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商品经济运行的特征是计划和市场的“互补”,没有不受计划制约的经济运行,也没有不受市场调节的经济活动,由于社会主义国家是先有计划经济而后引入市场机制,因而改革必须以市场为取向。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年的艰难曲折的历程。十年来经济运行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进展,确认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找到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和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即“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改革实践中出现的双轨制在一定意义上说,是由传统的经济运行机制向新的经济运行机制转换的过渡性环节。双轨制运行中出现的新旧两种机制的摩擦、碰撞和无序状态,又催促着人们推进改革,尽快结束双轨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在经济运行机制方面有相似之处,这就是都需要同时运用计划和市场来调节经济运行、配置经济资源。在我国继续深化计划体制改革的今天,考察和研究战后西方发达国家所推行的“经济计划化”,对我们开阔思路,更深刻地认识我国计划体制改革的方向,以及如何更好地实现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它以所有制方面的特征区别于现代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同时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形式,区别于排斥国家干预的早期商品经济形式。然而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来说,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并不是一种具有直接的可操作性的经济运行模式,“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也仅仅是一个在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意向性框架。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到经济体制改革中具有直接可操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战略从旧模式向新模式的转换,正在促进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把我国经济引上充满生机和活力、富有效率和效益的良性循环轨道.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生机和活力从哪里来呢?主要地来自有效的经济运行机制,也就是赵紫阳总理在“七五”计划报告中所指出的“把计划和市场、微观搞活和宏观管理、集中和分散有机地、恰当地结合起来的机制”.企业是微观经济主体,中央、地方政府是宏观、中观经济管理的主体.企业和政府经济行为的合理化,就是经济运行机制合理化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它涉及到对社会主义性质认识的重大变化,和对社会主义经济组织方式、经济改革目标和策略的相应变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整个社会生产和商品流传以主要由计划配置转变到主要由市场配置。显然,这是整个经济运行机制的根本性变化。这种变化,从根本上破除了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社会分工日趋专业化和横向联系日益加强,需要建立计划与市场相统一的经济体制,使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能够协调运行,发挥整体功能。在我国建立计划与市场相统一的经济体制的具体途径,是实行“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标志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的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这是对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命题的解释和补充,使之更加具体和明朗.同时,中央选择广东作为综合改革试点,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这就有必要弄清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总体运行机制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运行和调节制度,确立了一个目标模式。目前,我国还处在从传统的经济运行模式向这种目标模式的转换过程中,建立和实现这种  相似文献   

10.
价格管理,是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一探讨,以期能加速我国合理价格体系的形成和价格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一、加强市场价格管理的必要性价格是重要的经济杠杆,是实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家宏观计划的制定和国家预算的安排,要借助于价格的帮助;在商品交换中,价格调节买卖双方的经济利益,及时而灵敏地传递信息;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和发展中,价格潜移默化地调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调节机制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从传统的单一的指令性计划调节模式发展为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调节模式,并逐渐转变为市场和政府共同调节经济运行的模式;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在未来的经济运行中,市场与政府的模式将不能适应多元化的经济调节形式的需要,难以囊括除市场和政府之外的各种非政府机构的调节形式,从而必然转向市场与非市场组织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当今时代是市场与计划辩证综合的时代,自由放任市场经济与传统计划经济及其对立所代表的市场与计划的极端对立,已经为二者的辩证综合所代替。综合运用市场与计划两种手段组织经济运行,已是当今绝大多数国家经济体制的共同特点之一。市场与计划的辩证综合在中国的发展,是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立和发展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经济运行机制是由社会经济形式和经济结构决定,使各种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最优组合,调节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从而使经济机体协调运行的形式和手段。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为什么要建立、怎样建立这样的运行机制呢? 一、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机制的必要性我国原有的经济运行机制迫切需要改革。这是因为原有经济运行机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它使国民经济不能稳定增长与良性循环。我国旧的经济运行机制,是国家直接经营和控制企业的机制,市场或被排除在外,或处于消极被动地位。其主要缺陷一是企业缺乏内在的经济动力。国家对企业以行  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与此相适应,必须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这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关键问题。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下称《建议》),提出了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需要进一步明确和把握的几个要点,为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具体途径和形式,指明了方向;并对深入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实现到本世纪末的战略目标,具有极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对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问题谈点初见。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论断的提出,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人民日报》1992年10月22日,下引此文,均不再注出处) 马克思、恩格斯曾设想过未来社会经济完全受计划调节的经济运行模式,这一模式  相似文献   

16.
于成贵 《考试》2010,(11):35-36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市场和计划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资本主义也可以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在经济建设方面可以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17.
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也是改革中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按照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计划商品经济健康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保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而且可以保证我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今年年初的南巡讲话,回答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对于长期争论不休的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他作了明确的总结:“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本文谈谈自己对这一重要论断的粗浅认识。一、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19.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它存在的时间很短,且没有建立理论体系,因此,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影响力没有斯大林模式那样大。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才开始重新认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其核心内容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中,确立商品、市场要素,使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在此指导下,中国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计划与市场都是调节经济运行的手段,它们之间存在着互补性。纯粹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不存在的。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地依靠市场调节或依靠国民经济计划成功地解决它的经济发展问题。我国由所处的国际大环境和本国国情所决定,也应建立一个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市场经济,即政府计划指导下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