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在抗日战争中的锤炼和升华,这种精神,来自中华儿女内心深处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伟大的抗战精神,蕴含着中华儿女不畏强暴、不甘屈辱的自强精神;伟大的抗战精神,蕴含着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伟大的抗战精神,蕴含着中华儿女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伟大的抗战精神,蕴含着中华儿女百折不挠、奋斗到底的坚韧精神。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是学校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生动教材和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2.
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民族政策是党的基本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抗战起了巨大作用。认真总结和研究党在抗战期间的民族政策,对于加深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以及增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加速两个文明建设,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抗战大后方抗战歌谣,有的控诉日寇滔天罪行,揭露汉奸野蛮暴行;有的颂扬将士英勇杀敌,讴歌中华抗战精神;有的号召全民抗战动员,增进民族和谐团结;有的歌唱工农努力生产,劳军募捐援助前线;有的称赞军民一家亲情,齐心协力共同建设。这些歌谣共同构成了一幅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坚忍不拔、气壮山河的恢弘图景。  相似文献   

4.
抗战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中所产生的抗战精神,其内涵博大精深,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爱国精神、团结精神、自强精神、国际精神等四方面的内容。而其产生也是由中国传统民族精神的积淀、民族危亡的现实环境、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国民政府的积极努力等多方面原因所促成的。抗战精神不仅在抗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对当下我们民族所面临的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历史任务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沈祖芸 《上海教育》2005,(9A):18-20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在抗日战争中的锤炼和升华,这种精神,来自中华儿女内心深处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伟大的抗战精神,蕴含着中华儿女不畏强暴、不甘屈辱的自强精神;伟大的抗战精神,蕴含着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伟大的抗战精神,蕴含着中华儿女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伟大的抗战精神,蕴含着中华儿女百折不挠、奋斗到底的坚韧精神。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是学校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生动教材和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6.
抗战大后方抗战歌谣,有的控诉日寇滔天罪行,揭露汉奸野蛮暴行;有的颂扬将士英勇杀敌,讴歌中华抗战精神;有的号召全民抗战一心,增进民族和谐团结;有的歌唱工农努力生产,劳军募捐援助前线;有的称赞军民一家亲情,齐心协力共同建设,这些歌谣共同构成了一幅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坚忍不拔、气壮山河的恢弘图景。  相似文献   

7.
抗战精神是积贫积弱的中国战胜强大日本的决定性因素,纪念抗战胜利,最重要的就是弘扬抗战精神,把握现在,面向未来。抗战精神可以归纳为八个字,即“拼搏、奉献、团结、自强”。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民族独立的中硫砥柱,伟大复兴的时代先锋,是中国最能激发民族精神和凝聚民族力量的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弘扬抗战精神,是经济建设和改革攻坚的需要;是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内部矛盾的需要;是思想文化建设的需要;是祖国统一大业的需要。抗战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而且是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中国要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同样离不开抗战精神的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8.
(一)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胜利50周年。抗日战争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抗战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胜利。经过八年全民族的浴血抗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中华各族儿女为此而引以自豪!  相似文献   

9.
抗战歌曲在抗日战争时期作为团结群众、鼓舞士气、凝聚民心最直接、最有力的武器,起着重要的作用。抗战歌曲之所以具有锐利武器和指路明灯般的作用并为大众所接受、运用,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抗战歌曲创作的这一特点对我们现在乃至将来的歌曲创作都有深远的启迪作用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河北抗战文学是中国抗战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敌后抗战文学的高峰和典范,它全景式地呈现了河北人民抗战的全貌,形象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战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所洋溢的浩然正气的民族精神、慷慨激昂的艺术风格,以及其刚柔兼济的美学特征,使其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忽略的部分。  相似文献   

11.
抗日民族文化统一战线是日本全面侵略的文化应对,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着民族危亡,在全国的抗日热潮的推动下,一切进步的爱国知识分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文化统一战线,进行广泛的争取民族的解放与独立的文化活动。中国共产党通过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文化统一战线,团结了广大文化人士,有力地推动了抗战文化运动的开展,培养了大批抗日文化新生力量,改变了一些地方文化落后的面貌,为我党开辟了一条动员广大群众的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途径,有力地推动了大后方抗日文化的发展,促进抗战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1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与巩固是中国抗战得以胜利的一个重要条件。浙江籍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沈钧儒在促进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从一个侧面展示全民族抗战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3.
《新华日报》是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唯一机关党报 ,在抗日战争期间 ,贯彻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大力宣传中共的抗日主张 ,加强同国民党积极因素的联合 ,加强同世界新闻界的广泛联系 ,建立和扩大了新闻界的统一战线 ,坚定地站到了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沿 ,成为我党在国统区思想战线上的一面光辉旗帜  相似文献   

14.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存在两个层次,由一大二小三个统一战线构成。如果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设想为一个大圆圈,那么这个圆圈事实上是一个椭圆。在这个椭圆里,国共两党是两个焦点。这两个焦点中的每一个,同时还是一个新的圆心,围绕它各形成一个新的统一战线圈子,即国民党为中心的抗日反共统一战线和中共为中心的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是中共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是后来反蒋统一战线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的统一战线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无论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是一大法宝。毛泽东依据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分析,从而确定统一战线对象;毛泽东依据对民族矛盾的分析,从而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依据对中国现代历史经验的分析,明确了党是统一战线的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16.
川军作为旧中国的地方实力派军队,虽然在一系列的内战中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但在抗战时期,他们从民族利益和自己的生存出发,大多数参加了抗击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在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上,给日本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对于推动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对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实现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学说 ,它是中国人民赢得抗日战征胜利的重要思想武器。毛泽东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对如何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从四个方面对毛泽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进行论析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湖南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在何键主湘期间方兴未艾,在张治中主湘期间蓬勃发展,在薛岳主湘期间遭受挫折。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历史发展 ,展示为内在的逻辑统一。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提出了工农联盟、与资产阶级民主派联合和与被压迫民族联合的思想。列宁继承和赋予马克思恩格斯统战思想以时代特征 ,提出俄国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 ,依靠工农联盟的思想。同时认为无产阶级政党要善于利用敌人之间的矛盾 ,并联合被压迫民族的资产阶级。毛泽东立足中国实际 ,深刻阐释了工农联盟的伟大意义 ,区分了资产阶级的不同构成 ,提出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和“三个世界”的理论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思想。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新贡献 ,主要展示在提出了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就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的思想 ,提出了实现祖国统一的“一国两制”构想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的斗争实践中,积极倡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策略方针,并主张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结合起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指引下,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可以这么说,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根本斗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