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在新课程全面深入推进中,如何才能突破长期以来形成的教与学的一系列固有理念、习惯性、确定性和平衡性,是每位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无法回避且需长期探索解决的现实问题。它迫切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从“教书匠”的角色中挣脱出来,成为“研究型”教师。那么,什么样的教学研究才是有用的教学研究呢?对此,我们必须首先有清醒明确的认识,确立正确的教研理念以及科学而切实的教研方向策略,以不断增强中小学教学研究的有用性,切实保障新课程按照预期目标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2.
时代发展、新课程改革已经迫切要求教师必须从“教书匠”的角色中挣脱出来,成为研究型教师,“教师即研究者”。那么,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什么样的教学研究才是有用的呢?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最基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时代发展、新课程改革已经迫切要求教师必须从“教书匠”的角色中挣脱出来,成为研究型教师,“教师即研究”。那么,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什么样的教学研究才是有用的呢?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最基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新课程全面深入推进中,如何才能突破长期以来形成的教与学一系列固有理念、习惯性、确定性和平衡性,这是每位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无法回避且需长期探索解决的现实问题,它迫切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从“教书匠”的角色中挣脱出来,成为“研究型”教师。那么,什么样的教学研究才是有用的教学研究呢?对此,中小学教师必须首先有清醒、明确的认识,确立正确的教研理念以及科学而切实的教研方向、策略,以不断增强中小学教学研究的有用性,切实保障新课程按照预期目标顺利推进。一、中小学教学研究有用性的问题一般来说,中小学教学研究可分为常…  相似文献   

5.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己成为中国教育界的共识,广大中小学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科学研究之中。然而,在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中客观存在着两个不同的层次,一个是教育科研,以课题研究为形式;一个是教学研究,以教研活动为载体。  相似文献   

6.
2.充分发挥教研工作的教学指导职能,积极投入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参与“研训一体工程”的实施。指导、培训教师是教学研究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在教学指导工作及教研活动中大面积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是面向21世纪全省教研工作在教学指导及教师培训方面的奋斗目标。为达到这一行动目标,我们必须结合教研工作特点,在强化教学指导工作的同时,积极投入到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参与实施“研训一体工程”,努力提高全省中小学教师的群体素质。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教师成为研究者是当前课程改革走向深入的客观要求,然而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尽管有85.5%的教师认为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是必要的,但只有23.5%的教师认为是可行的,有56.5%的认为实施是困难的。20%的则认为是行不通的。因此,在轰轰烈烈的校本教研热潮中。许多中小学教师怨声载道,消极对待甚至拒斥教学研究。可见。教师角色转换之路并不平坦。本文基于对一线教师的调研。对于中小学教师成为研究者是“不能”还是“不为”。谈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研究曾经是上个世纪我国语文教学研究最卓有成效的领域之一。特别是上世纪最后20年,不同风格不同理论体系的作文教学流派林立,蔚为大观。可惜的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研究领域虽曾“江山代有才人出”,但却只是“各领风骚三五年”。时过境迁,现在还在一线语文教师中产生广泛影响的作文教学方法,是不多见了。应该说,作文教学研究不是与时俱进,而是出现了低潮。到了21世纪,作文教学研究更是不能适应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发展的需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教师教育是推进教师专业化的途径之一。“行动研究”是教师教育的新路,“以课例为载体的行动研究”使教师能更快地接受新教学理念,是适合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研究形式。文章详细阐述了“行动研究”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0.
所谓“三课”指的是“备课、说课、评课”,乡村中小学教师只有把握好“三课”才能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提高自身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现就乡村中小学教师如何把握好“课”,提一些个人见解供教师们探讨。 一是把握好“备课”也许教师都会说,当教师还有不会备课的吗?但在实际中有的教师备课不够完整、科学。有的三言两语;有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广大基础教育教师主要充当的是“教书匠”的角色,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基本职责。而新课程强调教师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和主动的适应者,肩负新课程实施重任,要求教师从“教者”向“学者”转变,从“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为此,教师必须加强教学研究,提升教学研究技能。事实上,  相似文献   

12.
说课是中小学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活动。说课对教师发展,特别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提高,对学校的文化建设、学生成长都具有重要价值。但要实现这些价值,必须在说课中突出“对话”,将说课发展为教师自我教育的过程,并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需要学校教师不断地去学习、去研究、去实践。国家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同志指出:“坚定不移地积极、扎实做好课程实验推广工作。为适应新课程的需要,要探索以校为本、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的教学研究制度,逐步形成教学研究与培训有机整合,保障教师有效提高专业水平的教研机制。”教育部基教司朱慕菊剐司长提出:“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这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理论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教师要增强研究的意识,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克服被动性和盲目性,把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要充分发挥教研员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要加强对学校教学研究的指导。”竭力推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积极开展校本教学课题研究,建立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校本教学研究制度。是新课程改革工作对我们学校提出的新要求,更是我们学校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中。教研兴校”的工作策略。学校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是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中“教研兴校”的工作策略。学校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是落实国家中小学教师职务条例中教师职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教师是最富有挑战性的职业,教师角色的多重决定了教师在教书的同时必须从事着教学研究活动.尤其是中小学一线教师,他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在紧张繁忙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时常存在着论文压力,且不说在职称晋升、年度考评、奖金发放、评优选模中都有一个硬件--论文,单就中小学教师所面对的学生的种种表现,使得他们不得不想办法、探路子、搞起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中小学教师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应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发展,中小学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就必须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中,应重视对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教育科研,主要指由中小学教师在学校工作中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问题解决、实践情境和教学经验构成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逻辑内容。作为一种“充满惊奇和诱惑的冒险”,教育科研无疑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成长敞亮了新的视野。教育科学的历史发展在充分张扬教学实践的开放精神和内在力量的同时,也迅速抢占了中小学校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7.
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学研究的根基是课堂教学的实际,主要目的是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创建教学的理论。因此,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研究应该是基于“证据”的研究,这样的研究才能避免空泛虚无,走向真实有效。  相似文献   

18.
《福建教育》2014,(1):12-13,94
各市、县(区)教育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省属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为了推进教育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特设立“福建省中小学教师发展基金”,资助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教师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为了加强和规范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管理,保证课题研究的水平,现将《福建省中小学教师发展基金课题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9.
白炳春 《江苏教育》2022,(94):78-79
<正>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对教学研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建议,强化了课程改革纵深推进和教学研究的专业支撑。相应地,教学研究应成为中小学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应成为中小学教师准确把握新课标、有效使用新教材、深度践行新教学的重要抓手。中小学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应该聚焦学科教学的热点、难点、焦点和关键问题,基于课标、教材和课堂的教学研究,把文献研究贯穿教学研究全过程,基于教学现场开展真实的行动研究,回归教学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识与能力,教育的宏大使命客观上也要求中小学教师应是一个教育研究者。这是时代发展的客观使然,也是中小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与建构的必然选择。随着“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等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教育科研已走入了中小学校,走近了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教育科研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观。在此大背景下,走“科研之路”已深入人心,并成为许多中小学教师自觉主动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