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幼儿园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不仅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更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为了使我园幼儿养成"懂礼、学礼、用礼"的好习惯,全力打造幼儿园的礼仪办园特色,我们开展"好习惯伴我成长"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一、礼仪教育园本课程研究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文明礼仪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素质的基本体现,也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标准。0-6岁是幼儿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我们应该重视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文明意识与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3.
文明礼仪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素质的基本体现,也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标准。0-6岁是幼儿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我们应该重视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文明意识与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4.
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思想品德和生活实践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小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文明礼仪教育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终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意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中。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只注重孩子知识水平的提升,却忽略了文明礼仪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如果幼儿园教育在文明礼仪方面存在缺失,就会使孩子逐渐形成唯我独尊的品性,造成幼儿人格的不健全。  相似文献   

6.
王燕 《新教育(海南)》2023,(S1):169-17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良好文明礼仪,使幼儿习得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也是幼儿社会领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幼儿时期既是一个人文明礼仪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养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对促进幼儿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幼儿时期是孩子对于社会认知的早期阶段,是培养一个人社会处世与人际交往的早期阶段,对其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幼儿时期创造良好的礼仪行为环境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途径多种多样,本文从幼儿游戏活动的角度探讨文明礼仪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应用与渗透。  相似文献   

8.
幼儿文明礼仪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交往规范。从小培养幼儿基本的文明礼仪知识经验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品德和个性特征,为其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多年来,我所在的幼儿园一直坚持以幼儿一日生活为载体,从"融合→体验→深化"这条主线入手,探讨幼儿文明礼仪行为培养的途径与方法,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9.
<正>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美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良好文明礼仪,使幼儿习得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是幼儿社会领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园借助承担的"幼儿文明礼仪教育与养成实验"这一课题,本着"尊重天性、张扬个性、塑造品性"的教育原则,从"五度"入手,加强幼儿文明礼仪教育,以此来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进程,提高礼仪教育实效。一、不断完善科研先导运行机制,加大工作力度着眼于幼儿园的整体规划和发展,为实现以课题研究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的工作目标,"十二五"期间我们建立了"立足以园为本、注重骨干带动学科联动、  相似文献   

10.
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纲要》中指出: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意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中。而礼仪教育作为幼儿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特别是在今天,针对从小就受到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的幼儿来说,在社会交往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尊重、谦让和合作的精神,在幼儿园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可塑造幼儿健全的人格、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1.
国学教育是我园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行为习惯、性格养成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对幼儿的未来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就国学教育对幼儿的积极意义进行分析,并探索开展国学教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2.
张琰 《考试周刊》2012,(72):192-193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在共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我园文明礼仪课题研究的引领下,针对贫困地区幼儿文明习惯的现状,作者陆续开展了一系列有关文明礼仪教育的活动,使孩子们通过认识礼仪、感受礼仪、表现礼仪,身心健康及行为习惯都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何莉香  王琳瑛 《考试周刊》2012,(64):193-19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社会领域幼儿发展目标之一是“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纲要》还指出“《社会》是一个综合的学习领域。社会学习往往融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从《纲要》中看出:幼儿文明礼仪教育需要向他们的生活回归.以幼儿现实生活为背景,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教师重要的职责是支持、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的礼仪,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本文通过对当前幼儿礼仪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怎样让礼仪教育从单纯的“礼仪集体活动”中走出来,渗透到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二是怎样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礼仪环境,发现和挖掘幼儿感兴趣事物中的礼仪教育价值,做幼儿礼仪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最后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美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良好文明礼仪,使幼儿习得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是幼儿社会领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园借助承担的"幼儿文明礼仪教育与养成实验"这一课题,本着"尊重天性、张扬个性、塑造品位"的教育原则,从"五度"入手,加强幼儿文明礼仪教育,以此来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进程,提高礼仪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5.
为使孩子们从小接受良好的礼仪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应该充分发掘潜在的教育资源.积极创设环境和氛围.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文明礼仪.从小养成良好的礼仪素养和行为品质。一、抓住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进行礼仪教育幼儿一日生活包含着大量的礼仪教育契机.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强化幼儿礼仪意识.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如利用幼儿入园和离园时间对幼儿进行礼仪用语教育。每天幼儿来园.见到教师要问早、问好。这是对孩子最起码的礼貌教育。教师先主动热情地向孩子问好.为幼儿做表率.并且肯定和表扬讲礼貌的孩子.然后再教幼儿与家长分别时说“妈妈再见”或“爸爸再见”。课间盥洗和喝水时对幼儿进行交往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16.
张涛 《学周刊C版》2019,(1):171-172
幼儿自身的礼仪和习惯代表着整个幼儿园的精神风貌,并且直接影响园风的发展方向,所以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应该渗透于其成长的每一个瞬间。学习礼仪是人生的必修课,幼儿园是幼儿处于启蒙阶段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对幼儿的教育启发将直接影响着其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在该时期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就幼儿园文明礼仪行为教育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梁丽芳 《甘肃教育》2010,(17):41-41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在幼儿园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老子曾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因此.我们应利用生活中的细节来培养孩子.通过恰当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良好文明礼仪。小到幼儿人园离园、餐桌礼仪的睡眠姿势等,大到积极心态的培养。从细节中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细节随处可见。我们可从以下几个细节方面来培养孩子们的文明礼仪习惯...  相似文献   

19.
莫栩栩 《广西教育》2014,(17):127-128
幼儿期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是接受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对幼儿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20.
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居多,从小受到过多的呵护或溺爱,生活中自理能力差,不懂得与人谦让,文明礼仪方面的行为习惯比较薄弱。要给他们营造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将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到幼儿生活的点点滴滴,运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幼儿、教师、家长的文明礼仪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