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红莉 《海外英语》2012,(22):222-223,229
埃德加·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小说家,其小说常常以复仇、凶杀、变态、精神错乱为主要内容,给人以荒诞、恐怖、血腥、离奇的五官冲击,他的小说往往使人感到诡异,但是这种诡异似乎又在情理之中,引人入胜,不禁使人感叹爱伦·坡这绝妙的构思。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使爱伦·坡的文学作品在这近一个世纪里特别受大家的追捧,他在文学界也逐渐享有很高的声誉。在18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是哥特小说发展的鼎盛时期,而爱伦·坡所写的小说绝大多数就是这种小说,但是他的小说因为精妙的叙事结构,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怪诞的氛围营造,独特的坡式幽默等艺术特点又有别于其他的哥特式小说。爱伦·坡的文学作品用其绝妙诡异的艺术创作成就使哥特小说的流行模式更加完善,对英美其他文学家的作品产生深刻影响,也对英美文学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章主要从叙事结构、心理刻画、渲染氛围、坡式幽默四个方面阐述爱伦·坡小说的艺术创作成就,领略爱伦·坡小说的独特的艺术风采,走进爱伦·坡式黑色幽默的恐怖世界。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关注的多是爱伦.坡的哥特小说、侦探小说、科幻小说以及“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观,很少有人提及其幽默讽刺小说。新历史主义主张将历史考察带入文学研究,从文化角度研究文学作品。文章尝试从新历史主义角度出发,将坡放回他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以探讨其幽默讽刺小说的创作成因,认为坡创作幽默讽刺小说是出于对其生活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严重不满和独特的文艺观不被时人所理解。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关注的多是爱伦.坡的哥特小说、侦探小说、科幻小说以及“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观,很少有人提及其幽默讽刺小说。新历史主义主张将历史考察带入文学研究,从文化角度研究文学作品。文章尝试从新历史主义角度出发,将坡放回他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以探讨其幽默讽刺小说的创作成因,认为坡创作幽默讽刺小说是出于对其生活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严重不满和独特的文艺观不被时人所理解。  相似文献   

4.
余静远 《海外英语》2011,(15):207-208
爱伦·坡历来被认为是反超验主义的代表人物,然而事实上,坡是认同爱默生超验主义的基本观点的。在他生前写的最后的书《我发现了》里,坡谈到了直觉和个体神性的问题,在他看来,与以经验主义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相比,直觉发现真理更为有效的方法。而且,坡也爱默生一样,认为人是上帝的一部分,所以人也有了无限的潜能和神性。  相似文献   

5.
爱伦·坡是19世纪杰出的美国作家,他以为自己独特的个性的经历,创作出了内容怪诞、人物乖僻的短篇小说。文章通过对爱伦·坡两篇各具特色的小说的分析,揭示了其生死观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在此精神影响下其作品所产生出的独特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文学中争议颇大的一位作家.他的诗歌、短篇小说,如同他的文学理论一样,在世界文学中有着很大的影响.他的创作风格奇特、怪诞、独树一帜.从爱伦·坡的坎坷经历中,我们可以认识到那个特殊年代,人们所遭遇的悲惨生活.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爱伦·坡的"激情说"为依据,分析和讨论爱伦·坡小说创作的审美取向。爱伦·坡认为,文学艺术中不容有任何"说教"和"理智"的成分,艺术的题材就是激情,最伟大的艺术产生于直接产生的激情,应通过激情的艺术表现形式创造出一种"预定的氛围",给读者某种"刺激",在"刺激"中得到灵魂的升华和"美"的享受。本文从小说的主题、氛围、人物、语言等几方面来探讨爱伦·坡小说创作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爱伦·坡的"激情说"为依据,分析和讨论爱伦·坡小说创作的审美取向.爱伦·坡认为,文学艺术中不容有任何"说教"和"理智"的成分,艺术的题材就是激情,最伟大的艺术产生于直接产生的激情,应通过激情的艺术表现形式创造出一种"预定的氛围",给读者某种"刺激",在"刺激"中得到灵魂的升华和"美"的享受.本文从小说的主题、氛围、人物、语言等几方面来探讨爱伦·坡小说创作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9.
19世纪美国的浪漫主义作家爱伦·坡在小说中塑造了几近完美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美丽不仅体现在容貌、智慧和心灵上,她们的死亡也在实践着一种美--震撼读者心灵的"恐怖美".这些女性人物不仅是爱伦·坡现实生活中亲人形象的再现,她们还寄托着作者对于母爱的强烈的心理渴望.爱伦.坡小说中的女性虽然大都芳年早逝,但是她们的死却成就了"美"的永恒和爱伦·坡小说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爱伦·坡文学创作的主题是死亡.他的作品描写了死亡、恐怖、神秘、梦幻和宿命.本文通过对爱伦@坡作品的分析,探讨了他的死亡主题所蕴涵的内容和意义.文章认为,他的死亡中表现了忧郁悲怆之美、恐怖神秘之美和浪漫梦幻之美,表达了作者对生的渴望,对爱的追求.他的死亡主题蕴涵了他超越人生、追求不朽和永恒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恋母情结又称"俄狄浦斯情结",是由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提出的.本文试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探讨美国19世纪颇具争议的作家爱伦·坡作品当中所流露出的恋母情结.并结合他的生平,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探究他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埃德加·爱伦·坡是19世纪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作家。其小说以非常规的创作手法、表现方式深受读者的喜爱。爱伦·坡的小说经常与复仇、凶杀等名词联系在一起,是对19世纪之前传统小说的挑战。爱伦·坡也因此受到文学界的关注。基于此,对爱伦·坡的小说类型、创作风格与艺术成就进行分析,以期获得对爱伦·坡小说更深层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美国19世纪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向来因其离奇、恐怖的情节和悲观的思想而受到读者和评论家们的关注和争议。本文将从小说中的哥特文学元素、不可靠的叙事者的模糊叙述等角度,分析爱伦.坡是如何在他的短篇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中通过并超越恐怖叙述引领读者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的黑暗一面。  相似文献   

14.
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文学中争议颇大的一位作家。他的诗歌、短篇小说,如同他的文学理论一样,在世界文学中有着很大的影响。他的创作风格奇特、独树一帜。从爱伦.坡的坎坷经历中,我们可以认识到那个特殊年代,人们所遭遇的悲惨生活。  相似文献   

15.
埃德加·爱伦·坡是一位天才诗人,他的身世直接影响到他的创作主题死亡--"美女之夭亡和失美之哀伤",忧郁和悲伤是其基本基调.其诗歌代表作--<乌鸦>是一件纯艺术品.诗中调用各种意象对忧郁感伤、阴森可怕的气氛浓墨重彩的烘托,使诗歌具有一种油画般凝固的意象美;而语音、韵律的巧妙使用,则构成了流动的音乐美,从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爱伦·坡"唯美主义"的创作艺术,使该诗产生了非凡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读者在关注爱伦·坡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审美观时,在探究他选择“死亡”作为自己作品的主题的意义和内容时,不禁要问他是如何理解和传达他的“死亡”主题的。本文试图以《厄舍古屋的坍塌》为例,通过分析爱伦·坡的创作原则和审美取向,分析其“效果说”理论。并从气氛营造、场景设计和语言构筑等方面来探讨爱伦·坡作品死亡主题的艺术表现构架,看他是如何以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形式成功地表现死亡主题的。  相似文献   

17.
埃德加.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文学史上的一株奇葩。他一生命运多舛,英年早逝。生前不为美国文学界承认,无论其私生活、还是其作品都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死后却在欧洲获得殊荣。他的文学创作涉猎广泛,在诗歌、小说、文学评论领域都颇有建树,更是开创了恐怖小说题材的先河。他的恐怖小说情节离奇、结局荒诞。爱伦.坡的小说创作和他的人生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本文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解读爱伦.坡恐怖小说的创作心里,揭示其小说背后隐藏的弑父情结。  相似文献   

18.
爱德嘉·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最富有创造力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唯关而又荒诞。“死亡”主题贯穿其中。文章旨在从西方伦理学对生命的理解、欧洲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影响、爱伦.坡的不幸经历以及爱伦·坡对“惨美”的个性化偏好等四个方面探究“死亡”成为埃德加·爱伦·坡的诗歌情结的根因。  相似文献   

19.
爱伦.坡的笔触,在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创作中留下了幽灵般的痕迹。迷恋于以语言重构逝去之爱的爱伦.坡的文本策略,在这个俄国魔术师创作生涯中不断戏仿性地得以重现。尽管当纳博科夫有意或反讽地继续在"后浪漫主义"时代培植坡的诗学原则时,这些戏仿好像使他在与屈从爱伦.坡的"影响"中拉开了距离。但事实上爱伦.坡与纳博科夫之间的关联,相对于纳博科夫的创作所呈现的对爱伦.坡的游戏性指涉而言,有着更大的亲和性。  相似文献   

20.
哥特小说起源于18世纪后期的英国,在19世纪20年代以后,其重心转移到了美国,其中以爱伦&#183;坡的小说最为著名。埃得加&#183;爱伦&#183;坡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的创作对后世的许多欧美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擅长对恐怖的场景进行渲染,对人物病态的精神世界和扭曲的心灵进行刻画,该文以他著名的短篇小说《黑猫》为例,分析其作品中的哥特式特征和独具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