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残雪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先锋派作家之一.残雪以其创作面貌及其个人精神气质的独特性,形成了所谓的"残雪之谜".文章分析了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对残雪小说创作的影响.残雪颠覆男性传统价值现和审美心理中的女性形象,解构男性英雄主义话语,同时试图建立自己的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2.
周昂 《时代教育》2012,(23):251-252
先锋文学是中国文坛在八十年代最值得注意的现象之一,其代表人物残雪的代表作《山上的小屋》即以一种丑恶意向的堆积凸现外在世界对人的压迫,以及人自身的丑陋与无望.该小说以看似混乱的逻辑、不知所云的呓语、纷杂的象征和隐喻展现给我们一种内心的真实.本文旨在对残雪在《山上的小屋》中构建的臆想世界进行层层分析并借此了解残雪想要传递给读者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残雪小说创作特征,残雪构造的“梦”文本,是对现实世界的还原本真和重新注解,是对人性、存在进行的再审视,充满了阳光、博爱,是个人在艺术境界里的超脱、升华。  相似文献   

4.
残雪是80年代中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先锋派作家之一。残雪以其创作面貌及其个人精神气质的独特性,形成了所谓的“残雪之谜”。探析残雪的小说文本,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对残雪创作的深刻影响。本丈分析博尔赫斯的小说迷宫的形式对戏雪小说创作的影响。残雪由对博尔赫斯小说迷宫的模仿从而建造了“残雪迷宫”。  相似文献   

5.
残雪以极具个性的创作理念和表达方式构建起一座座小说迷宫,这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了巨大困难.要揭开"残雪之谜",解读和剖析残雪谈论自己小说创作的访谈录<为了报仇写小说>就显得必要而有意义,由此也可以看出残雪的小说观.  相似文献   

6.
侯岩 《文教资料》2011,(24):26-27
残雪的小说世界就是一个怪诞的叙事迷宫,其别具一格的叙事才能给人们更多的是困惑与不可思议。本文从残雪小说的叙事策略:复调的迷宫、寓言式的故事结构、梦呓似的小说语言三个方面,重点论述残雪小说独具的叙事艺术魅力,探询其叙事内涵。  相似文献   

7.
计算批评作为“数字人文”研究的重要分支,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强大处理工具和崭新研究范式,在大数据技术的加持下将文学计量“描写性”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在“计算批评”模式下,利用情感极性分析这一研究模型,可在“长时段”远距离研究视角下获得对残雪实验小说创作的全局性、系统性理解。残雪小说创作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情感主题变化,整体上呈现出由外及内、由痛苦恐惧转向惊奇欣喜的情感趋势,在内核上逐渐摆脱了西方现代主义的束缚,体现了残雪在创作中的精神突围和对自身独特精神王国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黄泥街》是当代女作家残雪的小说作品。有人说,“残雪的小说是对中国传统审美心态的一次彻底的颠覆,它直逼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生存意境,成为90年代中国文学一块绕不过去的路标。”残雪原名邓小华,是个非常有个性的女性作家。有别于一般小说作家按照客观反映现实的原则,呈现给读者以熟悉的经验世界的创作方式,残雪选择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9.
《山上的小屋》作为残雪的代表作,无论是在写作手法上还是在主题意象上都深深地烙上残雪的独特风格。尝试在解构主义的框架下,分别从小说中对丑陋现象的重复、在"播撒"中的互文性写作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解构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从中发现新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残雪是一个先锋作家,要做文学“先锋”的意识在她的创作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她运用那些人们所不习惯的语词和语词搭配,创造了一个恶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形成,是建立在作者深刻意识到现代社会人的严重异化状况的基础上的。而在中国,异化的发生并不仅仅归结于现代文明,也有着制度和文化上的原因,残雪的作品体现了残雪对人的自审的要求和对人文关怀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