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背跃式跳高中头部技术动作对此项运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结合背跃式跳高技术,阐述头部动作在背跃式跳高中的作用,有助于初学者更好掌握头部动作要领,提高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2.
背越式跳高是人体通过助跑、踏跳后在杆上成背对横杆姿势过横杆的一种跳高方法。因为背越式跳高是用离横杆远的脚踏跳,所以它的助跑方向与“俯卧式”相反,和跨越式相同。背越式跳高一般采用弧线助跑,但前3wt步跑直线,后3-4步跑弧线(见图所示人由于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比较简单,容易掌握,提高成绩快,因此很受青少年跳高爱好者欢迎。我国男子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就是采用背越式以2.42米的成绩创造了世界男子跳高记录,为了使学生较快地掌握背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现将背越式跳高技术编成p诀。一、助跑技术要领自然轻松,富有弹性(指克…  相似文献   

3.
<正> 同学们上体育课时学了跳高吗?你能跳多高?你用的是什么姿势呢?你知道吗,跳高原本是体操项目。1864年才被列为田径项目。在过去的100多年里,跳高技术经历了许多变化。最初人们采用的是跨越式,1895年出现了剪式跳高。1912年,剪式跳法又被滚式跳法代替。最有意思的是,在这之后出现的俯卧式跳高,居然是由篮球运动员发明的呢。  相似文献   

4.
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对比分析背越式和俯卧式跳高技术,用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剖析了助跑、起跳、过竿三个主要技术环节中两种跳高技术的不同之处,指出了俯卧式技术中的不足,科学地论证了背越式跳高技术的优势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分析了背越式和俯卧式跳高技术,用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剖析了助跑、起跑、过竿三个主要技术环节中两种跳高技术的不同,指出了俯卧式技术中的不足,科学地论证了背越式跳高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体育课有一项跳高的考试。虽然跳高考试及格的高度只有1.20米,但就这么一点高度却使我忧心不已。那天,跳高测试开始了。我知道自己只有跳1.10米的实力,而1.20米我是跳不过去的。别的同学  相似文献   

7.
《地理》上册P21上,讲到月球表面重力相当地球表面重力的1/6时,举例说:“在地球上能跳1.5米高的人,到月球上可以跳9米高。”这看来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因为我们平时所说的能跳1.5米高,是指人能越过1 .5米高的横杆。对男子来讲,人的重心高度一般为身高的56%。如果某人身高1.75米,则重心高度是0.98米,如以目前流行的背越式跳高姿势过横杆,一般在熟练掌握方法的情况下,需保持人的重心和横杆间距为0.10米。因此一个身高1.75米的男子,用背越式跳高,要能越过1 .50米的横杆,实际上只要把他的重心高度提高1.50米 0.10米-0.98米=0.62米。如果该人在月球上跳高,显然他能跳过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考场真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镜头一:运动场上."跳高健将"王山纵身一跃,跨过了1.5米的横竿:小个子李川连跳三次,也没能越过1.2米的高度.老师说,尽力去跳就好.  相似文献   

9.
田径运动     
《家教世界》2013,(3):36
田径运动是指在跑道和运动场上进行的各种运动,包括许多项目。跑道用于赛跑类项目,称为径赛。在距离较长的赛跑中,运动员要沿着跑道跑很多圈。跳高、跳远和投掷运动在跑道内的运动场里进行,称为田赛。在跳远和三级跳远项目中,运动员要尽力在跳落沙坑时跳出最远的距离。在跳高和撑杆跳项目中,运动员们要跳过一根高高的横杆,比赛谁跳得最高。沙坑运动场跑道一圈长400米。起跑线呈阶梯形,这是为了保证所有运动员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文献资料法和分析法从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和解剖学三个方面对背越式跳高过杆阶段引臂探肩和抬头的作用进行分析,旨在强化其在背越式跳高中的重要性,为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座谈法等方法对背越式跳高训练中的几个重要环节进行探讨,并对训练的方法和手段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建议,为我国跳高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小时候看电影,看见电影中的人物轻轻一跳就上了房顶,觉得演这些人物的演员真是了不起.世界跳高记录也只有2米多一点,还不如这些演员跳得高.于是就想:如果这些演员到国际上参加跳高比赛,不就可以打破世界跳高记录、拿到世界冠军了吗?  相似文献   

13.
刘焕新 《广西教育》2023,(20):72-75
运动认知能力是体育运动中的知觉、记忆和思维能力,是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高中体育背越式跳高教学中,教师要基于运动认知能力视角设计教学策略,让学生掌握倒肩挺髋、小腿下垂、衔接助跑等基本动作,提升知觉能力,记住各种错误动作并运用标记、用跳板、跳橡皮筋等方式纠正动作细节;还要借助视频、游戏、任务驱动等新颖的方法激发学生的体育思维能力,从而构建高效的课堂,让学生快速掌握背越式跳高的诀窍。  相似文献   

14.
在一节体育课上,一位同学被老师点名去跳高,由于他当时正在走神儿,匆忙中奔向横竿,一急之下,忘记了老师刚刚讲过的要领,结果是面向老师,背向横杆顺势拔地而起,跳了过去。当他落在沙坑的时候,同学们哄堂大笑,只有体育老师没有笑。他并没有责怪这位同学的跳法“错误”,相反却鼓励他去练习这种独特的跳高方法。经过几年的训练,在1968年的奥运会上这位同学越过了2.24米的高度,打破了当时的奥运会记录。这个青年就是背越式跳高技术的首创者——美国运动员理查德·福斯伯……这个故事给每一个育人者清晰地演绎了“错误”有时也可以激励人成才的理…  相似文献   

15.
背越式跳高自1968年运动会出现后就风靡一时,之后更是成为跳高技术领域最炙手可热的跳高技术,它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人体构造,发挥自身优势。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想贯彻落实背越式跳高技术,还存在一些困难。本文立足教学实际,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多方面对背越式跳高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是运用献分析,概述当今背越式跳高有速度型及幅度、力量型两种。比及探讨背越式跳高是朝着助跑速度快.踏跳快、过杆快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白缎舞鞋     
我真不明白侯栋栋为什么总是看我不顺眼! 运动会前一星期,老师在班里发火, 因为女子跳高项目一直没有人报名。教室像个鸦雀无声的村子,女生们都好怕被抓出去跳高。我也顾自把头低着,以免引起老师的注意。体育是我的弱项,我连木马都怕跳,甭说翻越一米多高的横杆了。可是,就在这时,坐在我后面的侯栋栋说话了:“老师,沈簪子说她跳高跳得可好了!”全班同学刷地把目光都投向了我,那一刻,我听到女生们的心头大石一  相似文献   

18.
我国跳高项目是田径运动中的强项,近几年来又有了较大的进步。背越式跳高作为一种经济性、实效性较高的跳高技术,不仅为世界各国的跳高运动员广泛采用,同时也是体育院校田径运动跳高教学的主要内容。大量的对背越式跳高教学研究的文献以及对多位教练员、教师的咨询与访谈表明,在体育实践中很多问题仍带有明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难以定量地加以分析,跳高的教学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9.
跳远和跳高是大家熟悉的两项田赛运动,它们都是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这四个部分组成。这是这两项运动的共同点。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或亲自实践一下,就不难发现这四个部分对于它们又是不完全相同的。最明显的区别是在助跑上:跳远需要较长的助跑距离(成人约30-40米),而且要在直道上尽力发挥跑速;而跳高需要的助跑距离较短(约10米左右),跑速不宜过大,并且要根据不同的姿势分别采用直道或弯道助跑。那么,助跑是怎样帮助跳远和跳高运动的?为什么两者在长短上又有较大的区别呢?所谓助跑,就是指起跳前必须进行的在一段距离上的跑进。这种跑将有助于跳,因此,确切地说,助跑应叫做助跳跑。  相似文献   

20.
黄琼 《今日中学生》2009,(11):24-30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镜头一:运动场上。“跳高健将”王山纵身一跃,跨过了1.5米的横竿;小个子李川连跳三次,也没能越过1.2米的高度。老师说,尽力去跳就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