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和基本知识的日益普及,家庭与学校相互配合共同教育孩子已逐渐被家长们广泛认同。无数事实也证明,家长与学校共同配合对孩子进行教育,对孩子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今,越来越多的家长都很注重定期到学校校访,向老师们了解情况、交换意见。然而,因为家长和老师们都有各自的工作要做,平时都较忙,难得有充裕的时间和机会进行交流,因而家长校访必须择时进行。其实,家长三天两头朝学校跑,不仅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凡事重在看结果,家长校访最重要的不是次数而是效果。那么,家长何时校…  相似文献   

2.
配合幼儿园教育好孩子,是家长们的心愿,可到底应该如何配合幼儿园的教育,这是家长们普遍困惑的问题。我们建议家长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大教育体系中占基础地位,家长会是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以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形式和主要途径。然而家长们往往忽视了自己的教育责任,教师们也没重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利。本文剖析了家长会所具的内涵:组织性、主体性、互动性、目的性,以期使人们对家长会有其更明晰的认识,以利于明确学校和家长,尤其是家长的教育权利与责任。  相似文献   

4.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在教育岗位上已工作了30年。在班集体工作中,我充分调动家长们的积极性,把教育孩子的点滴体会、经验记录下来,共享宝贵资源。家长日记开始时就一个本,后来随内容增多,家长们都想多留几天翻阅、学习,看到家长们对这本日记如此重视、喜爱,经过和家委会研究后,我们决定出书。几个月后,散发着油墨香味的《心桥》面世了。  相似文献   

5.
李俊衡 《广西教育》2013,(48):27-27
家长们要求学校为6年级的学生在下午4点半放学后再多加一些补习时间,为此自愿向学校交了400元的补课费。但补课费交了不到一个星期,学校召集家长们开会,宣布不补课,并退回家长们的400元钱。家长们不干了。联名要求学校补课,数十名家长还在联名书上按了手印,但仍遭到学校的拒绝。“大部分家长当场表示不满,有的不愿意收退回的钱,有的甚至当场就急得哭了”。(10月21日《成都商报》)  相似文献   

6.
吴彩萍 《早期教育》2006,(11):26-26
我园教师经常在一起说起家长工作的难处与困惑,偶尔家长的投诉更让教师们眉头紧蹙:这工作到底要怎样做家长们才会满意?面对这一状况,我们感觉对家长工作的研讨迫在眉睫。为了把家长工作落到实处,使教师明白怎样做才是站在为家长服务的立场上,我们决定把家长工作当作一项课题来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近日,北京大学名儿童心理学研究专家熊华堂教授应邀来到武穴市第二实验小学,为该校300多名家长代表作了如何开展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报告,并就家长们关心的话题与家长们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8.
每个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伶俐,智力过人,为此家长们不惜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物力。那么影响孩子智力的因素有哪些呢?主要有:遗传因素、出生后的生活环境、科学的饮食。家长们在为孩子准备膳食时应该知道,大脑的良好发育,离不开胆固醇、蛋黄素和矿物质。  相似文献   

9.
杨苗 《教育》2006,(7):48-50
教育乱收费究竟乱在哪里?家长、校长、县长,人人都有自己的苦衷;治理乱收费的良方何在?国家、地方、家庭,对教育投入的分担比例怎样才算合理? 与招生入学挂钩的高额“赞助费”,让家长们有苦难言;公办学校中看似平等自愿的“择校费”,被家长们深恶痛绝;名目繁多的车费、矿泉水费、零食费、过节费、活动费等等,则使家长们防不胜防……家长们不禁要问:供一个孩子上学,究竟要花多少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经常遇到家长在一起诉苦,说自己的孩子小时候是如何可爱,现在长大了,却不如小的时候了。面对孩子们这样的“长大”,家长们或惊、或忧、或思、或恼,我们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们,该思考些什么,该说些什么,该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王章 《教书育人》2006,(9):53-54
首先,我代表全班所有任课教师对全体家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真诚的感谢! 我们各位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来,表明对我校的信任,但仅有信任还不够,还需要同学校和老师密切配合,共同加强教育管理。从我们家长决定孩子读普高起,多半就树立了一个远大或者说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最终的实现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今天作为班主任老师,我利用这个机会,想跟家长们交换一下意见。我先谈几点意思,供家长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陕西教育》2006,(5):27-27
中考、高考不仅考验着考生们,更重要的也考验着家长们,家长对孩子的影响直接关系着考试的成败,因此对家长的心理调整也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要做好以下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缪建平 《教书育人》2005,(10):16-17
多年以来,想尽办法都想把夏令营办得红红火火并使孩子们产生共鸣,一直是社会、学校和家长们为之奋斗和努力的目标。但从我所经历和了解的情况来看,家长们得到的却只是一种失望,一种无奈!  相似文献   

14.
黄金愈老师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曾经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美国的家长们很喜欢送孩子去参加社区组织的体育运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种运动队是以鼓励为主,以参与为目的的。某年的一个赛季,某一位教练很会别出心裁地鼓励自己的小队员们。第一场球打完后,旷旷(黄金愈老师的儿子)的队赢了。教练就让家长们面对面地排成两队,然后家长们都把手举起来,各自与对面的家长手握手,排成一道长长的“凯旋门”。孩子们欢笑着一个个从“门”下跑过去。后来,无论输赢,家长们都照搭“凯旋门”不误。结果这支球技并不怎么样的球队,竟…  相似文献   

15.
明莉 《西宁教研》2002,(4):19-19
小学生“早恋”早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的共识,这也已经是不争的现实。但是,只要提到这个问题,还是让许多老师和家长都会谈“恋”色变,老师们会说:“现在的孩子啊,真是不得了,早熟得很哪……”言语当中充满着无奈、痛心、担忧。家长们会马上警觉起来。总而言之,这种现象的存在令我们的教育者们感到发怵,令家长们揪心,然而这一现象的存在是普遍的,而且也许会更趋于小龄化!  相似文献   

16.
新闻月评     
《少年儿童研究》2013,(12):55-56
北京西城区中小学明年增设“家长课” 2013年11月20日《北京青年报》讯明年秋季北京市西城各中小学将增设一门给家长们上的课程,教父母们如何当家长,以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相似文献   

17.
王勤 《知识文库》2023,(3):184-186
<正>在幼儿园的日常家长工作中,老师们一致认为家长沟通是开展家园共育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进行平等对话,真诚沟通是家长工作的基础。但是往往在沟通中,老师们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如不同的家长如何采用不同的策略、特殊的问题出现如何有效化解等。  相似文献   

18.
俞燕婷 《学前教育》2011,(10):50-52
家园共同体是什么?白参与我园的“十一五”规划课题《实现多维良性互动促共同体和谐发展》的研究以来,这就成为我与我的同伴们时常思考的问题,随着课题的逐步深入,我被引领着在工作中反复尝试和实践,不断改进和思考,我对它的认识和理解也在逐步加深。从带领家长一起做,转变到和家长们共同享受着建构的过程,我与家长在这个共同体中都不断成长。下面选取家长小型座谈会的三个片段,谈谈我与家长的成长经历。  相似文献   

19.
《告诉孩子,你真棒》是知心姐姐卢勤老师一本书的名字,它是我极力向家长们推荐的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这本书是写给家长们看的,我一直用这本书里的理念教育着我的学生们,因为我已经把自己当作了他们的家长,当我看到我的25个孩子的进步、听到老师们表扬他们的时候,心中会充满母亲一样的喜悦。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应当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  相似文献   

20.
林金炎 《教书育人》2006,(10):55-55
都是为了孩子,家长也是,班主任也是,这就是家长们心中的好班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