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艾思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的探索者、实践者与开创者.他笃信力行,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原理说明中国的实际问题,完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奠定了他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发展史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历程中的地位.本文充分利用了相关文献,力图对艾思奇解放前的哲学贡献进行梳理,对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中的地位、贡献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艾思奇思想理论教育思想论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艾思奇既是一名学者和哲学家,也是一名革命家和战士,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艾思奇怀着“以真理唤起民众”的思想动机走上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艾思奇坚持以通俗化、大众化、中国化和民族化的理论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并坚持在对错误思潮的批判中传播、普及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艾思奇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革命家。《大众哲学》为艾思奇的代表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经典文献,影响一批热血青年走上革命道路。当前,青年学生研读《大众哲学》,不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更要从中理解、感悟和践行艾思奇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4.
艾思奇及其以《大众哲学》为代表的前期思想成果在改变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乃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都具有一种深刻的观念变革作用。因此,艾思奇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中国化、时代化方面,均有自己的突出贡献,尤其在他的前期思想中,充分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自觉。发掘艾思奇前期思想中的这一重要理论旨向,对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有着直接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5.
艾思奇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探索者、实践者和开创者,他的一生都致力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阐发,他的译著和哲学论著,阐释与传播哲学的方法都对毛泽东哲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仅如此,艾思奇还推动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6.
我国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学者艾思奇,始终活跃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战线,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文章基于艾思奇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特点及实现条件,探讨了其经历的探索、发展和深化三个时期,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理论学习与传承要与时俱进、贴近生活、富于辩证思维等启示。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对艾思奇及其思想展开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这些成果,阐发了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内容、特点、历史意义和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意义,分析了艾思奇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考察了艾思奇与毛泽东之间的互动关系。今后,学界应该努力深化已有主题的研究,同时拓宽研究领域,转变研究视角,进一步全面地深化艾思奇及其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纪念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艾思奇教授诞辰一百周年,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中共腾冲县委党校联合举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暨哲学教学改革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1月17-21日在艾思奇的故乡云南省腾冲县召开.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理论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思奇同志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开拓者.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相结合方面所取得的功绩,把他的名字永远铭刻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上.  相似文献   

10.
近10年来,学术界关于艾思奇哲学思想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些成果,评定了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研究了艾思奇哲学思想发展进程、基本特征及其意义,探讨了《大众哲学》的特点及学术价值,加强了艾思奇哲学思想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为今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具有显性政治哲学维度,而且具有内蕴的伦理价值维度。艾思奇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从历史与理论的双重逻辑,分析了社会政治运动与启蒙的内在关联,构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解放与新启蒙运动的双重视域,通过马克思主义伦理价值观的民族转型和中国传统伦理价值的根基重建,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中国形态———"大众哲学"。大众哲学的要义不仅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的新启蒙,改造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而且在于通过革命的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12.
艾思奇作为中国现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几乎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尤其重视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和大众化,用广大群众容易接受和乐于接受的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他一生写了数百万字的哲学论著,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哲学遗产,为丰富中国现代哲学思想作出了重大贡献。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其主要的方面谈一点粗浅看法,以表达对艾思奇同志的纪念。  相似文献   

13.
艾思奇在“中国向何处去”这一现实问题的指引下,从“改造世界”的实践哲学出发,通过伦理价值的内在根基重建、无产阶级伦理价值的民族转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伦理价值的中国化,构建了民族解放、民众独立的精神支柱,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化和现实化。  相似文献   

14.
艾思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创造者,他的著作是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功能的理论榜样,对引导当时广大群众特别是先进青年走上革命道路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把艾思奇哲学大众化特点概括为:贴近现实、紧扣时代,关注大众、以民为本,艰苦探索、全面创新,注重实效、讲究运用;学习艾思奇哲学大众化道路,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促进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思想史的经验表明,对于来自域外的文明,中国并不惮于接纳。只是不论何种文明,都必须完成中国化的改造,近代以来传入中国的各种形形色色的思想无不如此。完成中国化,就可以落地生根;拒斥中国化,只能是过眼云烟。最成功的案例,当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艾思奇与叶青之争,只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长河中一个极小的浪花,但却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河,是中国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原点,其意义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6.
艾思奇将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目的是让人民大众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艾思奇将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方式是紧密联系群众和实际生活。我们特别需要学习和发扬艾思奇哲学精神,学习艾思奇坚定不移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学习艾思奇始终不渝的人民大众立场。  相似文献   

17.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大众哲学》出版发行80周年之际,应该深刻反思其成功经验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借鉴意义。《大众哲学》抓住了大众,凸显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是"头脑"与"心脏"的互需关系;《大众哲学》的问题意识,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紧扣时代需要;《大众哲学》的平民气息,启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作者身份与地位上要作出改变。  相似文献   

18.
《大众哲学》是艾思奇早期哲学思想的代表作,它在我国率先开辟了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道路,并对哲学中国化、现实化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对丰富、发展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大众哲学》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哲学与人民相结合的正确方向和开拓创新精神,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搞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和普及,不断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岱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上的探索不可忽视。与艾思奇的卓越贡献相比,张岱年的探索,另有特色。正确评价张岱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独特探索,不仅对于充分肯定张先生的个人学术成就与人生贡献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全面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中国哲学发展史上,艾思奇是一个颇有成就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作为一个执着的真理追寻者,青年时代的艾思奇就自觉而坚定地信仰了马克思主义。他早期的哲学活动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旗帜鲜明地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潮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披荆斩棘,开辟道路;二是卓有成效地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化和大众化,使之成为广大革命群众认识和改造现实的理论武器,激励一代热血青年关注现实,献身真理。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得益彰,构成了艾思奇早期哲学探索的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