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当代杰出诗人艾青从发表《大堰河——我的保姆》时起,至今已经走过了五十年的创作道路。人们尊称他是当今中国“时代的号手”和“诗坛的魁首”。这是当之无愧的。在这半个世纪里,不管是在风雪锁国、寒凝大地上的苦难岁月,还是在黎明来临、春回大地的胜利时刻,诗人用他那清脆的芦笛和响亮的铜号,有力地吹奏出了中国人民的心声,自觉地成为民族解放和四化建设的歌手。不只如此,艾青还赢得了国际声誉,  相似文献   

2.
艾青借用从欧罗巴带回的“芦笛”,吹奏三十年代中华民族风雨与愁云交错的心曲,在艺术上体现出一种将深沉与奔放、雄伟与细腻、抒情与哲理、朴实与绮丽交融的“综合性品格”,最善于创造画意美、象征美与形式上的散文美。  相似文献   

3.
艾青从彩色的欧罗马巴采回了一支芦笛 ,以一颗飞翔的心 ,含着眼泪行吟在中国苦难的大地上 ,为现实主义诗歌创作奏出一个高昂的音符 :他的诗歌 ,包含了现实主义的悲愤与深沉 ,浪漫主义的抒情与追求 ,现代主义的技巧与变异 ,在当时和以后都成为一道独树一帜的风景线 ,体现出“五四”以来现实主义诗歌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心灵的芦笛     
年轻的朋友:泰戈尔说:"世界的吐气在我们心灵的芦笛上吹奏着什么样的调子,文学就努力反映那个曲调。"世界的吐气是什么?是大自然的呼吸,是人类的脚步,是历史的回声,是天地间有形的和无形的一切。人人都在它的笼罩下,却未必每个人都能听到,都能感受到。有的人,即使感觉到了,却无法为之动心。而睿智善感的诗人心中有一枝神奇的芦笛,"世界的吐气"时时把这芦笛吹响,留给人世美妙悠长的回声。泰戈尔的诗篇,就是这样的声音。吴岩先生把他  相似文献   

5.
每一位有独创性的诗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意象。综观艾青的全部诗作,他拥有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太阳和海洋。本文试就艾青诗歌中的土地意象的内涵及其成因进行探寻。一“土地”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也唱不尽的主题。如《浪》、《笑》、《黎明》、《北方》等,而把这种感情表现得最为动人的是他创作于1938年的《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相似文献   

6.
试论艾青笔下的土地和太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和太阳是贯穿艾青诗作的中心意象,是支撑他艺术生命的脊梁,凝聚着他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观察与认识,独特的思想与感情。从土地和太阳意象中,我们可以透视出艾青诗歌的时代特征、创作情感以及创新手法。  相似文献   

7.
为诗国编织彩虹的人———香港诗人犁青印象记●冯亦同在中国新诗界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两位诗人的“典故”:艾青的“泪”和犁青的“笑”。艾青,这位前不久辞世的诗坛泰斗,是带着他那献给家乡农妇大堰河的忧伤歌声踏上诗坛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  相似文献   

8.
金秋的北京,夜色笼罩大地。从玉渊潭通往颐和园的黄金水道上,一艘游船正向前行驶着。“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一阵阵愉快的歌声不时从船上飘来,引得两岸行人驻足观看。一曲唱罢,一曲又响:“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嘹亮的歌声中充满了骄傲和自豪,这群歌者就是全国队刊宣传工作会议的代表们。  相似文献   

9.
《我爱这土地》是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代表作之一。此诗创作于1938年11月。诗人以饱蘸血泪的笔触,倾诉了他那一腔刻骨铭心的爱国热忱。整首诗虽篇幅短小,但意象深重独特,诗绪忧郁深沉,感情强烈真挚,读来感人肺腑,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我爱这土地》读来给人沉重之感,且忧郁之绪贯穿始终。“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字里行间流露着伤心,透出悲愤,可以说忧郁是本诗的特点之一,同时也是艾青抗战时期诗歌的特点之一。艾青这一时期的其他诗篇可为佐证,…  相似文献   

10.
都说贝多芬的交响曲《命运》最能震撼人的心灵,拨动人的心弦.不是吗?帕瓦罗蒂的《我的太阳》唱红了全球,我国歌唱家宋祖英的歌声唱响了五洲——当一曲曲《大地飞歌》、《爱我中华》等歌曲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回荡时,多少蓝眼睛、黄头发的人为之敬意,掌声雷鸣,更不用说炎黄子孙了。可见,动听的歌声多么感人肺腑。动听地歌唱多么受人喜爱。作为未来的幼儿园教师的幼教生.学会动听地歌唱每一首幼儿歌曲是多么重要。我们想。这正是我们的课题——“幼师生如何唱好幼儿歌曲”研究的最终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张文纲曲),“天上的早霞,好像百花开放”《早操歌》瞿希贤曲)。每当笔者哼唱着这脍炙人口、久唱不衰的歌时,五六十年代多彩的校园生活情景总在脑中闪现。现今虽已七旬有余仍有童心不泯之感,并对老一辈作曲家为中小学生创作传世精品由衷的敬佩。那时在课余时间优美感人的歌声回荡在整个校园。阵阵歌声张张笑脸是课余生活的写照。是啊!那时的学生在愉悦的歌声中感悟祖国山河壮丽;痛恨帝国主义的侵略;感受幸福生活,更加憧憬祖国美好的未来。记得那时中小学生唱的歌题材广泛,无论触及某情某景都有歌唱。现今,与当时的…  相似文献   

12.
论艾青解放前的诗歌创作李铁秀“在这个茫茫的世界上我曾经为被凌辱的人们歌唱,我曾经为受欺压的人们歌唱。我歌唱抗争、我歌唱革命,在黑夜把希望寄托给黎明,在胜利的欢欣中歌唱太阳。”─—《光的赞歌》艾青,出生在浙江省金华县一个穷困闭塞山区的地主家庭。因为他是...  相似文献   

13.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吼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爱这土地@艾青  相似文献   

14.
歌声1959年9月23日晴从操场上传来了宏亮的歌声和轻捷的舞步声,这是我们愉快的大队日。我们在上一星期就开始准备这一节日了。课间,在每个中队的院子里,都会响起歌声,洋溢学跳舞的热情。今天都展示出来了。看吧!在宽广的操场上,到处是戴红领巾的队员们,手挽手,围成一个个圆圈,又一个圆圈,大家高声歌唱,旋转、狂舞起来。  相似文献   

15.
《大堰河》,1936年11月10自费出版。发行人张正,上海群众杂志公司特约经售。32开,41页,印数1000册。收《大堰河——我的保姆》、《透明的夜》、《芦笛》、《巴黎》等诗9首。据周红兴《艾青的跋涉》(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艾青把诗集编好之后,由留法老同学,在文化生活出版社工作的俞福祚交给该社总编辑审阅,未被采用。艾青很不服气,决心自费出版。”这是艾青的第一部诗集。茅盾说:“新近我读了青年诗人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  相似文献   

16.
虽然《大堰河——我的保姆》并不是艾青的第一批诗作,但作为足以代表艾青诗歌风格的成功作品,这首诗是诗人创作的真正起点。它包含着两种含义:其一,艾青从对乳母的追念和赞美中开启了他的精神源泉;其次,在表达这种精神力量时,他找到了自己独到的诗歌表达方式。下面试分述之。  相似文献   

17.
艾青在"朦胧诗论争"中的姿态可以从几个方面加以解读。这里有人事关系的某些误会,也存在着诗学趣味某种的分别。不过,从更深的角度分析,艾青的批评又主要是基于一种历史的观察,或者说是出于对中国诗歌曾经有过的创作问题的觉悟。艾青的诗歌观念中包含了自己独特的关于中国新诗"形态"的理想,正是从这一理想形态出发,他对新时期诗歌的发展充满了预见性的隐忧,其诗学价值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18.
阅读作品,首先要讲形式。比如艾青的小诗《我爱这土地》,“教参”分析说,全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唱,并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自身的形象。这样的分析是大而化之的。其实本诗的构造是巧妙的。诗作的叙述主体先由“我”过渡为叙述客体“鸟”,继而塑造了一个“精卫填海”式的形象,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它歌唱,接着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甚至一直唱到了死。这是一个隐含着层递关系的语义结构。下一步是联系所唱的内容。如果我们能联系1938年的时代背景,就不难…  相似文献   

19.
这是艾青献给一位女歌手的诗句,不也是艾青自我的真实写照吗?粉碎“四人帮”以后,艾青立即“投入火的队伍,光的队伍”,以“由衷的高兴”,于一九七八年四月二十日在上海《文汇报》发表了歌颂无产阶级战斗旗帜的诗作《红旗》,继后,便以一篇篇激情如火的诗篇“唱出了八亿人民的心”。很快,他为四化进军的中国人民献上了一本新创作的诗集《归来的歌》。《归来的歌》是艾青蘊蓄二十多年之后,对于我们这个伟大而又充滿动蕩和曲  相似文献   

20.
歌声     
它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支歌曲。夏天,法布尔说,蝉在树上唱歌,它的声音不好听,但是我们人应该原谅它,因为它是很不容易才爬到树上唱歌的,它在地底下做了好多年苦工,谱写一支歌曲,就是为了有一天在夏天的树枝上歌唱。满天的星星都看着我的时候,我觉得最美的不是星星,而是这个小小的蟋蟀的歌声。一个小虫子,拉着它的琴,在一个很小的土洞里,不是为了赢得观众,只是因为热爱,蟋蟀和我们人_样有它的生命,它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支歌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