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差点”口语中也可以说成“差点儿”或“差一点”,表示某种事情接近实现或勉强实现。它的肯定形式是:差点儿+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否定形式是:差点儿+没+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根据说话的角度,其表达的意思又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2.
〔病句〕甲队的小王一个远距离投篮,真可惜,球在篮框上转了几下,差一点没进去。这个句子的主要问题,是对“差一点”的用法没搞清楚。说“真可惜”是希望进去,实际上没进去;可是“差一点没进去”是说球进去了。根据说话人的角度和进球情况,正确的说法有下列三种: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来说,反义词的意思是截然相反的。但是,语言现象是复杂的。在某些特殊的语言环境中,正反却可以完全相通。像我们常说的"差一点儿",在口语中也可以说成"差点儿"或"差一点",表示某种事情接近实现或勉强实现。它的肯定形式是:差点儿 动词或动词短语;否定形式是"差点儿 没 动词或动词短语"。根据说话的角度,其表达的意思又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差点儿"后面的事情如果是说话人希望发生或实现的,那么  相似文献   

4.
一、把握词性,辨别用法。即根据某一虚词在不同词性下的用法差异来掌握虚词用法的方法。“以”与“因”两个虚词均主要有介词和连词两种用法。如何在句中区别呢?我的方法是:后跟代词或名词(包括名词性短语),是介词;后跟动词或句子,是连词。例如: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汉语中,“是”为判断动词。然而在古诗文中,“是”的词性多样,用法灵活,其义虚实兼有。现将其用法归类整理,分述于下。一、作近指代词。此类用法最为常见,可指代人、事、物、时、地等等,表示距离说话人较近。常译为“这”、“这些”、“这个”、“这种”等等,可作主语、宾语、定语。例如:  相似文献   

6.
韩延明 《考试》2011,(10):14-16
病句辨析是高考的必考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一、从语序辨析1.辨析定语的顺序一般来说,多项定语的正确排序是:①表领属性的;②数量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相似文献   

7.
《朱子语类辑略》中的“般”只有量词词性,“一般”在还没有固化为一个词时是数量短语,在已经固化为一个词时是助词或形容词。由此窥见现代汉语中的“般”和“一般”既继承了近代汉语中的用法,又在语言的发展中有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在写作时,有六种病句很难辨别和准确运用,现予归纳说明。一“差一点”“差一点没”句例1 他差一点摔倒。例2 他差一点没及格。例3 司机及时刹车,否则,差一点就碰  相似文献   

9.
《灯光》(五年制第十册)中有:“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灯光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这是一个病句。“为了”是介词,它可以与名词(含名词性短语)、动词(含动词性短语)、主谓短语构成介宾短  相似文献   

10.
一、语序不当例1.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陈列着好多种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东西。(江西卷6A)例2.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广东卷4A)解析:多项定语排列的顺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性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另外,带“的”的短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面。所以,例1中的“好多种”应放在“东西”的前面,例2中的“180多家”应放在“单位”前面。二、成分残缺或赘余例3.科学工作者认为,目前…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索的“动 个 名”短评,指“动词”、“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所形成的短语。如:找个地方洗个澡打个招呼做个女中豪杰。  相似文献   

12.
所谓“列锦”(参考谭永祥《修辞新格》),就是只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而不用动词、动词性短语或连词来叙事写景、抒情言志.从而绘出一帧帧具有跳跃性的生动活泼画面的修辞手法。如柳永《雨霖铃》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作者便用一组名词,  相似文献   

13.
在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by+名词/动名词”短语,其中by是介词,表示“通过……方法或途径”,意为“靠、通过”。其后要跟名词、名词性短语或动名词。例如:  相似文献   

14.
<正>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汉语里的词一般都有固定的读音、特定的形体、一定的意义和用法,读错了,写错了,可能引起误会。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如果遣词造句违背了一定的规律,或者内容不合事理,句子就会产生毛病而有碍于人们表达感情、交流思想。但是,作者有时由于某种特殊需要或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修辞目的,往往把说话人无意读错、写错的字词及有毛病的句子,有意地写进文章里来,象这样的“白字”及“病句”就不是一般的白字和病句,而是具有修辞功能的“白字”及“病句”了。  相似文献   

15.
谈引导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as”武慧芳英语中的“as”一词,具有副词、介词、连词、关系代词等四种不同的词性,其用法颇为复杂。本文仅就“as”作为关系代词引导定语从句时的用法和所代表的意义略作归纳和说明。一、“as”在定语从句中代表某个名词或名词短语。...  相似文献   

16.
秦振良 《新读写》2012,(1):45-48
1.介词“于”的辨析 在中学语文课本文言文中出现的“于”,用法只限于介词,“于”和它后面的代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在句中作状语或补语。因此,对中学生来说,“于”的辨析不在用法,而在作用和意义。确认方法如下: (1)“于”在动词后,介绍的是动作发生的地点、时间,或是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在”、“到”、“向”等。  相似文献   

17.
在短语里,歧义现象是比较普遍的。产生歧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拟从语法的角度,即从短语的结构层次关系来谈谈歧义短语的类型、歧义产生的条件及避免歧义的方法。总的来看,歧义短语大体可以分四种类型,每种类型又分为若干小的类型。一、切分形式相同,结构关系不同,语义不同(一)动十名(动)例如:学习文件、补充材料、研究报告、挑起争斗、炫耀表演等。它们都可以作两种分析,以“学习文件”为例:a的意思是“学习的是文件”,b的意思是“文件是供学习的”。这类短语中的前一个词既可以支配、关涉后一个词,又可以修饰、限制后一…  相似文献   

18.
所谓同字异性,指具有同一字形的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显示出不同的词性。如“地”在“刻苦地学习”中是副词;而在“心地、外地人”中显名词词性。还如“荷”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表示“莲藕”的意思,易见其在此是名词;但在“荷枪实弹”中,“荷”作“背着,扛着”讲,是动词。在没理解这类词的具体意义前,如何判断其具体的词性呢?这里专对动、名同形字作一些探讨。通常的方法是看该字后面是否能跟宾语,可跟的就显其动词词性。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句,这里“荷”后跟一名词“锄”作宾语,易见其在此作动词;或看其前是否能添加形容词或数量词,若可添加的是名词。如“荷花”可写成“粉红的荷花”或“一枝荷花”,可见“荷”在此是名词。  相似文献   

19.
在“ Creating a new festival may seem an unusual way to celebrate history and culture, but we are in fact all creating new festivals every year ”一句中涉及到seem一词,其实seem的用法很多,它的后面可以接形容词、介词短语和从句,还可以接名词,不定式等。seem是连系动词,意思是“好像”、“似乎”、“看来好像”、“觉得似乎”。seem表示说话人主观的判断或表示主语可能的情况。其常用结构如下:  相似文献   

20.
《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第179页注释②说“快于心”之意是使心里痛快,并进而点明:“快”,使动用法。此注值得商榷。所谓使动用法,即动词(包括活用作动词的名词、形容词)对它的宾语含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这就是说使动用法的词起码得有宾语。“快于心”中的“心”是介词“于”的宾语,是介词短语的组成部分,介词短语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