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在多种新闻媒体的激烈竞争中,曾经辉煌一时的农村有线广播已失去往日的风采。不论是城镇的大街小巷,还是农村的新旧楼房已很难听到广播喇叭声,昔日四通八达的农村广播网因年久失修、电网改造,有的杆倒线断,有的小自然村从来就没有听到广播。近几年即使通了有线电视,可是在有线电视的方盒子上只发挥了电视的功能。而另一个插调频喇叭的孔总是空着的,这是有线资源的一大浪费。  相似文献   

2.
报纸、广播、电视都有各自的优势。各扬其长, 互为补充,方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多方面需要。那么,农村有线广播的优势是什么呢?是连接千家万户的小喇叭。不用受众开机选择,同时迅速送声上门,这是有线广播小喇叭独具的优势。在实践中,其优势可在两种情况下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3.
刘剑 《视听纵横》2008,(5):116-117
广播电视报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是广播电视报的黄金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报业竞争的加剧,昔日的辉煌已成为过眼云烟,面对竞争的大风大浪,广播电视报自身的不足显现无遗,许多广播电视报面临生存危机。这是激烈竞争环境中,所有广播电视报都面临的“阵痛”。  相似文献   

4.
广播曾经辉煌。但是,随着报业集团的兴起,卫星电视的称雄,互联网络的走红,广播的影响力逐渐下降,失去了昔日风采。究其原因,客观上是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强大冲击,主观上是广播人还没有真正认识广播的优势。一、广播优势的认识误区众所周知,广播是用电子技术装备起来的现代化传媒  相似文献   

5.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从垂髯之年到不惑之岁,几十年终不改的是我对广播的那份痴情,那份眷恋。孜孜不倦地求索,使我从一个泥腿子“广播迷”,变成了一个地道的广播人。 从美好的童年开始,我就爱上了广播,村里人都知道我听广播已到了如痴如迷的地步。但农村有线广播的转播时间是有限的,一天早、中、晚三次播音,满打满算,也超不过六个小时。那时,公社、大队还没有用上电,全靠公社广播放大站的柴油机发电,有时,柴油机坏了,或者需要保养维修,村里所有的小喇叭就都成了“哑巴”…… 听不到小喇叭的声音,我的心里很不好受,顿感食不…  相似文献   

6.
四十岁以上的人,小时候几乎都听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名的“小喇叭”节目,当时大家都很不满足:为什么“小喇叭”只能在每天的特定时间广播?为什么“小喇叭”里老是那几个人的声音?而今,他们突然发现,通过网络,自己也能当小喇叭,向世界大声广播。  相似文献   

7.
在历史上曾一度辉煌的广播媒介,如今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渐处弱势。广播在战争和抗险救灾等应急状态中异乎寻常、超出其他媒体的出彩表现,若能转化为广播工作的常态,充分发挥其无障碍传播、快捷反应等优势,则能在新视听语境中保持其独有的地位,重现昔日辉煌也会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8.
面对日益复杂的广播媒体环境,文艺广播如何焕发生机、重现昔日辉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大型文艺专栏《中国大舞台》的成功推出和运作,再一次证明新闻与文艺并举是发挥国家级媒体传播主力军作用和重要文化载体功能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9.
广播曾经辉煌。但是,随着报业集团的兴起,卫星电视的称雄,互联网络的走红,广播的影响力逐渐下降,失去了昔日风采。究其原因,客观上是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强大冲击,主观上是广播人还没有真正认识广播的优势。广播优势的认识误区众所周知,广播是用电子技术装备起来的现代化传媒工具,它以电波为载体,以声音为表达手段是现代四大传媒  相似文献   

10.
朱浙青  方伟军 《中国广播》2004,(6):59-59,64
今天的中国传媒市场竞争已经相当激烈。昔日辉煌的广播逐渐变得“弱小”,因为本来属于广播广告的市场蛋糕在被抢吃。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带来市场的重新排位,广播的市场经历了一次次空间的“出让”。广播广告的市场竞争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来自四大传统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之间  相似文献   

11.
乡镇广播站是广播电视系统的基层单位,是对农村广播宣传的“前沿阵地”。过去叫放大站,它的主要任务是把县台站的广播节目(包括转播中央台和省、市台的部分节目)信号,通过扩大机放大后,输送到农民家里的小喇叭,使大家能够听清楚其内容,随着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发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视的迅速普及、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兴起,有线广播逐步被边缘化.加之广播设备老化、线路被破坏、无人管理等原因,不少地方出现"线路不通、喇叭不响、设备闲置、人员缺乏"的现象,昔日响彻农村家家户户的有线广播"小喇叭"成了"小哑叭",农村有线广播处于瘫痪和自然消亡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广播战线工作多年的我,时常听到一些同志对农村广播的现状和发展长嘘短叹。农村广播走过了辉煌而曲折的路,由过去的“热热闹闹”跌入了现在的“冷冷静静”,因此笔者  相似文献   

14.
曾经,"小喇叭开始广播了"是多少孩子们的期待,在温州,《花儿朵朵》又是多少孩子们艺术表演的舞台。可现时的少儿广播受到了来自互联网、电视、有声读物、音像制品等的强烈冲击,少儿广播举步维艰。虽然近  相似文献   

15.
在9月4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节目开播5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发表贺词。顾秀莲在贺词中说:“50年前,中央入民广播电台的《小喇叭》节目就开始广播啦!从那时候起,咱们新中国的广播中,又多了一个‘小娃娃’。如今,这个‘小娃娃’都50岁了,可她还是没长大,一直在中央电台里,给小朋友们讲故事,唱儿歌。当年《小喇叭》节目的听众,有的已经当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相似文献   

16.
弹指一挥间,第55个台庆又到了。当年新中国第一代的广播剑业人,如今都已两鬓如雪,年逾古稀。每逢这个时刻,都会令人百感交集。昔日的辉煌历历在目,往事的艰辛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7.
<正>此处两篇文章均来自铁路一线职工的手笔,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表露,读后令人回味无穷。我有听广播的嗜好,这个嗜好从童年相伴我一路走来,不但没有因岁月流淌而激情衰减,反而随着脸颊皱纹的深陷越来越加重,我一天不听广播就觉得缺了点什么,全身不舒服。"小喇叭"里传出的声音好听极了,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愉悦,更让我了解了伟大祖国的前行历程,知晓了世界风云的变化。"小喇叭"里的世界太大了,我喜欢"小喇叭",常为自己有这个嗜好而窃喜。  相似文献   

18.
这几年,江苏省淮安市车桥镇的广播事业发展很快:村村通广播,小喇叭入户率85%以上,加上50几只高音喇叭,广播的覆盖面达95%以上。镇广播电视站主要机器设备更换一新,大多数村也办起了广播室。全镇干部群众用广播、爱广播,办广播的热情空前高涨。这里的人们都明白,东桥镇广播事业的兴旺,是上下左右协同作战创造的,但当记首功的,是车桥镇广播  相似文献   

19.
顾平  杨实 《中国广播》2006,(3):50-52
一、县域农村广播的现状我国的农村广播在上世纪80年代曾有过辉煌。1989年时全国市、县广播台(站)2525个,乡镇广播站48861个,农村有线广播专用线路280万杆公里,用户喇叭8238万只,广播人口覆盖率73%。当时在一些地方还推广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各种文艺形式的不断涌现,广播戏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已大不如从前;同样,面对电视等媒体的冲击,广播中的戏曲节目更是可危.为此,有些电台感到无可奈何甚至放弃广播戏曲节目创新的尝试,曾经辉煌很长一段时间的广播戏曲节目也随之跃入低谷.如何重振广播戏曲节目的。雄风,再现昔日辉煌,推动戏曲艺术的发展,迎接广播戏曲艺术的第二个春天?始终战斗在第一线的戏曲编辑们一直在苦苦探索.通过几年的潜心研究和工作实践,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胆识创出了广播戏曲节目的新形式──戏曲故事.所谓戏曲故事,就是在原舞台戏的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