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正>当地时间3月19日,挪威科学与文学院在奥斯陆宣布,将2019年的阿贝尔奖(Abel Prize)颁给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名誉教授凯伦·凯斯库拉·乌伦贝克(Karen Kes kulla Uhlenbeck)。阿贝尔奖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这是有史以来,阿贝尔奖第一次颁给女性。阿贝尔奖委员会主席Hans Munthe-Kaas表示,凯伦·乌伦贝克因其在几何分析和规  相似文献   

2.
北欧的两个国家——瑞典和挪威,人口加起来不到1300万,也就是中国人口的百分之一,国内生产总值当然也和中国差远了。可是,它们颁发的国际大奖却名气很大,奖金也不少。瑞典颁发的诺贝尔奖有一个多世纪了,每项奖金超过100万美元,不过常常要两三位科学家来分。挪威文理科学院颁发的阿贝尔奖2003年开始颁发,知道的人不多,因为这是国际数学大奖,2006年的奖金为600万挪威克朗,约合92万美元,由一位数学家独得。这位今年荣获阿贝尔奖的数学家是瑞典人,叫卡勒松。在他之前,一位法国数学家,一位英国数学家,两位美国数学家得过前三届阿贝尔奖,当然,不仅…  相似文献   

3.
作为全世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诺贝尔奖是”所有化学家、文学家、物理学家、医学家及经济学家梦寐以求的。每年12月10日,瑞典国王会在斯德哥尔摩为年度诺贝尔奖得主颁奖。而这个奖的设立者就是著名的科学家诺贝尔。  相似文献   

4.
每年10月是诺贝尔奖颁奖季。在诺奖颁发之前,一个另类的“诺奖”--“搞笑诺贝尔奖”的评选结果抢先揭晓。这个听起来有点山寨的“搞笑诺奖”始自1991年,由美国《科学幽默》杂志设立,主要颁发给那些“乍看之下让人发笑、尔后又引人深思”的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5.
每年10月是诺贝尔奖颁奖季.在诺奖颁发之前,一个另类的“诺奖”--“搞笑诺贝尔奖”的评选结果抢先揭晓.这个听起来有点山寨的“搞笑诺奖”始自1991年,由美国《科学幽默》杂志设立,主要颁发给那些“乍看之下让人发笑、尔后又引人深思”的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6.
《科协论坛》2013,(2):10-10
“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是为纪念我国桥梁工程奠基人、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茅以升先生而设立的,旨在促进首都青年科技人才健康成长,鼓励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自主创新。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表彰15人。  相似文献   

7.
2006年8月22日到30日,第25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在大会开幕式上,评委宣布了本届的四名菲尔兹奖获奖者,其中最年轻的是刚满31周岁的华裔数学家陶哲轩(Tao,Terence)。陶哲轩是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华裔数学家,丘成桐在1982年首先荣获这个奖。“菲尔兹奖”过去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这个说法有些夸大,因为它是奖给40岁以下的年轻人的,后来的国际数学大奖,阿贝尔奖(从2003年起颁发)和沃尔夫奖(从1978年起颁发)更配得上这个称号,它们不受年龄的限制。当然,数学主要是年轻人的事业,能获得这个奖很不容易,尽管有些数学家对这位…  相似文献   

8.
漆敏 《学会》2003,(12)
随着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变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 ,将科学技术奖励职能移交给中华中医药学会。新设立的中华中医药学会奖分为基础研究奖和应用研究奖两个部分 ,每年评选奖励一次。奖励范围是中医药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中产生的新观点、新学说、新理论 ,中医药应用开发研究中产生的新方法、新方案、新材料等。从今年开始启动“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 ,这一奖项是今后唯一代表行业行使奖励并代表行业最高水平的奖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每年将从获奖项目中推荐出国家级中医药奖项。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会奖 (2 0 0 3) 0 15号“关于做好 …  相似文献   

9.
2004年3月25日,挪威公布了第二届阿贝尔奖的获奖者。果然不出所料,又一位当前数学界领袖人物,美国的阿蒂亚爵士(Sir Michael F.Atiyal)获此项殊荣。他的研究领域涉及代数几何学、拓扑学、代数学、分析以及数学物理,因此他被认为是沟通数学各领域的能手。他的成就很  相似文献   

10.
2014年10月29日,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第十四届挑战环境下的工程、科学、建设和运营”系列国际学术会议的颁奖会上,大连理工大学李宏男教授以其在土木工程领域“结构监测与控制”方面的突出贡献,荣获了2013年度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航空分会“杰出科技贡献奖”。该奖项的评审过程非常严谨,每年全球最多评选1人(或空缺),李教授也是该奖设立十年来的首位中国获奖学者。  相似文献   

11.
佚名 《今日科苑》2014,(8):35-37
<正>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诺贝尔奖中,只设有物理、化学、生物或医学、文学、和平事业五个类别(1968年又增设了经济学奖),而没有数学这个科学之"王"的份额,使得数学这个重要学科失去了在世界上评价其重大成就和表彰其卓越人物的机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世界上先后树起了两个国际性的数学大奖:一个是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持评定的。在四年召开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的菲尔兹奖;另一个是由沃尔夫基金会设立的一年一度的沃尔夫数学奖。这两个数学大奖的权威性、国际性,以及所享有的荣誉都不亚于诺贝尔奖,因此  相似文献   

12.
3月23日,挪威科学与文学院宣布将2011年度阿贝尔奖授予纽约州立石溪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的约翰.米尔诺(John Milnor),以表彰他在"拓扑学、几何学和代数学领域作出的先驱性发现"。他的研究成果呈现出深邃的思想、形象的表现、无限的惊喜和非凡的美丽。  相似文献   

13.
正6月2日下午,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闭幕式上颁发了"全国杰出科技人才"奖和"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此奖项分别是"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和"中国青年科技"奖的子奖项。"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是中国科协在1997年设立的,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2015年,经中央批准对这一奖项进行改革,"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表彰名额  相似文献   

14.
诺贝尔奖是对那些作出杰出成就的科学家、学者的最佳褒奖了。在每一块奖章背后,都有着许多故事以及人物,而获奖者只是作为其中代表,领取了这一奖项。我们在此对2010年度获取诺贝尔奖的自然科学奖项(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学、化学)的原理及意义进行解说,让大家能更深入地进入科学家们获得丰收的世界。此外,还有常被称作"搞笑诺贝尔奖"的Ig诺贝尔奖(Ig Nobel Prize),每年在诺贝尔奖颁发之前,组织者会在哈佛大学的桑德斯剧场对诺贝尔奖进行无厘头模仿以及致敬。他们的评选标准为:"乍一看好笑,却又引人深思"的十大成就。评委中不乏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而且今年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成为了第一位诺贝尔奖及Ig诺贝尔奖双料得主,他曾于2000年因磁悬浮青蛙的实验获得后者。我们相信,只有当科学研究成为一种乐趣、生命的追求,而不仅仅是功名之争,诺贝尔奖才会真正出现在我们中间。  相似文献   

15.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评选是为人们熟知的,诺贝尔奖还有一个"姐妹奖"--lg诺贝尔奖(又称搞笑诺贝尔奖)可能知者不多,它是由哈佛大学和剑桥大学幽默科学杂志<不可思议研究年报>共同设立的.评奖要求是"不寻常、幽默、有想象力"(前几届搞笑诺贝尔奖我刊2004年第3期有专文介绍).在2004年10月4日真正的诺贝尔奖拉开序幕前一天,第13届搞笑诺贝尔奖也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我院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地奥制药公司向中国科学院捐赠150万元人民币,设立可以促进生命科学及相关学科发展,激励我院生物学领域在学研究生勤奋学习、创新进取,促进优秀人才成长的“中国科学院地奥奖学金”和“中国科技大学地奥奖学金”。地奥制药公司还专门设立了“中国科学院地奥教育管理奖”,以奖励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教育管理干部。1995年4月2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捐赠仪式。地奥奖学金基金总额为100万元,每年评选一次,设一等奖50名,奖金1000元;二等奖100名左右,奖金500…  相似文献   

17.
悠悠 《今日科苑》2009,(13):56-57
人们都知道诺贝尔奖,但或许搞笑诺贝尔奖却是人们很少知道的。每年搞笑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都会评选出"最不可能的研究",通常该奖项的获得者都是顶级工程学解决方案、科学产品和科学期刊中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悠悠 《金秋科苑》2009,(13):56-57
人们都知道诺贝尔奖,但或许搞笑诺贝尔奖却是人们很少知道的。每年搞笑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都会评选出"最不可能的研究",通常该奖项的获得者都是顶级工程学解决方案、科学产品和科学期刊中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2012年,最轰动建筑界的事件之一,莫过于每年一次颁给建筑师个人的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茨克奖的得主,是一位来自中国的叫王澍的年轻建筑师,这是全世界建筑界的最高荣誉,也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中国建筑师。西方的这些奖项青睐那些充满地域特色和文化差  相似文献   

20.
黄莹 《今日科苑》2011,(11):20-23
"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是我国《科普法》对科普工作的高度概括,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为一项具有示范意义的重要品牌赛事,30年来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促进科技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场青少年科技盛会中,被誉为北京市青少年科技爱好者最高荣誉的"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无疑是光彩夺目,备受瞩目。"市长奖"设立于2003年,每年一届,每届评选出5名获奖者,自2008年起,增设市长"提名奖",每届评选出5名"提名奖"获奖者。获得"市长奖"和"提名奖"的同学都会被授予由市长亲笔签名的证书和奖牌。这一奖项的设立,让我们看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对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关心与重视,也感受到主办方对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无限期望。如今,"市长奖"评选活动已成功举办九届。我们专程探访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工作部部长张晓虎,追寻"市长奖"的过去和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