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科学实践哲学成为国内科学技术哲学界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国内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成果,但已有的研究仅仅着眼于科学观的更新而未能充分注意到哲学观的变革,这是一个重大的缺憾。完整意义上的科学实践研究应该蕴含着科学哲学本土化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历史性是马克思讨论科学思想的重要逻辑线索之一。长期以来,科学哲学研究忽视了科学的历史维度,用抽象与静态的科学概念取代现实科学的真实描述,导致静态知识观。马克思认为科学蕴含在历史之中,科学实践为历史所反映,科学应当在历史中考察,实现自然史与人类史、科学史与社会史的统一。马克思科学历史性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明确科学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强调科学实践史对旧哲学的批判,讨论历史对社会与科学发展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与核心,科学实践观的确立。正是实践观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传统哲学区别开来,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特征的集中体现.从而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相似文献   

4.
作为"实践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是其主导原则和核心范畴,是一种"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必以历史的视角,梳理"实践观"嬗变的基本脉络。从亚里士多德始,经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到马克思,"实践观"的内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马克思以批判的武器,建立了"科学实践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科学实践观获得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属性。批判性贯穿和渗透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及其整个理论体系之中,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水乳交融、有机统一的。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干或精义。其中,科学实践观的创立,是马克思恩格斯实现哲学变革的最为重要的和关键的因素。以科学的实践观为特征的辩证唯物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突出地体  相似文献   

6.
科学实践观是科学实践哲学所倡导的一种有关实践在科学研究中的卓越作用和基础性地位的观念。科学实践哲学的核心论题不仅仅在于提出一种新的科学观,更在于引导人们规范地去理解作为实践的科学。这里的规范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构成性、动态性和介入性。科学实践观为全面认识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行为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有助于人们重新审视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行为。  相似文献   

7.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形成了科学实践观。在标志着马克思哲学形成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把科学的实践观作为自己全部哲学理论的基石、原则和出发点,提出和贯彻了一条从物质实践出发去考察自然、社会、人以及人的认识的新唯物主义哲学路线,因此,马克思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我们不仅要坚持实践唯物主义基本思想,更重要的在于自觉地按照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办事,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发扬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黑格尔辩证法和一般哲学的批判”一章为依据,阐述了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分析和批判改造。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过程中提出的唯物主义对象化理论即实践的观点,为实现对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改造奠定了科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由于坚持了这一观点,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在世界,才在批判继承哲学史上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以实践辩证法和自然辩证法为基本内容的唯物辩证法。建立科学实践观,并将科学实践观引入辩证法,是马克思在辩证法上实现伟大变革的实质。  相似文献   

9.
吴仁平副教授是江西省哲学界的后起之秀 ,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与研究近 2 0年 ,发表过很多学术论文 ,提出了自己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面不少的独到见解。最近 ,他又出版了《科学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江西人民出版社 1 999年 1 1月 )一书 ,该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成果 ,从而使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的学术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翻开《科学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书 ,首先给人以鲜明印象的是 ,作者从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入手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把科学实践观作为解开马克思主义哲学之谜的钥匙 ,…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实践哲学认为,知识具有实践性和地方性特征,知识在实践中产生、发展,最终回归实践。这为水文化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我们有必要讨论科学实践哲学的知识观——实践性和地方性,水文化实践性和地方性特征,以期丰富水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1.
政策哲学是以政策现象为逻辑起点,以公共政策理论和公共政策实践之间的矛盾为研究对象,并为这一矛盾的解决提供哲学理论支持的一门应用性边缘学科。行政哲学是以行政现象为逻辑起点,以行政理论和行政实践之间的矛盾为研究对象,并为这一矛盾的解决提供哲学理论支持的一门应用性边缘学科。政策哲学和行政哲学都属于应用哲学范畴。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相似文献   

12.
STEM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教育理念,包含注重打破学科壁垒的整合教育、强调面向真实世界的情境教育以及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循证教育三重意蕴。然而,当前STEM教育的大规模发展使其陷入了功利化倾向与复制式扩张的困境之中,需要来自科学实践哲学视角的深度反思以指引其未来发展方向。在科学实践哲学的考察视域内,STEM教育是一种从沉思科学到干预科学的介入性科学实践,是一种从科学作品到科学过程的地方性科学实践。未来STEM教育的真正实现需要准确把握“开放式终结”的意涵并全面理解“实验室生活”。  相似文献   

13.
爱因斯坦的科学哲学思想是否有过重大转变,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爱因斯坦是从经验论者转变成了唯理论者;有人认为不存在这种重大转变.也有学者认为其思想一直存在"多元张力".但是,从逻辑和史实的进一步研究,都说明爱因斯坦的思想有重大转变.在研究科学家的科学哲学思想时,应该把其思想的自我表述和客观实践区别开来.由此得到的启发是,科学家的科学哲学思想对其科学活动的作用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4.
科学的实践性理解是科学实践哲学视野下基于境况性认知规范的科学理解新进路。科学实践哲学认为,对科学的认识离不开科学实践得以发生的实践境况,即实践境况对科学的理解具有规范涵义,科学理解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性理解。科学作为一种实践现象和科学理解规范的实践境况内在性,是科学的实践性理解的存在论前提;科学的实践性理解要求融贯自然主义哲学立场和以实践因果性作为规范原则。  相似文献   

15.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opics on the international agenda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is to gain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es of educational change in teachers and of the factors that favour or hinder it. Such understanding is, for instance, an essential element in planning and putting into practice initial and ongoing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on science teachers’ educational change. To organize the information, an analogy is made with the process of scientific change,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different models taken from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 positivism, Popper’s principle of falsifiability, Lakatos’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s, Laudan’s research traditions, Toulmin’s evolutionism, and Kuhn’s relativism. We conclude the article with the implications for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对社会历史发展作了全面科学的揭示。江泽民讲话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体现了科学理论引导实践、社会意识特别是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全面的社会进步现,以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杰出人物推动社会进步等哲学思想。讲话中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的阐述,坚持并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观念形态之社会功能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当前教育哲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运用演绎的方法所导致的对教育哲学理论的片面化认识,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教育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和存在危机。这些问题反映在实践应用中表现为教育哲学对实践指导(应用)的无能为力。从理论建构和实践性的表达方式两个方面分析实践性对于教育哲学的合法性、理论化以及整个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因为人类的认识总是以特定生活场景中的现象作为研究的起点,并最终又回到生活的场景中。一切指向终极性的研究主题都被具体化在不同时代的不同问题当中,都无可避免地接受着实践和现实问题的检验。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基本的观点,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和精髓。它的确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同一切旧的哲学区分开来。同时,马克思实践观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各自从独特的理论视角对马克思实践观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