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 炎帝和黄帝,是我国父系氏族阶段的两个较大的部落.他们在同其他部落一起,彼此通过不断交往和战争逐渐融合,缔造了华夏族,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中心的局面,共同创造了史前时代光辉的华夏文明.现在关于"炎黄子孙"和"炎黄世胄"的称呼,炎、黄是指炎帝和黄帝.炎帝距今已有5200年,而黄帝即位于公元前2698年,距今亦已有4696年.  相似文献   

2.
"五帝"不是指五个具体的人,而是不同时代的代名词,其中每一古帝都经历了若干世;"五帝"不是传说时代,而应该是一个历史时代。根据《春秋命历序》及其它古代文献研究,排出五帝时代框架为:黄帝代公元前4420~公元前2900年;颛顼代公元前2900~公元前2550年;帝喾(包括尧)代公元前2550~公元前2150年;帝舜代公元前2150~公元前2100年。少昊的年代重合于黄帝、颛顼的年代之中。同时可以将中国新石器时代众多的考古学文化分别归入前五帝时代(下限公元前4420年)和五帝时代两大段,后者又可分出黄帝时代(下限公元前2900年)与颛顼、帝喾、尧、舜时代(下限公元前2100年)。五帝时代与考古学文化年代对应,多是大体相当,无法严格要求;五帝文化与考古学文化的对应,也应该允许学者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3.
华夏族(即汉族)的始祖,便是炎黄 二帝了。 炎黄二帝生活的时代,对于如今的人 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岁月了。炎帝属神 农氏部落,叫姜榆罔,而黄帝则属有熊部 落,叫姬轩辕,当时还有另一个大部落九 黎部落,首领名叫蚩尤。 据说,在公元前两千七百年的某个时 候,炎帝与黄帝两个部族之间,在阪泉地  相似文献   

4.
一、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及古王国时期,恰与《史记》所载的中国炎帝、黄帝同时。二、公元前20至18世纪,古巴比伦创建了以月亮围绕地球旋转周期计算的太阳历,与我国夏朝所使用的阴历,都是每隔2至3年置—闰月。三、西方伟大的荷马史诗产生于公元前9至8世纪,与中国伟大的《诗经》产生时代恰好相同。两者东西相映,俱为世界诗坛发出最为璀璨的光华。四、公元前6至3世纪,为希腊、古罗马文化鼎盛时期,也正值中  相似文献   

5.
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史记·五帝本纪》以来,研究炎帝、黄帝的文章、著作层出不穷。解放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海内外华人处处说炎黄,共尊炎黄为祖先。炎黄已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之象征。我国古代原始群的社会状况,十分渺茫和遥远。氏族社会中则有许多神话和传说人物,徐旭生先生称之为“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所谓的古代“五大民族”族团也形成于这个时期。文献记载的悠久、丰富、灿烂文化,也多产生于这个时期。因此,新石器时代是古史的内涵宏富时代,也是华夏及四周诸族民族凝聚力产生、形成的时代。旧石器时代末与新石器时代…  相似文献   

6.
传说炎帝和黄帝是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关于他们的传说有很多相同之处:他们同为中华民族的开创者,被中华儿女视为共同的祖先。炎帝神农氏"制耒耜,教民农作"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农耕文明";黄帝轩辕氏"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我独先"。炎黄二帝的传说故事不仅使我们看到初民们艰辛而又奋发有为的生活状况、充满幻想和求知欲的思想风貌,而且通过对他们传说故事相同之处的总结使我们更清楚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最近几年,以炎黄历史和年代研究为核心的"三皇五帝"传说历史研究发生了根本性转折。2003年以前,认为炎黄距今四五千年、考古学的"龙山时代"相当于古史传说的"五帝时代"一直是学界主流认识,而主张炎黄距今六七千年、其历史和文化在考古学的"仰韶时代"仅是极少数学者的认识。2003年王先胜在网络发表《"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细思量》后开始发生根本性转折,现在"炎黄距今四五千年"已经式微,而"炎黄距今六七千年"已成为学界主流观点和认识。关于中国史前史的轮廓与框架,目前可以通过《中国史前史("三皇五帝"古史体系)简表》等几个简表来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8.
论五帝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帝时代的文献记载, 其历史的基本框架、社会大事以及社会性质是可信的;并已被建国以来的考古发现初步证实,约当考古学上的龙山文化时代;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时期。我们认为, 应当依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称这个时期为五帝时代。五帝时代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基础, 孕育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诸多特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形成的特点是多元的、在中原首先形成并成为全国性的中心  相似文献   

9.
炎帝神农文化是中国上古史和文明起源研究的重要内容,多年来,这一课题持续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炎帝神农文化读本》即是近年来全面系统研究炎帝神农文化的又一力作。面对纷繁交错的神话与传说,该书将考古最新发现与历史文献、民间传说相结合,考证了炎帝神农文化的历史渊源,提出了"炎帝神农肇兴于南方""楚文化的根源可以追溯至炎帝"等观点。通过研析中华文化尊崇炎黄二帝思想发展的轨迹,尤其是考察炎黄文化与近代革命的关系,认为炎黄文化与中华文化根脉相通,并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尽人皆知,中华民族是“炎黄”的子孙。然而“炎帝”指谁,黄帝指谁?对很多青少年来说,是个陌生的问题。黄帝指轩辕氏,炎帝指神农氏。他们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他们的事迹,多见于经史子集,现在,王洪伟先生用诗歌体来叙说炎帝神农的事迹,刊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在两河流域的古代历史上,苏美尔文明是人类文化遗产中重要的部分.其王权的形成在一些神话传说中有所提及,但这并不能完全说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王权形成的真正内容.事实上,其王权的形成还受民族和地域的特殊性影响,如神庙形态、城邦形态、传统观念等.正是由于苏美尔人的这种特殊地理条件和思维习惯,使他们不仅在两河流域南部创造出了古老的农业文明,而且也使其城邦形态更显特殊性.  相似文献   

12.
论炎黄时代河洛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史传说中的炎黄时代约相当于考古学上的仰韶文化时代。河洛地区指以洛阳为中心 ,西至潼关、华阴 ,东至荥阳、郑州 ,南至汝颍 ,北跨黄河而至晋南、济源一带地区。炎黄时代河洛地区已有了先进的农业经济、发达的文化艺术 ,在经济文化充分发展的基础上 ,率先开始了由部落社会到原始国家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秦始皇是中华帝制的缔造者,他创立"皇帝"名号,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主张以"法令"治国并且统一臣民的言行思想.秦始皇的政治思维以"一"为典型特征,秦制便是对"一"政治理念在组织制度上的实现.秦始皇推崇法家却未独任法家,他以现实主义态度对先秦各派政治思想综合利用.从历史发展轨迹看,秦始皇是先秦政治思想和制度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4.
蚩尤属于东夷族,发祥地在山西高平地区。河南省鲁山县滍水及河北省涿鹿县是其活动的地区。蚩尤当是十六世炎帝,为九黎之君,被后世尊为战神。炎帝与黄帝、黄帝与蚩尤有过许多友好的往来与交流,并不是一开始就打仗。九黎部族在与华夏部族的斗争中失败之后,夏商时期可能来到山西一带。海南的黎族当与中原地区的九黎部族有关系。今河南省许昌市东南有一郭集,蚩姓在这个村里是大姓,村中有历史遗存说明蚩尤真有其人。  相似文献   

15.
章炳麟(太炎)、黄侃(季刚)是20世纪初期“国故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在“西化”浪潮冲击中国民族文化走向极端,传统文化几被全盘否定的历史时期,坚持对民族文化的继承,提倡建设中国本体文化,并为此整理典籍、施行国学教育,为新世纪培养了一批学有所成的继承型人才。今天,站在历史的高度来评价他们的文化建设思想和提倡国故之所为,可以感受到他们在国学研究和教育中高度的历史使命意识、敢于反潮流的独立思想和难能可贵的严谨学风,这对我们今天先进文化的建设,是有深刻的借鉴作用的。  相似文献   

16.
李舜弦多才多艺,诗、书、画皆工,具有深厚的文化艺术素养,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穆斯林女诗人。五代十国前蜀词人李珣之妹,其诗赋闻名于西蜀文坛。她曾被前蜀后主王衍选入宫廷,立为昭仪。她的诗内容多以宫廷生活为题材,反映个人愁喜心境,虽然题材较窄,但在艺术上却能创新求异,表现出一种回归艺术本体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7.
根据古籍记载研究,三皇及其顺序应该是伏羲、燧人、神农。伏羲是渔猎时代的代名词,燧人主要是由于钻木取火、击燧取火而得名。神农是早期农业的代名词。五帝当以《史记》所载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较为合理,它们都不是原名,而是代表部族、邦国的名称,把邦国名称人格化,成为世袭领袖的名称。五帝之名是人名、是世袭首领名、是部族、邦国名。也是一个时代之名。《纬书集成》中的《易纬稽览图》和《春秋命历序》把五帝视为若干世的时代名称.或者说是一个族团、一个邦国的名称,是比较合理的。五帝分别与中原新石器时代文化对应,可考虑:黄帝时代文化为庙底沟类型文化、大河村类型文化;颛顼时代文化为中原龙山文化早期、庙底沟二期文化;帝喾、尧舜时代文化为中原龙山文化中晚期。黄帝的年代当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年代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8.
曹植的《神农赞》《黄帝赞》等一系列作品将炎、黄二帝的形象分为圣人君王、神灵仙人、英雄领袖、典故人物四种。这些作品赞颂了炎、黄二帝厚生爱民的丰功伟绩,反映了曹植作为贵族阶层的炎黄观,暗合了他厚德爱民的思想,也寄托了他政通人和的愿望。同时,曹植创作的《黄帝赞》,为后世赞体确定了范式。曹植对炎、黄二帝的崇拜和赞美,反映出魏晋时期士人们的炎黄观和民族共同体观念,为炎黄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炎帝神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伟大人物,是原始农业的创始人,还发明了最早的医药等,为远古渔猎时代进化至农耕时代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备受先民推崇,被尊为三皇之一。后人称颂炎帝神农有八大功绩,将炎帝神农同黄帝轩辕一起称为炎黄,是华夏民族的共同祖先。汉代已经有了祭祀炎帝神农的活动,而且有专门的祭祀场所,如“神农社”之类。汉代画像中常见有对炎帝神农事迹的描绘,虽然这些事迹具有浓郁的神话传说色彩,却形象而又生动地表达了对炎帝神农的崇敬。现代各地对炎帝神农的纪念活动,便继承了汉代以来的优良传统,将寻根问祖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时也张扬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所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