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材料及制作 (1)取高11.5cm,直径8.5cm的罐头盒一个,将底部挖一个4.2cm圆洞,焊上高0.6cm,直径7.3cm圆形铅铁圈一只。在左上方挖小孔一个。右下方挖直径1.8cm洞一个,焊上一圈套,装上一玻璃管(见图1)。  相似文献   

2.
1 仪器示意图 (图 1)图 12 用途及特点( 1)用途①演示摆球在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机械能守恒问题。②研究摆球在竖直平面内完成圆周运动的临界条件。( 2 )特点①演示方法简单 ,操作方便 ,现象明显。②成本低 ,功能多。3 制作材料方木板 ( 6 4cm×50cm)、中间有孔的小球 (直径约 2cm)、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 (约 4 0cm)、一根钉子 (约 2cm)、螺母与螺杆、即时贴(红色 )。4 制作方法( 1)将厚度约 15mm的一块木板制成长为6 4cm ,宽为 50cm的矩形木板 ,刨平后涂上白漆 ,最后给木板装上一个底座使之竖直放置。( 2 )在木板正中且距离上边缘 10cm…  相似文献   

3.
1教具装置(见图1)2特点和用途本教具借助蜂窝煤机及钉书机的原理制成。一次可打16孔,可打透4层铝箔纸。省力、省时、效率高。用于给包金属钠块用的铝箔纸打孔。3制作材料胶木圆盘,1cm×6cm弹簧,10cm长钢筋,铝(或铁)板,4cm×5cm×0·4cm铝板,4cm×5cm×0·5cm塑料板,0·01cm  相似文献   

4.
一、制作方法 用木板订一个长44.5cm,宽17.5cm,高31.5cm的木箱,使木箱能折合,并在箱体两边高21.5cm,距前面3cm处各打一个直径为2.5cm的圆槽(为固定活动轴用),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5.
神奇的圆盘     
正1制作材料和工具铝制易拉罐1个,永久磁铁2块(约3.5cm×2.5cm×1.5cm),长约8cm的带皮铜芯线1根(国标2.5),木板1块(约15cm×10cm×1.0cm),普通导线1根(长约10 cm),细铜丝1根(长约15cm),1号电池1节,螺栓1枚(约长10 cm,直径1.0 cm),透明胶带1卷,细砂纸1块,电钻、剪刀、尖嘴钳、小刀各1把。  相似文献   

6.
初中化学课本第五章第一节[实验5—2]中的实验装置,过于落后。用这种装置进行演示,所需的药品,消耗的酒精,应用的时间都多,而且效果不理想。 为此笔者对这一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装置是:用口径为2cm的试管一只,在长方形(长8cm,宽4cm)的小薄木板1上,固定一根长13cm的铜丝2和一根长13cm的铁丝3。使铜丝与铁丝相距1cm。将它们装在铁架台上,接上小灯泡和直流电  相似文献   

7.
1 仪器装置图 (如图 1)2 用途及特点(1)用途 :模拟汽油机将汽油燃烧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2 )特点 :操作方便 ,实验成功率高且效果明显。3 制作材料2 5 0mL量筒一个 ,塑料小药瓶一个 ,曲别针一个 ,2 0cm长饮料吸管三根、测力计弹簧一根 ,小喷雾器一个 (如香水瓶 ) ,2 0cm× 2 0cm镀锌铁皮两条 ,5cm× 5cm× 0 5cm海绵一块 ,7cm× 11cm硬塑料板一块、6cm× 7cm软橡胶垫一块 ,煤气电子高压点火器 (或打火机的压电点火器 )一个 ,细棉线、汽油、乳胶、5 0 2胶水、透明胶带、化学用薄铜片、硬纸板、小螺丝若干。4 操作过程(1)汽…  相似文献   

8.
一、材料 1.长7cm的铁钉一根;直径小于0.21mm的漆包线3m;7cm宽纸片一张(裹在铁钉上)。 2.大头针4根;小墨水瓶盒1个;直径1.5mm,长5cm的小柴棒1根;永久磁铁1个。 3.电键1个,导线2根。 二、制法 1.用铁钉、纸片、漆包线  相似文献   

9.
1 仪器装置图(见图1)图12 特点和用途(1)特点制作材料简单易行,操作方便,现象明显。(2)用途①研究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以及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②定性研究牛顿第一定律;③定量研究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换;④研究动量守恒定律。3 制作方法①取厚度约2cm的长木板制成一块长约150cm、宽约10cm的矩形木板,刨光涂上亮漆;②取长约180cm的∏形铝合金一根,用胶把其粘合到木板上(如果用钉固定,当小物体在其中滚动时会出现阻力)。把其中一端调整成一斜槽,注意斜槽的底部与板接触要有明显的分界,以利于观察。在斜槽顶端安装一可调整高度的挡板,同时…  相似文献   

10.
雷电是自然界中宏伟壮观的景象。古时候 ,人们对雷电现象无法理解 ,产生许多迷信。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于 1752年夏天通过“风筝”实验揭开了雷电神秘的面纱 ,证明了雨中的雷电和实验室中产生的电具有相同的性质 ,即雷电就是一种放电现象。但由于富兰克林实验很危险 ,教师绝对不能倡导学生重复这一危险实验。为了让学生亲身体会到雷电的实质 ,我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模拟演示雷电现象 ,揭示避雷针原理。1 器材静电高压感应圈 :16 cm× 13cm× 2 cm木板 1块 ;长2 2 cm、直径为 2 cm的塑料管 1根 ;直径为 2 0 cm、13cm圆形铁片各 1块 (如图 1(a)…  相似文献   

11.
一、简易电流计 这是一个用于测量微小电流的简单电流计。学生通过制作和使用这个电流计,将能够演示电流的磁效应,解释它在电测量中的应用。它能显示电流的存在,电流强度的大小及电流方向。 制作材料 刀片一片,缝衣针一根,麦杆一根,软木塞一个,薄铝一片(3.5cm×14.5cm),卡片纸一张,漆包线5—6米(φ1mm),木块一个(截面积为1.5cm×6cm),胶带纸等。  相似文献   

12.
图中A是一底座稳固的(?)形支架.B是一根长约50cm、直径约1cm的细杆(竹棍、木棍、厚壁玻管均可).C、D是柔软的单根吊线.  相似文献   

13.
以绰墩遗址2个古土壤剖面(0~200cm)为对象,通过植硅体、有机碳、文化层、14C断代探讨稻作史及成因。结果表明,最大种稻强度在100~116cm(马家浜文化期),随后在75~100cm(马家浜-良渚文化期),种稻强度锐减。其原因并非土壤养分不足;6280aBP以后气候转为干冷,宜种稻的湿地演化为旱地,可能是主因。在160~100cm(马家浜文化期)、100~42cm(良渚-马桥文化期)、42~0cm(宋代-现代)存在间歇性连续稻作。  相似文献   

14.
此椭圆规系沁阳县第三中学校长(数学教师)李再宾同志所设计制作,曾获焦作市自制教具选优鉴定一等奖;河南省选优鉴定二等奖。现将其制作、使用方法及作图原理介绍如下。 一、制作方法 1.取AB、CD两条约40cm长,4cm宽、2.5cm厚的木条,中间凿成1cm宽,适当厚的槽,槽底及两壁平洁光滑。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5.
初二物理课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往玻璃管注水银容易外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不仅不安全,而且玻璃管易损,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利用细透明胶管代替玻璃管,操作简单,方便易行,效果良好。一、实验器材制作(如图1)1.底座:25cm×15cm(木板)2.立杆(木标尺)110cm×4cm×2cm3.木斜杆(附铁片夹)110cm×4cm×2cm4.转轴(带螺母的螺丝固定)5.指针(30cm×0.7cm铁片)在竖杆上下可移动6.250ml葡萄糖瓶7.透明细胶管110cm8.废油笔芯9.注射器(10ml)图110.细胶管11.排气阀二、水银瓶制作1.向瓶内注入适量水银,将细玻璃管、油笔芯插入胶塞,然后塞好瓶口。2.在胶…  相似文献   

16.
应用DXA双能量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退役前后武术运动员前臂、腰椎和髋部骨量,探讨PBM及骨量丢失的身体部位及年龄特征。结果:男性PBM,前臂(40~)0.807±0.124g/cm2;腰椎1-4(25~)1.005±0.138g/cm2;大转子(20~、25~)0.801±0.094g/cm2,股骨颈(15~、20~、25~)0.974±0.132 g/cm2,三角区(20~、25~)0.904±0.110g/cm2。女性PBM,前臂(35~)0.723±0.107g/cm2;腰椎1-4(25~)0.952±0.112g/cm2;大转子(25~、30~)0.735±0.078g/cm2;股骨颈(20~、25~)0.863±0.092g/cm2;三角区(25~)0.794±0.089g/cm2。结论:男性PBM高于女性,25~岁PBM出现的部位最多,PBM后,三角区骨量丢失幅度最大,女性大于男性。男性PBM,腰椎1-4股骨颈三角区前臂大转子,在15~到25~出现,股骨颈、大转子、三角区PBM稳定2~3个年龄段。女性PBM,腰椎1-4股骨颈三角区大转子前臂,在20~到30~出现,股骨颈、大转子稳定2个年龄段。  相似文献   

17.
小学自然课第三册十九课《风的形成》和二十一课《风力的利用》要求教师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是什么力量使大气流动成风和怎样利用风力。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教学目的,我自制了一个简单的实验钟罩。 材料 取直径为20cm、高25cm透明的塑料罩一个。直径为16cm的纸风车一个。长20cm,宽1cm厚0.5cm的竹片一块。 制作方法 在塑料罩的顶部正中处钻一个火柴梗大的小孔,作为安装小风车车轴的小孔,在罩顶另开一个拇指粗细的圆孔(或方孔),在塑料罩的侧下端开一个拇指粗的  相似文献   

18.
1 仪器示意图图1 重力功的特点演示仪2 用途及特点(1)用途研究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的关系。(2 )特点①制作简单,成本低。②操作简单,现象直观。3 制作材料小铁球(直径2cm)、长方形木板A(80cm×2 0cm)、木板B(2 0cm×2 0cm ,两块)、长方形木板C(70cm×15cm )、木板D(30cm×15cm)、宽2cm的塑料轨道1 5米(用固定电话线的线槽即可)、大水槽(里面放一些潮湿的沙子)、氯丁胶、螺丝钉、即时贴等。4 制作方法(1)将木板A和B用螺钉固定好,组成如图1所示的平台。(2 )将木板C和D用氯丁胶粘在平台上构成斜面,斜面倾角约为2 0°。(3)剪取两条光滑…  相似文献   

19.
这里介绍一种无电刷直流简易电动机,这一简易电动机可演示电动机的原理和构造。制作电机的主要部件有10cm×10cm×2cm的木板基座一块,用曲别针或铁丝做的铁支架两个,用直径0.3mm长约2米的漆包线缠绕的线圈一个,φ1×4cm的磁铁一块。 具体制作方法如下:用漆包线绕一长轴约4cm,短轴约2.5cm的椭圆形线圈,用两线端将线圈捆扎牢固后,留出一定的长度作为转轴兼电刷,如图1(a)。在两端的延线上,与线圈平面垂直的位置,分别划去宽为周长的六分之一的一小段绝缘漆如图1(b)所示,注意两端漆面相对,使线圈的运动和裸露铜线成60°左右,直到铜线部分与支架接触。  相似文献   

20.
一、早期的卡莱都丰仪 最早将发声物体的振动用光图象显示的仪器叫做卡莱都丰仪(Kaleidophone),其实验结果发表于1827年,由查理·惠斯顿首创。 实验采用一根细钢棒,直径为0.1英寸(约2.5mm)。将其一端牢固夹紧,另一端可自由振动,自由端的长度约为10英寸(约25cm)。敲击自由端使棒横向振动时,端点的振幅可达1英寸(约2.5cm)。 在自由端的端面上粘结一粒微小的玻璃珠,并在玻璃珠的附近设置一个强白炽光源,令玻珠将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