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情境创设与复习铺垫现在的计算教学几乎不见了传统教学中的复习铺垫,取而代之的是——情境创设。目前大多计算教学的一般教学流程是: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算法→反馈交流算法→自主选择算法。为此,许多计算课不是从“买东西”开始,就是到“逛商场”结束。现在的计算教学,很难再看到过去常见的复习铺垫了。难道,情境创设和复习铺垫真的是水火不相容吗?情境创设和复习铺垫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  相似文献   

2.
<正>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意志、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此,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是终身受益的。1.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乐于计算。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谓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是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首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⑴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探索新知,学生就乐于学,乐于做。可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然而现实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却始终困扰着一线小学数学教师,算法多样化变成了形式化;适时适量的情境创设和复习铺垫变成了以一方为主;口算变成了笔算,诸多不合理不科学严重阻碍了计算教学的有效性。深入研究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方可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领域.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意志、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相似文献   

5.
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领域。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意志、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相似文献   

6.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课程改革促进了数学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师要冷静地审视"生活热"的现象,情境创设要能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要处理好情境与复习铺垫的关系,要有足够的"数学味",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每当学生学完一个单元,我们都要组织学生展开单元复习.复习课不但要帮助学生建立认知结构,而且要让学生在复习中找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蕴藏的规律.在单元整理复习课中灵活运用数学"情境与问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索与合作交流,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大大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因此,在单元复习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以此达到全面复习本单元所学知识的目的.下面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每个公民都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关系着学生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形成。关系着学生观察、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何使计算教学不再枯燥乏味。  相似文献   

9.
引入新课的方式通常有创设情境和复习铺垫两种。新课程概念下创设情境或许更容易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所以受到广大教师的追捧。相反,复习铺垫就成了反面典型,被痛批为过于追求预设。忽略课堂的生成,追求纯粹意义的数学化,只重视数学技能的训练,忽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等等。难道它真的没有可用之处了吗?在实际教学中适当运用复习铺垫,以旧引新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在我国,学生的数学基本功比较扎实,然而应用数学的意识不强,往往不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也不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适应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的要求。一、导入由"复习铺垫"变为"创设问题情境"贵州师范大学吕传汉、汪秉彝两位教授通过实验证实了数学情境的创设对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确有很大的帮助。该教学实验基本的教与学的模式如下图。  相似文献   

11.
数学学习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的过程。正是这样,数学教学或是在创设情境、激活生活经验中引入新知,或是在复习铺垫、激活旧知中引人新知,以促进学生主动建构。凡是与旧知联系紧密、在旧知基础上生长发展的新知教学,都适宜通过复习铺垫的形式引入新课。其关键是把握好复习铺垫的度,既不可将知识"嚼烂了"再喂给学生,降低学生探索、思考、发现新知所应有的思维力度,也不可过于"粗放",使新知仍然"高不可攀",给学生的探索和思考留下难以跨越的"思维障  相似文献   

12.
沈萍 《考试周刊》2014,(32):92-92
本文主要从合理安排复习铺垫与情境创设、巧妙联系直观算理与抽象算法、灵活处理算法多样与算法最优、准确把握学生探究与教师引导、高效结合计算教学与问题解决五个方面阐述如何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正>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能力,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主要表现在计算得是否正确、迅速和灵活等方面,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对、快、巧。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了一些方法与规律。一、培养浓厚的计算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一些教学情境,将纯理论的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动感有趣,  相似文献   

14.
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教学任务。但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长期偏低,严重制约教学质量的提高。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计算的兴趣,理清算理,掌握计算法则,强化口算与针对性练习,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等方面提出了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课堂上我们积极地去创设教学情境,是良好开展数学教学的基础;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动力;为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做好铺垫。数学知识单纯只靠教师在讲台上讲起到的教学效果不会太好,我们应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课堂教学中来,在良好的课堂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因此,创设良好的情境是我们教师必须采取的有效教学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要让数学教学具有魅力,必须为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氛围(即情境),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的注意始终有一种吸引力。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这与老师创设的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很大的关系。创设的情境应该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年龄特征,能够让学生积极参…  相似文献   

17.
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计算教学是贯穿于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基本数学技能教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继承长期以来传统计算教学的精髓,又要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本文主要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注重算理算法教学,注重口算和估算练习,加强计算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以往的课堂教学大都先安排复习铺垫这一环节,复习内容均为与本节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旧知识,其作用是为学习新知识架桥铺路,使学生顺利理解新授内容。新课程实施以来,在课堂上很少见到教师在新课中安排“复习铺垫”这一环节,取而代之的是新颖的、吸引人的教学情境。这使我不禁陷入沉思:难道每一节课都需要创设情境吗?复习铺垫还需要吗?1.这样的情境创设有必要吗?在教学“十几减几”中,教师为了引出“13-6”而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师(出示装有十几个球的袋子):你们知道袋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吗?学生胡乱猜测一通,最后教师不得不老老实实地告诉学生袋子…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这就要求教师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空间。一、导入由“复习铺垫”变为“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应充分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数学教学中,因教学时间和教学任务的矛盾,经常出现教师满堂灌的现象,课堂死气沉沉。这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养成。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呢?一、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恰当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可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以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做好充分的铺垫。如,在教学"分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