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临潼城东5公里的骊山北麓下河村附近.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年仅十三岁,即开始动工建筑骊山墓.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天下初定,秦王自称"始皇帝",历史上称为秦始皇.  相似文献   

2.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不用时间单位,人们几乎无法说明任何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等问题。时间单位用得最多的是年,最容易用错的也是年,而一旦用错,就会贻误读者。本文拟探讨一下“年”的正确使用问题。 一、历史纪年注意用”年”还是用“载” 一般地说,年、载是同义词,人们常说:“一年半载”。但用于历史纪年,该用年处用年,该用载处用载,不能替代。我国西汉时武帝刘彻开始用年号纪年,他即位的那年称建元元年,以后顺序递记。在产生年号纪年以前,是从帝王即位那年算起,如西周共和元年。须要注意的是:唐玄宗使用天宝这个年号的时间为15年,除天宝元年、天宝二年用“年”外,其余13年“改年曰载”,即天宝三载、天宝四载……天宝十五载;唐肃宗使用至德这个年号的时间为3年,除至德元年外,余为至德二载,至德三载。从西汉刘彻至晚清溥仪,我国封建帝王用年号纪年,历时共2051年,只有上述两个例外——用载不用年。可惜很多书稿作者,编校人员不注意,  相似文献   

3.
在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纪年的方式之一就是用皇帝的年号纪年。这种纪年,是皇权张扬的标识。这种纪年,始于汉武帝刘彻。新的皇帝即位,须改变年号以示区别,称为改元。有时同一皇帝也可多次改元,如汉武帝刘彻除用建元外,还用了诸多年号。明清时期新帝即位后不再用多种年号,一帝仅用一种年号。故此时皇帝亦用年号来称呼,如明太祖朱元璋年号为洪武,人们亦称其为洪武皇帝。年号纪年止于清朝宣统皇帝溥仪。  相似文献   

4.
公元与纪元     
公元即公历纪元,也叫基督纪元,是世界通用的一种纪年方法,以传说中耶稣基督的诞生年为公元元年(相当于我国西汉平帝元始元年),这年以前称公元前。始行于公元6世纪。纪元是历史上纪年的起算年代,中国有纪元始于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自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以后,历朝诸  相似文献   

5.
年号是封建帝王为纪念在位之年而特立的名号,也是史家用以纪年的方法。这种年号纪年法创始于西汉的汉武帝刘彻,但不是他即位之初就有的。汉武帝即位26年有司上奏:“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数。”恰好第二年就发现宝鼎,这才有了“元鼎”这个年号。又将此以前的年号...  相似文献   

6.
年号,本是指中国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始于汉武帝。据《资治通鉴·汉纪·武帝注》记载:“自古帝王未有年号。始起于此。”汉武帝即位时,将那一年(公元前一四○年)称为建元元年,此后,历代封建帝王即位后皆有自己的年号。如汉武帝年号“太初”、“天汉”;汉哀帝年号“元寿”;晋武帝年号“太康”;南朝宋文帝年号“永嘉”;隋文帝年  相似文献   

7.
我国最早称“皇帝”的是秦王赢政。他在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他认为自己的功劳威德比古时候的三皇五帝还大,就采用了“皇帝”这个名称。从此历代封建君主都一直相沿。在位的皇帝为了纪年要采用一些吉祥的字眼做名号,叫年号。年号一般用两个字,如“大业”、“贞观”、“开元”等。皇帝有年号是从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常会遇到“贞观”、“开元”、“洪武”、“崇祯”、“康熙”等年号,有时还用它来代表某一帝王,如“乾隆帝”、“光绪帝”等。什么是年号?年号就是用以纪年的名号。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的纪年是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开始的,从此就采用  相似文献   

9.
年号与改元     
在我国,汉武帝以后的封建皇帝,照例都有“年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称。如唐太宗李世民做皇帝,年号“贞观”,他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元”,这里是“开始”的意思)一直做到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我国封建皇帝之有年号,始于汉武帝。汉武帝即位后,采用“建元”为年号,这便是历代帝王用年号之始(见  相似文献   

10.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扫平六合为始皇帝后,便命大臣用美玉为他刻制了一枚大印(即玉玺),并宣布可永远传世:得之者便是皇帝。于是,这枚玉玺便成了"天子"、"权威"的象征。  相似文献   

11.
年号浅释     
封建帝王设置“年号”,作用并不仅仅是纪在位之年。因为,正式的年号,除具有纪年作用外,还有其它含义。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是汉武帝即位之初设置的“建元”(公元前140—135年)。“建元”有开始的含义。因此,颜师古说:“自古帝王未有年号,始起于此。”年号就其含义分,有以下四类:  相似文献   

12.
汉武帝名叫刘彻,生于汉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41年即皇帝位,卒于汉武帝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  相似文献   

13.
君主称为“皇帝”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在此之前,中国最高统治者称“王”或单称“皇”或“帝”。如周文王、三皇、五帝等。春秋战国时代,王室衰微,一些国力强大的诸侯国的国君也自称为王,如秦王、楚王等。秦王嬴政一统天下后,自认为这是自古未有的功业,甚至连三皇五帝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的封建帝王一般都采用年号纪年,但有几种情况是例外的。第一情情况:年号纪年从汉武帝开始,在汉武帝以前,国君即位只采用王号纪年,不建年号,如秦始皇二十六,汉王元年)。第二种情况:出于“奉正朔”或尊重前代帝王的原因,不另建年号。如五代时期的吴越,先后沿用梁、唐、晋、汉、周、宋的年号;后周的三代皇帝,都采用“显德”这个年号,也不改元。第三种情况:因阶级斗争尖锐,想借助盛世帝  相似文献   

15.
年号小识     
在我国历史上,历代帝王在位都要确立其独自纪元的名号,世称年号。我国最早的年号有两种说法:一是从公元前八四一年周厉王所创的“周共和行政”,此年号一直使用到公元前二二一年秦统一全国;另种说法是从公元前一四○年汉武帝刘彻建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有较为精确历法的国家之一,早在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就开始有了确切的纪年,历史上,主要有三种传统的纪年法:以王公即位年次纪年,以帝王年号纪年,以天干地支相配纪年。以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是以国号或朝代名称、帝王公侯名号配以其在位年次用来纪年的一种方法,而用于年次纪年的帝王公侯名号主要是谥号和庙号。谥号起于周武王时代,曾“追尊古公为太王”,西伯“后十年而崩”,被“谥为文王”。谥号一般是王公死后由礼官与朝廷根据其生平事迹议定的一种带有褒贬色彩的称号,如文、武、景、庄、惠、桓、灵、僖,便是常用的谥字,谥字根据谥法而定,如经纬天地曰文,布  相似文献   

17.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中国;秦王赢政自称始皇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为秦代.在秦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中,公元前206年,刘邦灭秦,公元前202年即皇帝位(为汉高祖),重新统一中国,建立汉代.汉又  相似文献   

18.
一、纪年法 理清年代顺序的方法称为纪年法。我国历史上使用的传统纪年法是“干支纪年法”和“年号纪元法”。先秦纪年多以王公即位年次年号纪年,各国不一,较为混乱。  相似文献   

19.
有求必应     
《历史学习》2004,(11):27-30
1.从明朝开始,一个皇帝基本上只有一个年号,为什么?2.从秦汉到清朝,称封建帝王为“某某帝”;从唐到清,称“某某宗”,为什么?梁金成编者简复:1.西汉武帝以前本来无年号。当权者利用权势推行王号纪年,规定以天子或诸侯即位之年为元年,然后按二年、三年往下推,一推到底,直到新王嗣  相似文献   

20.
我国历史上的纪年方法很多,如帝王名号纪年(或称王、公名号纪年)、干支纪年、年号纪年、岁星纪年、黄帝纪年、公元纪年等.其中帝王名号纪年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有确切纪年可考的是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掌握一点纪年法的知识,对学习历史,很有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