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现将大陆、台湾中学同年级语文课本和同一篇课文进行比较,从中不难发现一些问题。当然,两种课本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台湾课本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在减轻学生负担方面,却很值得我们借鉴。请先看下表:从此表内容可以分析出下面几个问题:1大陆本,篇目占优势...  相似文献   

2.
在第十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小学语文教学观摩交流活动中,大陆、香港、台湾、澳门四地教师分别执教了同一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港澳台语文教学的窗口。本文以这四堂观摩课为例,分析比较课堂教学差异。一、教学目标:同中有异《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目标大陆:1.正确、流利、理解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3.
本组的《狐狸和乌鸦》、《小马过河》和《小虫和大船》,课文体裁相同,都借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如果把这三篇课文联系起来,往深处多想想,就会发现它们在思想内容方面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怎样学习辩证地看问题。根据三篇课文在单元整体中的  相似文献   

4.
初小课本语文第七册,是一本改编过的课本。大多数的课文是新的,并且选取了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的材料。旧有的几篇课文,内容过深或不甚确当的,也作了修改。课本的内容课本分八个单元:开头、学校和家庭、候气、秋天和农作物、十月革命节、故事、历史故事、冬天和新年。这八个单元有课文三十四篇。另外有五篇课外阅读材料和两篇作文叙述材料。课文中共有生字323个(其中有13个多音字),每课的生字分配大体均匀,有两三课的生字较多。  相似文献   

5.
文本解读 为了纪念香港回归祖国重大的历史事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感情,教材选编了这篇课文.课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香港的美丽和繁华.全文共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体介绍香港被人们称为"东方之珠"的原因,第二到第五自然段分别从香港的市场、美食、海洋公园和夜景,具体介绍香港的繁华和美丽,第六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主题,赞扬香港真是"一颗璀璨无比的‘东方之珠'",与课文的开头相呼应.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不应做过多的讲解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地域文化特色不同,以致电影片名本身具有独特性和目的多样性.针对引进西方电影时常常出现“一篇多译”的现象,从贺莺所论述的电影片名信息、文化、审美和商业的四大价值出发,以大陆及港台片名翻译作品为载体,探讨电影片名翻译应当借鉴信息价值原则、文化价值原则、审美和商业价值原则,为实现高质量片名翻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高中生物是大陆、台湾和香港三地大学入学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科目,三地生物试题各具特点.大陆各省市的高考试题注重对教材中知识点的综合考查;台湾试题注重对材料信息的获取能力和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香港试题特别注重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主观题的问题开放度更大.  相似文献   

8.
一本学期高小语文课本中新课文很多,旧课文仅占四分之一左右。这套课本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文艺性加强了,新选的都是文学作品;第二、新选的课文篇幅大多很长。拿高三册来说,课数虽然比旧课本少了十课,但全册字数反而增加了一万左右。旧课本中较长的课文如“开国大典”,一篇分三课,共约一千九百字,修订後的课本中二千字左右的课文很多,个别课文如“小社员”“三封信”等,第课长达五千多字。选用这些篇幅较长文艺性很强的课文,我认为有下列几方面意义: 一、可以通过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人物形象更好地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旧课本因为受字数的限制(一般文艺故事都只在七八百字左右),课文情节比较简单,人物形象比较乾枯,这对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徵来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利的。儿童的特徵是:越是内容  相似文献   

9.
《守财奴》和《泼留希金》(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这两篇课文,都是外国名著的节录,前者节选自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后者节选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果戈理的长篇小说《死魂灵》。这是两篇体裁相同,内容相近,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课文。根据我的经验,把这两篇课文联系起来,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讲授,比各自孤立地去讲,其效果要好得多。它可以使学生在思考老葛朗台和泼留希金这两个艺术形象,有什么相同之点和相异之处,两位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又有何异同等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下面,试将葛朗台和泼留希金这两个艺术形象的异同作一对比分析,仅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孙思 《小学语文》2014,(7):119-120
无论是成人还是孩童,当他手捧课本一字一句读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时,心中都会自然升腾起一种对海峡两岸血脉亲情的圣洁之感,并深深地为大陆青年小钱祝福,为那位台湾青年以及李博士等竖起大拇指。  相似文献   

11.
<正>学者张者问杨绛:"你们那一代知识分子1949年完全可以离开大陆,为什么留下来了?"杨绛说:"很奇怪,现在的人连这一点都不理解。因为我们爱我们的祖国。当时离开大陆有三个选择:一个是去台湾,第二个是去香港,第三种选择去国外。我们当然不肯和一个不争气的统治者去台湾;香港是个商业码头,我们是文化人,不愿去。"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文明史上存在着四大文化圈——中国文化圈、印度文化圈、希腊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同属使用汉字的“中国文化圈”(或称“世界汉字文化圈”)由于民族、语言、文化的同根同源,在语文教材的建设上也有许多惊人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同时由于各自所处的历史条件、社会制度和地域环境的不同,语文教材又各辟蹊径,推陈出新,独树一帜,使它们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呈现出多元性和多样性。根据我多年的研究、分析、比较,我认为这四家语文教材的异同点如下——大陆《语文》、台湾《国文》、香港《中  相似文献   

13.
初中语文课本,共入说明文和说明性的记叙文22篇,占课文总篇数的12.2%,其中有14篇集中在三、四两册,体现了《大纲》关于初二“着重培养说明能力”的要求。其余8篇,平均编排在其他四册课本里,每册两篇,各组成一个单元,形成说明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循序渐进,贯彻始终的体系。  相似文献   

14.
语文收学宜“小中见大”,即着眼须“大”,要有通过语文教学培养人格、熏染心灵、启迪智慧的意识,要有通过语文教学传承历史文化,打造民族精神家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宜“小”,即相对于每节课来说,切入点要小,不要奢求面面俱到,要具体而微地根据教材的特点开展教学,把教学落实到一个又一个具体的知识点、能力点。一、立足宜“小”1,教学目标应紧扣“语言运用”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准。教学目标要抓住文本语言表达的特点来设置。这篇文章之所以是这篇文章,是因为它有特色,要明确抓住这篇文章语言最有特色的地方来设置。抓不住语言特点,语言学习的指向就不够明确,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大打折扣。余映潮老师教学《云南的歌会》时,他是这样开场的: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有人说了这样三句话来评价它。第一句话,这篇课文的特色是多么鲜明啊。第二句话,这篇课文的片段的描写是多么生动啊。第三句话。这篇课文表现的生活是多么有趣啊。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围绕这三句话来进行。  相似文献   

15.
《手》(八册)这篇讲读课文内容丰富,结构又比较复杂,中心思想涉及面宽,所以教学这篇课文首先应抓全文内容的理解,在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内容。从课文的十一个自然段来看,以写陈秉正的手为重点内容有三个自然段(第三、七、八),以写陈秉正的工作作风和思想认识为重点内容的有两个自然段(第四、十),这五个自然段应作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蒋成云 《今日教育》2006,(7S):60-62
这是苏教版第十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根据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的散文改编而成。整篇课文意境优美,语言隽永,是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一篇典范的文质兼美的散文。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可分为三课时进行教学.本课时要在保持散文的整体美、语感训练的整体性的前提下,以课本为点,通过朴实的语言训练、清爽的学习过程、自然的生活对话.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同构共生.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文明史上存在着四大文化圈——中国文化圈、印度文化圈、希腊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同属使用汉字的“中国文化圈”。由于民族、语言、文化的同根同源,在语文教材上也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同时由于各自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又各辟蹊径,独树一帜。根据我多年的研究、比较,我认为这四家语文教材的异同点如下——  相似文献   

18.
台湾私立南山中学是一所以美育为主风格的学校。《南山人在北大》是一篇很好的两岸交流文章,既从台湾青年眼中看到了大陆教育;又从台湾青少年对大陆教育文化的关注,反映了台湾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这对盲目崇拜西方教育的大陆青少年,及把“中学生”子女送出国读书的家长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随着香港、澳门陆续回归祖国,台湾问题已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学习初二政治第14课“维护国家统一,保卫国家安全”时,学生一方面为香港、澳门的回归而欢庆鼓舞,另一方面也不无疑惑地提出:“台湾问题究竟是怎么回事?“”台湾为何如此难以回归祖国?“”台独分子为何这么嚣张?”等等。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除立足于课本知识外,还综合时政和国际政治的有关知识,解决学生的疑惑;同时注重树立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爱国激情。首先,通过课本知识教学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国家统一和国家安全,通过介绍香港、澳门陆…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智慧的古诗文,不仅在祖国大陆和台湾的语文教科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同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也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大陆与台湾具有相同的历史和文化渊源,所以两地的高中语文教材在古诗文的选择上具有相似之处。但是由于两地分治已久,两地的语文教育各具特色,古诗文的选择上有所差异。通过比较分析法和数据分析法探索大陆与台湾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古诗文选篇理论依据和具体选文的相同和不同,可以为大陆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和修订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