.
教学要“恰到好处”──听课札记常来旺近年来,我听了30多位小学教师的语文课,大部分教师的讲课,能够达到“恰到好处”。可是也有部分教师,不研究讲课艺术,或者“不及”,或者“过”,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益。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做到“恰到好处”呢?一、介绍时...  相似文献   

11.
写作文时,无论是记人还是叙事,往往都离不开描写场面。每个场面里总有许多“人”和“物”,还有不同的“事”。怎样才能让笔下的场面鲜活地跳起来呢?写场面,一定要“点”“面”结合—既要概括“面”,又要具体描写“点”。也就是说,在写活动场面的时候,既要写出人物活动的整体情况(这就是我们说的“面”),还要写好活动中有代表性的人物的具体情况(这就是我们说的“点”)。“面”的描述可以把活动的整体气氛展现出来,“点”的描述可以让人们对活动中最突出的部分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篇短文写的是课间活动,小作者把“面”写得不错,让人感觉到欢快…  相似文献   

12.
一、课前絮语:“不像话”的事可以写进作文吗?一贯以来,写作文,好像总是要写“好人好事”才行。譬如,《记一个……人》,就仿佛一定要写认真学习的、助人为乐的或者意志坚强的人;《记一件……事》,就一定要写快乐的生日,帮助残疾人,克服困难什么的。当然,通过写这样的文章,让大家都来学习“好人好事”是很有意义的。然而,说实话,我们在写作文时,不知道是因为“好人好事”的“库存量”不够呢,还是没有真正懂得做“好人好事”的意义,反正这方面的“储蓄”不多。于是,不得不胡编乱造一些“好人好事”来写,结果写作时好像在说…  相似文献   

13.
“传奇”,是中国重要传统叙事类型。作为一种叙事类型,“传奇”的特点是叙述“奇事”,描述“奇人”“奇景”,而在结构上则体现出鲜明的曲折离奇的情节。“传奇”体现了传统社会中人对于外界的好奇心情,也体现了传统社会的民众对于世界万物无法把握的心态。这种叙事类型,在现代文学史上逐渐淡出,其重要原因是传奇叙述传奇“人”、“事”“景”,主要是外在于现代人的社会事件,而不是人的心灵。而人的心灵,内在的精神状态,则被看做是现代文学的标记。在现代性叙事逻辑里,“传奇”就被看成是古代文学的叙事传统,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淡出,则是必然的。另外,现代文学理念重视的是日常生活。传奇没落就显得必然。张爱玲那段有名的创作谈,似乎也印证了传奇的没落与日常叙事兴盛的现实。张爱玲推崇人生中稳定的一面,而人生中飞扬的一面则在她看来是不真实的,即使要写,也得以人性的安稳为底子。即使是她的那些标记为“传奇”的作品,其实注重的不是情节的曲折和人物命运的跌宕,而是人物命运的急转而已。“传奇”在张爱玲那里只不过是一个幌子而已。倒是一些叙述外在社会生活的小说中,仍然保留着“传奇”的影子,例如,蒋光慈、艾芜等作家的左翼小说。以《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为代表的新英雄传奇小说,延续了传奇的叙事传统。  相似文献   

14.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年仅18岁时创作的一篇借记物来叙事、抒情的佳作。这篇文章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富有表现力的细节,用简洁朴素的语言写人叙事,寄托自己的真挚感情,文章虽然选材角度很小,但写得委婉动人、清新朴质。这对“苦于生活平淡、无话可写”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写记叙文,一般说来比较简单,无非是这么两种:一种是记事,另一种是写人。其实,这只是一种大致的说法,表达得不够精确。因为“叙事”作文中必然要写到人,而“写人”的作文也必然要叙到事,所以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记叙文有以叙事为主的和以写人为主的两种类型。如何写以叙事为  相似文献   

16.
“这山望着那山高”和“一条道跑到黑”秦海干事情没有恒心,“这山望着那山高”,那是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功的。对此已不知有多少人写过文章了。但是,如果有恒心以至到了“一条道跑到黑”、“不见棺材不落泪”,不知回旋、不知倒退的地步,那就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这虽与“...  相似文献   

17.
写人要细心观察其人言行貌相,由外至内刻画入微;叙事则精心撷取平凡的生活“点”、“面”,由形入神折射其个性精神。我如此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老师的作文。  相似文献   

18.
“标语”风波的平息你说怪不?一个月前,我班学生方红向我反映,她的名字被人写在了学校的墙上。我跑去一盾,果然不假,只见墙上写着,方红是个大坏蛋.打倒方红。当时我想。写“标语”的人肯定是我班上的,因为方红这学期被我指定为班级纪律检查员,她不免要得罪某些学...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尽管各种辅导资料如雨后春笋数不胜数,尽管老师们苦口婆心耐心引导,可一提到“作文”二字,学生们望文生畏,唯恐避之不及。如何让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写作成为一种快乐?实践证明,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是情感基础;鼓励他们走进生活,感受生活是关键;从借鉴开始写自己的作文是方法;重视习作评价是重点。  相似文献   

20.
学生中 ,普遍存在着作文的被动状态 ,老师不布置是绝对不会写的 ,老师一布置则皱眉呲牙抽凉气 ,作痛苦状。待作文本收上来 ,又不难看出 ,是应付之作 ,写完后 ,学生自己都不愿多看一眼 ,塞给老师交差完事 ,这就是“要我写”的表现。作为一种思维劳动 ,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 ,没有学生的积极思考 ,作文是不可能写好的。学生作文水平普遍不高 ,这是一个重要原因。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必须变“要我写”为“我要写”。那么 ,学生为什么会对作文持消极被动的态度 ,提线木偶一般 ,提一提 ,才机械地动一动呢 ?原因主要有二 :一、有畏难情绪 ;二、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