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由于鲍照特殊的身世经历和他对魏晋赋的继承接受,鲍照赋的思想情感基本围绕宣泄悲情而展开,既包含苍壮急怨、清拔阔大的情感特质,又显得奇崛伟丽、藻艳精工、倾炫心魄,表现出辞、情的高度统一,在辞赋创作由魏晋向南朝的过渡中呈现了一种独特的面貌。  相似文献   

2.
在南朝刘宋文坛上,鲍照与谢灵运、颜延之合称为"元嘉三大家"。南朝时期,整个文坛弥漫柔靡文风,鲍照却颇自振拔,能够上接汉魏,独具俊逸风骨。无论是直抒情志,还是借物咏怀,鲍照的赋都是在一种激动不安、心潮起伏的情绪下写成的,倾吐出一种英雄无路的郁愤之气,使人感到一种强烈的内心冲击。这种冲击的强烈性则归功于鲍照赋"折"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鲍照作为南朝刘宋文坛大家,其诗、文、辞赋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纵观鲍照的赋作,则会发现作者时而流露出自己的现实处境之悲,时而为生命的短暂易逝而感伤,时而又充满着昔盛今衰之叹。这些无不使他的赋作充满着浓郁的感伤色彩。作者的这些感伤情绪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与他的家庭出身、仕途遭遇以及他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4.
鲍照的诗歌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描绘了众多具有鲜明色彩的人物形象.诗中的人物与诗人有着相似的经历和情感心态,鲍照用多种人物群像抒写了相似的情感体验,即与现实不合而产生愤懑、不平、孤独、悲凉、哀怨的情愫.主观情感和客观现实的冲突使鲍照诗歌抒情言志功能最大化,更具表现力.通过研究鲍照诗歌人物群像及其形成原因,可以让我们客观具体地了解真实的刘宋社会状况和鲍照的情感心态.  相似文献   

5.
作为南朝久负盛名的文人,鲍照的赋作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社会时局动荡、纷乱频繁的现实,流露出对士族寒门阶级悬殊、堪比云泥,百姓朝不保夕、命若朝霜的痛惜与忧虑。本文通过研究鲍照的《芜城赋》的抒情化叙事,揭示其反讽含义,以兴亡对比,体会其"己溺己饥"的情怀。  相似文献   

6.
鲍照是南朝刘宋时期著名的诗人。鲍照的作品中以乐府诗成就最高,在南朝乐府中独树一帜。据钱仲联增补集说校《鲍参军集注》统计,鲍照现存的乐府诗共有86首,无论是从诗歌的数量还是从质量上看,鲍照的乐府诗在南朝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王夫之曾誉他为"乐府狮象"。文章结合鲍照的生平对其乐府诗进行了详细的分类研究,并进一步总结出艺术成就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鲍照诗歌中有着大量的禽鸟形象,寄托着鲍照的思想情感。本文从鲍照与曹植诗歌中鸟意象的比较,分析了鲍照诗歌的鸟意象在其诗歌中所表现的人生意义。  相似文献   

8.
鲍照是南朝刘宋时代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与谢灵运、颜延之鼎足而立,并驾齐驱。在谢灵运被杀,颜延之见弃,元嘉文学即将转入沉寂状态的时刻,鲍照“如饥鹰独出奇矫无前”,把元嘉文学延续下去,并且揭开了新的一页。在元嘉十年之后,鲍照的诗篇“如五丁凿山,开人世之所未有”,形成了刘宋文学后期绚丽多姿的面貌,并把这一时期的文学推向高峰,对后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唐代诗坛而言,“李、杜、元、白皆从此出也”。特别是给李白的影响最为显著。本文拟就鲍照乐府诗对李白的影响,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汉赋中宫怨题材并不多见,但对后世宫怨题材作品的创作和抒情小赋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相对于《诗经》中的宫怨作品,汉代宫怨赋在表达情感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更深的挖掘和拓展。汉代最重要的宫怨赋出于大赋作家之手,产生于汉大赋全盛期,但其叙述的视角和取像的特点却对抒情小赋具有极大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芜城赋》是鲍照传世作品中受人称颂的赋作名篇。然自唐以来,其制作年问始终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学者大多认为是赋为鲍照晚年之作。实则通过对鲍照存世作品的比较分析及对相关史料的深入研究,应该认为《芜城赋》是鲍照出仕前的作品,是其早期杰作。  相似文献   

11.
鲍照的辞赋,无论是与其自身身世密切相关的抒情赋,还是咏物小赋,都包含了他深沉的人生感慨,表现一出在险恶政治环境之下壮志难酬的感慨,充满了浓厚的抒情氛围。显示了与当时文坛截然相左的创作内容和风格。  相似文献   

12.
鲍照的辞赋,无论是与其自身身世密切相关的抒情赋,还是咏物小赋,都包含了他深沉的人生感慨,表现出在险恶政治环境之下壮志难酬的感慨,充满了浓厚的抒情氛围.显示了与当时文坛截然相左的创作内容和风格.  相似文献   

13.
陈刚 《考试周刊》2014,(33):10-11
鲍照生活的时代是社会思想发生剧烈变革的时代,随着出身寒族的皇室建立政权,刘宋一朝多形成以儒学为主、多种思想并存的局面。这个时代具有较高学识和文艺素养的文人,自然受到诸多哲学观的影响。总体来说,鲍照赋所表现出的思想以儒家观念为主线、以老庄思想为辅托。  相似文献   

14.
元嘉体诗是指以元嘉时期为主的刘宋一代的特定诗风,其代表人物,则是主要活动于元嘉时期的颜延年、谢灵运,以及稍后的鲍照。  相似文献   

15.
从钟嵘对谢灵运的评语以及刘宋入品作家来看,钟嵘对刘宋文学的繁盛持肯定态度;<诗品>对宋诗"自然"之评,成为后人定位钟嵘诗歌品评的重要标准之一;而他对刘宋诗歌思想内容之认可着眼于"雅怨",对刘宋山水题材的开拓缺少关注.  相似文献   

16.
鲍照是我国南朝宋时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赋、文都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本文主要针对其铭文进行深入分析,从鲍照铭文的艺术特色、铭文语言风格的成因、鲍照铭文对柳宗元的影响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赋的"鸟兽"类,起先是咏物成分很少的借物造端的<鹏鸟赋>之类;自祢正平<鹦鹉赋>借己说事,开启咏"自我"的示弱、示小风气;咏"自我"又有示贵、示大中示弱、示小风气,如鲍照<舞鹤赋>之类.赋的"鸟兽"类又有颂美之作,如颜延年<赭白马赋>之类,咏物赋有了宏大题材的意味,但可以称说的只是其写作技巧.咏物赋有讥讽一类,即借物讥人,发展为对人的攻击.上述的咏鸟兽赋作,由物到人,由人到物;而待发展到鲍照<舞鹤>之类,与己与人与社会都不即不离,最可谓即普适又特指,有着最广泛又最敏感的读者群.  相似文献   

18.
情人的变迁     
陈四益 《科技文萃》2005,(8):189-190
情人,自古有之.鲍照有诗日:"肴干酒未缺,金壶启夕沦.回轩驻轻盖,留酌待情人."鲍照是南朝宋的著名诗人,生活的时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在此之前是否还有用到"情人"一词的,未遑细考,至少它不是西方传来,则是可以肯定的了.不过,那时所谓"情人",不过是有情之人罢了,鲍照留着酒菜所待的"情人",似乎并非女性,而张九龄"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的"情人",注家以为是指"有怀远之情的人".怀谁?那范围是可以相当广泛的,其中当然也包括着所爱的异性.  相似文献   

19.
《柳州师专学报》2017,(2):43-46
女性题材赋历来是辞赋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女伎赋作为女性题材赋中较为特殊的部分,在唐代才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颇具时代特色。唐代女伎赋在创作上显示出女性形象刻画类型化与个性化并存、政治因素输入以及情感意蕴发生转变等特色。可以说"女伎赋"进一步丰富了女性题材赋的创作,拓展了女性题材赋的表现范围。  相似文献   

20.
鲍照是刘宋时期的杰出诗人,其山水之作多有可观之处.由于深受当时以玄思关照的山水审美风气的影响,"以玄对山水"成为其山水诗背后的灵魂.具体表现在其山水诗的意境充满了栖遁之情,其山水诗的风格流溢着遨游无限的俊逸之气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