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蓉 《教师》2015,(6):6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界环境的变化,初中生的心理受到极太影响与冲击.如果教师不注重引导学生心理,学生很容易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受挫,进而影响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众多教育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将结合初中生心理特点和笔者自身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实践经验,深入分析如何促进初中生心理发展,让学生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模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学生处于特定的生理心理发育阶段,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将情感教育渗透于现代教育技术中,于无形中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他们产生积极而正确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3.
由于现在的学生信息量大,生活条件好,成熟都比较早,初中二年级,12—14岁,身体生长速度最快,体重、胸围、肩宽、骨盆、肺活量等也随之变化,由于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会引起心理上的重大变化:好奇、冲动、情绪起伏,动机强、欲望多、意志薄弱,观念模糊等等,而这些又都导致这个年龄的孩子容易犯错误的内因,因此有人把这个时期称为“危险年龄”。作为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青春期身心适应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向学生进行青春期生长发育、卫生指导的教育。1、举行讲座,预先把青春期生理上的变化及变化的时间告诉学生,使他们早有心理上的准备,到时不致于茫然失措,过分  相似文献   

4.
影响教育效果的内在因素是什么?是学生受教育时的心理状态,我们知道,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是简单地将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受教育学生现有的心理以及心理状态,如认知水平、兴趣与情感状态、动机与需要的倾向、习惯与性格的特点等而发生作用的。如果教师的教育目的、要求、措施适合于学生的心理状态,就容易激发、推动和促进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内化,否则,就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以致出现各种形式的心理障碍,使教育目的不易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当然也就不能达  相似文献   

5.
周永清 《中国教师》2004,(10):21-22
一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老师的观念和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但仅有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仍然不足以保证老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因为在课堂上,教师的人格、教师的心理、教师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课堂气氛进而影响着学生。研究表明,在班级中,学生的信念往往带有很大的从众性,一些学生消极的信念很容易传染给其他学生。教育的目的,必须是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必须让教师和学生行动起来,共同营造健康的课堂。健康的课堂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社会等多层次的安康,使学生无论在课堂内外都能过一种健康、幸福、…  相似文献   

6.
周文婵 《学子》2013,(10):27
初中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心理和心理上还不成熟,在成长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想的负面影响,导致其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在传统的政治教学当中,教师忽视了教学的生活化,没有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效的联系起来,教学的成效性可以说是大打折扣。想要在此种情形之下,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对政治教育的作用进行加强,利用政治教育把学生在世界、价值以及人生的方面能形成正确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李雯 《华章》2012,(22)
社会不断的发展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好多家庭随着人们的婚姻、社会等意识的变化而发生破裂.从教育的角度看,相亲相爱的父母,健康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可替代的良好教育因素.反之,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的学生,其心理容易产生偏差,思想行为上也就会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不完整的家庭也影响学生不健康的心理,造成学生心理贫困.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复杂而微妙的教育艺术.受传统"师本"观念的影响,许多班主任总习惯于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着班级领导者的角色,单凭自己的行政权力来管理班级,框定学生行为.事实上,单一靠这种权力影响力,很容易造成学生的依赖心理、畏惧心理、反叛心理等许多心理障碍,难以形成生动活泼、创造发展的教育格局.  相似文献   

9.
逆反心理是与事物发展常理相违背、相抵触的一种心理状态,表现为个体在外界因素刺激下,对某类事物或教育产生一种冷漠、厌倦、反感,甚至拒绝等行为的心理活动。这种活动在一部分青年学生身上表现得比较明显,在技校学生中亦不少见。因为技工教育从属于职业技术教育范畴...  相似文献   

10.
人才的培养是个艰苦漫长的过程 ,由于人的心理总是朝着高度深化的方向发展和演变的 ,因此现当代青少年学生在心理状况上往往具有“早成熟”的特点。在此笔者就部分农村学生青少年时期心理状况及心理教育问题谈谈看法。青春期是学生生理、心理、社会行为等方面从未成熟到成熟 ,从未定型到定型的急剧变化的时期 ,是人生中质的转变期 ,也是成熟与半成熟的“断乳期”。在此过程中 ,在学习上、情感上、人生观念上、价值取向上都会遇到很多复杂的心理障碍。青少年学生自我意识膨胀 ,对外界的束缚感到不满 ,思维方式也由童年的形象思维逐渐转变为以…  相似文献   

11.
由于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小学生上体育课时,往往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练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容易持久。再加上班容额较大,教学环节较多,课堂纪律很容易出现问题。如何维护好体育课的课堂秩序呢?我在教学中通常采用以下方法,效果较好。 一、掌握心理。体育教学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如汽车、来往行人的嘈杂喧闹声,平行班级的教学等新异刺激,会使学生产生好奇心理,注意力分散。这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近年来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改革不断完善。初中生的心理发展不成熟,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想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可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确定好教学目标,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教育在当今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为的是使学生在学习、生活等多重压力之下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且适应外界不断变化的环境因素,进行自我调节、平衡,提高自身的抗压能力,发展完美的综合品  相似文献   

13.
张志莲 《教育》2024,(10):124-126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依托各科课程标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阶段,学生由于身心发展不平衡,容易出现心理发展矛盾,同时,小学阶段也是学生人格形成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学生能够得以良好发展的前提,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社会思想意识的多样性,学生接触的新鲜事物、不可控现象的增多,未成年的中学生容易在心理上有偏激的表现,产生心理异常。因此,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市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社会现象,如就业难问题、离婚率增高等。社会竞争激烈,人们面对的压力增加。作为未成年的中学生,当有一些现象和他们头脑中的观念发生冲突,得不到正确的解决时,学生就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异常。笔者在这些年的执教生涯中,…  相似文献   

15.
秦璐 《甘肃教育》2023,(13):52-54
初中生是处于特殊发展时期的群体,心理发展变化快,具有不稳定性,因此,心理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果不能给予他们正确的教育引导,会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对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从多个方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文章结合实践就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6.
当今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思想变化比较大,仅仅依靠心理健康课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远远不够。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及时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学校践行德育的基础学科,它对学生基础文化知识的积累、个性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将来面对的社会实践道德准则和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而基于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育教学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对德育法治的认知观念比较薄弱,但初中生正是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所以他们的可塑性又是非常强的,他们一方面容易受到外界不良诱惑,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教育教学上的引导快速树立正确的道德和法治观念.为了促进学生高效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中,我们倡导通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现阶段,由于社会多元化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在面对外界多元化的社会时,容易受到诱惑和迷惑,导致学生的认知观和价值观出现扭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时,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发展却让人们担忧,在多元化的社会下,学生很容易滋生物质观、金钱观等资本主义提倡的腐败思想,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成为了一个人们高度关注的社会性问题。因此,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引入心理教育机制培养学生健康的心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波动较大,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此阶段是学生情感认识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通过教师自身、教学设备以及有效的教学方式,合理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  相似文献   

20.
现代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可是,现在不少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极不平衡,情感和情绪的变化极不稳定,人际关系的处理极不协调,自我意识、自我实现的观念与认识水平、认识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学生中因心理不健康而产生的恶性事件常见于媒体,实在令人扼腕叹息。为此,作为班主任,必须重视和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要有效地教给学生心理自救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