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用一个空易拉罐(带塑料盖),把线尾绕罐口下2厘米处一圈系扣,用橡皮膏把线尾贴上固定。线长不得少于30米,把不需要抛出去的线,先绕在罐口2-5厘米处。准备抛出的线绕在罐底1.5-3厘米处(便于抛投时出线快),线头可接一个连接环或系一个圈,以连接钓组。  相似文献   

2.
一、钓线直径 1.工具:铅笔一只(或用一节钓竿),带有毫米刻度的直尺一把。2.方法:从钓线盘上拉出约15厘米长钓线,左手持铅笔,拇指按住线头3~4厘米处,右手握线盘拉直钓线,在铅笔上并排单层密绕10圈(细线可  相似文献   

3.
王军 《收藏界》2013,(5):68-68
此件粉彩开光花鸟官上加官图梅竹纹罐(见图),口径8厘米,高20厘米,底径12厘米。缺盖,圆口,深圆腹,假圈足,器形周正,圆润丰满,常称之为"西瓜罐"。罐口沿饰一圈回纹,回纹下面为如意云肩纹。主题纹样装饰在罐身两面开光处内,一面开光处内画面绘春暖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一件题款很特别的粉彩小罐(见图)。这件粉彩小罐高9.5厘米,上面有一个直径达10厘米的宽沿盖,在盖的边缘有一圈描金,顶端有一兽钮。罐体直口丰肩,罐口直径为7.5厘米,底足直径为6.5厘米,罐身两侧每边各有两双系耳环,泥鳅背圈足。罐通体外施绿釉,内和底足施白釉。在盖和罐体上绘有精美的凤和牡丹  相似文献   

5.
1.先在线脑端点处打一个结,再用连接钓竿一端约20厘米长的钓线,返折后打一个结,形成一较大线环,再于线环的端点处打一个小结,留一个很小的线环尾(图1)。2.将较大线环绕成(图2)形,再用右手拇指、食指捏住O点,再把线环1、线环2向内自相对方向旋转各270°(如图箭头所示),然后两个线环相合,穿入线脑(图3),用左手捏住线脑结,右手拉住钓线稍向后用力,线即被收紧,连接完成。3.拆线时,用左手拇、食指捏住线脑结,右手拇、食指捏住钓线线环尾或小结,向后轻轻一拉,连线即松动解开。本连接法的优点:①钓线与手竿连接简便…  相似文献   

6.
李益 《钓鱼》2005,(19)
1.过去我们在使用传统钓时,往往都是用主线在竿稍上打个死结,每次收竿或打窝子时都感到十分地麻烦。后来笔者考虑到在主线的一端打一个结,再用连接竿一端约20厘米长的钓线,返折后打一个结,形成一较大线环,再于线环的端点处打一个小结,留一个很小的线环尾。2.将主线一半绕成环形,用右手拇指、食指捏住交点,再把形成的线环向内旋转各360!,使两个线环相合,穿入主线,左手捏住线结,右手拉住钓线稍,套住竿稍向后用力,线即被抽紧,完成线组与竿稍的连接。3.收竿拆线时,用拇指、食指捏住钓线线环尾或小结,向后轻轻一拉,连线即松动解开。这样连接的优…  相似文献   

7.
藤圈游戏     
1.钻圈接力跑游戏目的:提高学生快速灵活素质。游戏准备:画2—3条长10—15米的平行直线(间距2米),一端为起点,另一端为终点,终点竖一面小旗作标志,在两端中点垂直固定安好一个藤圈(圈的直径60—70厘米)。游戏方法: (1)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2—3队,成纵队站在起点线上。 (2)教师发令后,每排第一人迅速向前跑,在中点处钻过藤圈,直跑向终点,绕过小旗折回,同样在中点处钻过藤圈,跑回  相似文献   

8.
海底下长线     
徐德晋 《垂钓》2002,2(10):60-60
下线,是一种长距离的传统延线钓鱼法,被胶东沿海一带渔民经常使用。其钓具组合是:一条长约300米~500米的主线,线头留出5米~10米拴鱼钩(每隔2.5米~3米拴一把),钩系长约1.2米~1.5米。一条这样的主线可拴125把~150把钩。把这些线和钩有序地盘绕在一个上口直径60厘米~70厘米、底口直径约50厘米~60厘米的浅沿矮筐里。  相似文献   

9.
何闽生 《收藏界》2013,(6):46-47
十年前,我在本地古玩市场上淘得一件清代青花瓷罐。2011年7月11日,"CCTV《寻宝》专家走进连云港"鉴宝活动在连云港市博物馆举行。该罐经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邱小君先生鉴定为真品。此罐(见图)高23.5厘米,口径11厘米,腹径28厘米,底径19厘米。口沿部绘有14个乳钉纹,罐内腹壁上因柴窑烧制而自然形成的5个鸡爪纹,罐底圈足无釉处露出火石红,  相似文献   

10.
组钩拴法:托饵器用一个注射用药青霉素或链霉素小瓶的橡胶盖,它的作用,一是用来托饵;二是固定钩的位置。钓钩用6~8只9~11号钩(下面按6只钩介绍)。脑线用3条40厘米长的单丝尼龙线对折(线的粗细以装好钓饵后钩不下垂为准),并在对折处穿上连接环打结,然后将脑线的6个头分别穿在缝衣针  相似文献   

11.
具体作法(如图):取钓线一根,一头回折约10厘米,从折线处穿入一粒“太空豆”,再将折线打结,即形成一个活套;将活套套入竿尖的线脑(软尾),拉紧“太空豆”,竿线连接即成。收竿时,下推“太空豆”即可。  相似文献   

12.
量出一段30厘米脑线,穿上两粒太空豆(见图1)后,再系两钩。然后将线等分对折,在离顶端2厘米处做一个渔人结,把两粒太空豆向渔人结处向上拉紧,呈"顶牛"之势,太空豆等分两钩法  相似文献   

13.
《收藏界》2007,(10)
前些年,笔者收藏了一件青花缠枝牡丹纹"喜"字罐(见图)。该罐高21.5厘米,口径9.4厘米,底径16.5厘米。罐口收敛,露胎。肩上饰有一圈回纹,罐腹分别有三个"喜"字和缠枝牡丹纹,构成此罐的主题纹饰。瓷罐内外及罐底施透明釉,圈足内外斜削较尖,并有火石红。整个瓷罐釉色  相似文献   

14.
(1)将所需长度子线绑好双钩; (2)将两钩相距3厘米左右回折; (3)将其中的一根线在另一子线绕一圈;  相似文献   

15.
我们现在垂钓都使用两只钩,两钩常常发生缠绕。为解决这个问题,我采用在两钩绑好后,将脑线绕一个环,用一根线脚在环上绕8圈,调整两只钩为一个半钩距,然后,在第四圈上将两线分开,把环的中间从第四圈的两线中  相似文献   

16.
布袋线     
赵坚 《钓鱼》2003,(13)
过去,钓竿与钓线的连接是这样的:竹子渔竿,在竿梢绑线处,先用刀刻几道沟痕,增加竿和线的接触面,加大摩擦系数。渔线在该处缠绕三五圈后,短线头和长主线相互打两个死结。芦苇渔竿,竿梢头上应预留一个节疤,节疤的直径大于竿梢,可避免中鱼后渔线从竿梢上滑脱。节疤下1厘米处用刀削一下表层,缠线可增大牢固度,线不能拼命抽紧,用力过度容易开裂。线缠好后,将短线头和长主线打两个死结。以上两种连接方法,虽简单易行,但有一个共同致命伤是无法预防和妥善解除的,那就是两个死结。为了牢固地把竿和线连接在一起,必须要打两个死结,而且抽拉得越紧越好…  相似文献   

17.
改制办法:从渔具店购买轮卡子,竿尖瓷眼各一个。选用任何规格型号手竿,于底节20~30厘米处,用透明胶条把轮卡子固定牢,在轮卡子上方5~10厘米处,钻一3毫米孔,孔缘磨光,空心竿尖锯掉少许,套上瓷眼。随后装绕线轮,抽出钓线,沿孔入竿体内,由竿尖引出,穿空心坠,线端拴连接环,挂爆炸钩,就可以作海竿使用了。若作为手竿,装浮漂,在连接环处拴带钩脑  相似文献   

18.
用一枚绣花针将7~10粒羽毛梗穿在一条长约30厘米的锦纶细线上,然后两头打结,再将穿好的蜈蚣漂放在主钓线上,用细线在打结处绕几圈打结即可,最后调好羽毛梗  相似文献   

19.
这件“内府”款黑釉大罐,呈直口、丰肩,口径28.5厘米,高58厘米,肩部凸雕正楷“内府”二字(图1)。“内府”两字被人为损坏,从残留的部分可以看出字款处无釉,周边泛火石红,平底满釉,底面留有5处支烧痕迹。此罐应系元末明初皇宫在北方磁州窑系订烧的内府装盛粮酒之物。  相似文献   

20.
滕青舟 《钓鱼》2006,(23):48-49
海上下线钓鱼,是一种长距离的延线钓鱼法。这种方法,是我们胶东沿海一带渔民古老的传统钓鱼方法。主要是以帆船为主,网具有流网、拖网、固定底网和固定浮网。零散的、力量薄弱的渔民大多以下筐线捕鱼为主。筐线,是用一条长300~500米的主线,线头留出5~10米开始拴鱼钧,再每隔2.5~3米拴一把,钧系长约1.2~1.5米。这条主线可拴125~150把钩。要把这些线和钧系有序地盘绕在一个上口直径60~70厘米,底约15厘米的浅沿矮筐里。线筐可用柳条或竹条编成。筐沿绑一根一指粗的稻草或蓑草把,将钧一把挨一把地钧在草把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