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太后下嫁 太后下嫁就是太后下嫁摄政王。太后是指清太宗皇太极之妃、世祖福临的生母,卒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被谥为孝庄文皇后的博尔济吉特氏;摄政王即指摄政睿亲王多尔衮。孝庄文皇后系多尔衮之兄嫂,弟妻兄嫂,按照汉人道德观念来看,是一件太不光彩也太不文明的事。在清一代,对此讳莫如深,求其明文记载则无有也。  相似文献   

2.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由我国著名影视演员斯琴高娃扮演的康熙皇帝之祖母——孝庄文皇后,受到众多电视观众的高度认可。孝庄文皇后,是一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巾帼英雄。辅佐过大清三代帝王——皇太极、顺治、康熙,被后人誉为“大清国母”。电视剧中的孝庄文皇后是经过艺术加工后的形象,与史实并不完全  相似文献   

3.
刘学 《兰台世界》2003,(2):42-43
中国上下五千年,共孕育出三百多位皇帝主宰中国之命运。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从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故宫崇政殿称帝建立清朝至1911年灭亡,历经275年。庄妃是清朝开国君主皇太极的后妃,又称孝庄文皇后。她来自蒙古草原,出身于名门闺秀,其父亲是蒙古科尔沁部落的酋长,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后裔。庄妃13岁入宫,是在哥哥的陪送下嫁给了当时称“四贝勒”的皇太极的。庄妃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病逝,享年75岁。庄妃一生坎坷且具有传奇色彩,她参于政事30余载,辅佐过太宗皇太极、世祖福临、…  相似文献   

4.
在清东陵五间六柱十一楼的石牌坊东侧,陵区风水墙之外,有一座规制独特,自成体系的陵墓,它就是孝庄皇后的陵寝——昭西陵。孝庄皇后是清太宗皇太极之妃,清世祖顺治帝的亲生母亲,康熙皇帝的祖母。福临继位后尊其母为皇太后。玄烨登极。尊她为太皇太后。在整个清东陵清西陵中,孝庄皇后辈份最高,她的陵寝建筑规制在清代皇后陵中等级最高。但是,孝庄皇后的昭西陵为什么孤零零地修建在清东陵大红门风水墙之外呢?  相似文献   

5.
电视连续剧《孝庄秘史》中,孝庄文皇后身边有一位叫苏茉儿的侍女。此女端庄美丽,才智过人,曾教康熙皇帝学习文化。在孝庄文皇后病逝十八年后,她也驾返瑶池。那么,历史上的苏茉儿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下面就让我们依据清宫档案及私家著述的记载,去揭开其中扑朔迷离的面纱。  相似文献   

6.
《兰台内外》2010,(5):55-56
孝庄不入昭陵原因之一:扑朔迷离的“下嫁绯闻”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孝庄太皇太后薨逝,享年七十五岁。熟悉清代后陵规制的人就要问了,一般死的比皇帝晚的皇后,要在皇帝陵墓外面修建专门的后陵,可孝庄并没有。她的陵墓非常特殊,是修建在了孝陵红墙外。原因呢?  相似文献   

7.
“公主”,任人皆知是皇帝所生女儿的专称,这名称在我国存在达二千年,起于纪元前的西汉而终于清朝宣统三年(1911),随封建皇朝之覆灭而成为历史名词。公主在清朝,还分两个等级,皇后所生女称“固伦公主”,妃嫔等所生女称“和硕公主”。两者虽同为公主,待遇却有差别,“固伦公主”的品秩“视同亲王”,“和硕公主”的品秩则“视同郡王”,低了一级。  相似文献   

8.
后金天命、天聪年间,在满蒙联姻的鼓乐声中,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莽古思的女儿哲哲.莽古思之子宰桑的女儿本布泰和海兰珠.先后步入清宫.都嫁给了后金大汗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皇太极.成为姑侄三人同事一夫,这种不计辈分的婚姻.在当时的满蒙礼俗中的完全正常的。其中的本布泰,后来成为孝庄文皇后。  相似文献   

9.
曾景忠 《历史档案》2005,(2):132-132
中央电视台科技·学术频道举办的清朝十二帝系列讲座,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阎崇年教授主讲。阎教授在讲完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简历后,说到清朝历史上有两个历史现象的巧合:一是清(原称后金)太祖努尔哈赤兴起于抚顺,而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也曾被关押在抚顺;一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皇后是叶赫那拉氏,而清朝最后一位皇后——光绪帝(载)的皇后也是叶赫那拉氏。但细想起来,清朝历史巧合之事尚不止此。最显著的是,清王朝开始和结束的两代均曾经历皇帝为孤儿,靠寡母扶持、摄政王临朝主政的情况。1644年清军入关,建立清王朝之初,由皇太极的遗孀孝庄…  相似文献   

10.
沈阳清昭陵是清代第一位满族皇帝清太宗皇太极与孝端文皇后的合葬陵,始建于1643年,营建历史近370年。在众多石雕建筑精品中,石像生以其逼真细腻的雕琢、优美匀称的造型独树一帜,其他明清帝陵石刻均难以企及。  相似文献   

11.
永福宫座落在沈阳故宫凤凰楼高台之上,以清宁宫居中.它位于西庑之末,序列次西宫,是历史上著名的孝庄文皇后(庄妃)居住、辅政和养育皇子福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按:永福公主和永淳公主应为睿宗女的史料根据已如上所引。《明世宗实录》载:嘉靖四年七月“戊寅,追封恭穆献皇帝嫡弟(第)一子岳怀王,嫡弟(第)一女为长宁长公主,庶弟(第)二女为善化长公主”(卷五三,“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年,页1322)。则永福公主应为睿宗兴献帝第三女。《万历野获编》载永福公主为兴献帝第二女有误。  相似文献   

13.
档案81-2-135是一份平谷区海子水库管理处于1992年收存的“唐土名胜金花公主墓图绘”(1679年地震前日本友人所绘)。该图左侧从上至下,依次是“唐土名胜图会”、“直隶”、“顺天府”、“卷之五”几个字,说明了这份档案的出处。该图左上角写着“金花公主墓”和相关说明,内容大致是描写公主墓的地理位置及周围景色之类。  相似文献   

14.
《兰台世界》2014,(5):F0003-F0003
实胜寺,全称“莲花净土实胜寺”,又称皇寺或黄寺,位于盛京城小西门外五里,是清入关前所建最重要的藏传佛教(喇嘛教)寺院。清初,皇太极征服蒙古察哈尔部,墨尔根喇嘛以原藏察哈尔部林丹汗处之佛宝来盛京进献,其中包括以千两黄金铸成的玛哈噶喇佛像和金字蒙古文藏经等,这些都是藏传佛教的稀世之宝。为使蒙古察哈尔部长久归服,皇太极推崇喇嘛教,命人举行隆重的仪式,将佛宝迎至盛京,并于1636年(清崇德元年)敕建实胜寺尊藏佛宝。历时两年,寺庙于1638年8月建成。竣工时,皇太极赐名“莲花净土实胜寺”,并亲率满、蒙、汉王公大臣出城至庙行礼,场面盛大而隆重。  相似文献   

15.
清朝皇帝的顺序努尔哈赤及1616年印位,宣布建立国家,建立后金。努尔哈赤死后,他的第八个)L子皇太极即汗位(]628年),改为天聪元年,他就是以后清朝的太宗皇帝。明崇顿十六年(1643年)八月,皇太极去世。皇位传给只有六岁的)L子福临,第二年改为顺治...  相似文献   

16.
娱乐大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看电视总会想起郑钧的那首歌:“我换了一个台,又换了一个台,却始终逃不出清代”。——从年初热播的《孝庄秘史》,到最近刚放完的《至尊食王》、《非常公民》;从开国之君皇太极到末代皇帝溥仪,满清的朝野后宫就这么成为电视制作人的淘金宝地,成为老百姓们茶余饭后的最佳谈资。  相似文献   

17.
《德阳居士卫君之碑》现存巨野县博物馆,元至大四年(1311年)立,此前未见著录。该碑由上都寿宁宫提点卫道真为其父卫德兴所立,碑阳记述碑主卫德兴的家世经历,碑阴上部列有卫氏六代宗派,下部刻绘茔地位置图。虽然此碑并未提及“先茔”“先德”等词,但不论是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来说,都可以被归类为先茔碑。由碑文可知,成吉思汗之四皇后公主哈敦,或许在金朝原封寿阳县主,为嫁成吉思汗,才专门被进封为岐国公主。此外,卫德兴与妻乔氏出家全真,其子卫道真亦属全真教,故上都寿宁宫乃全真教之宫观。元代全真教与宗族势力的结合互动,开明清道教家族化之先河。该碑为探讨元代北方地区的先茔碑及宗族发展情况提供了佐证,碑文所涉元代史事丰富,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8.
慈宁宫及慈宁花园所处区域,按笔者以往考证,在“元大内”应是正衙大明殿所在地,在紫禁城地理形势上有特殊地位.明永乐皇帝营建北京紫禁城,在此地建起皇帝的“西宫”——仁寿宫及前殿“大善殿”,而将元代皇宫密宗佛像集中收藏于大善殿.宣德皇帝继位后,明朝出现第一位太后,而且是德高望重的皇太后,宣德皇帝将仁寿宫让给太后居住.明代后来又出现太皇太后、太后两代先帝遗孀并存的局面,逐渐形成外东路、外西路太后太妃宫院的布局.慈宁宫、慈宁花园定型于嘉靖时期,大盛于清乾隆时期.但她最辉煌的时期却是明初诚孝张皇后和清初孝庄文皇后时期.研究历史与研究建筑还是不完全重合的.  相似文献   

19.
昭陵六骏     
中外驰名的“昭陵六骏”,是唐太宗在贞观十年十一月(公元六三六年)葬文德皇后后,诏令雕刻陈列在昭陵的。现有四骏藏陕西省博物馆石刻艺术室。  相似文献   

20.
近读朱子彦《后宫制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发现其中颇多学者们所忌的史料“硬伤”。现仅依书中所举南朝刘宋的三则史料作例进行辨析。例一:有的封建帝王在改朝换代之后,为笼络前朝君臣,有时就册立前朝皇室后裔为后妃。如南朝宋少帝娶晋恭帝之女为妻,不久立其为皇后。(见该书第七章《皇帝择偶与宫闱内幕》,337页)来少帝刘义符娶晋恭帝女海盐公主司马茂英,是晋安帝义熙年间的事。刘义符为刘裕之子,义熙十四年,宋公刘裕杀安帝,立琅邪王司马德文,是为恭帝;次年,刘裕进爵为宋王,刘义符进为宋太子;刘裕代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