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时下,大多数人都会去街上或商店买来现成的春联,但我的邻居张大爷一直坚持自己写春联。他说自己写的春联更符合自己的"口味",也更有独特的"年味"。张大爷在春节前的几天总是很忙,几乎小半个山村的春联都是他写的,而且他自家张贴的春联也很值得品味。从我识字起,大年初一拜年的时候,就常听到乡亲们在议论:谁家的春联词语好,有滋味儿;谁家的春联字写得好,有气势。张大爷家的春联一定是值得逐字品读的。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我们都见过用中文写的传统春联,但你见过用英文写的洋春联吗?下面就是一副"洋春联"的图片,不仅全用英文书写,而且对仗工整。这副春联上下联各有9个英文单词、4个词组,按中国春联的格式竖排。门右侧的  相似文献   

3.
从一个写春联的小故事谈起——记得当年在除夕前跟妈妈说:今年的春联我要自己写!她直接地说:不用啦!我已在市场买了印刷得亮晶晶、漂漂亮亮的春联了。我说:不管啦!今年我们要自己写!妈妈回答说:你这个孩子真是"有够番!"(闽南语,意思是不可理喻)当年已经是小学老师的我,带点撒娇的口吻回答:好啦!没关系啦!就这样,我买了写春联的纸张用具,在家门口摆上桌子写了起来。我们的艺术教育是  相似文献   

4.
<正>春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历史上第一副真正的对联是后蜀主孟昶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此后,历代皇帝多有喜写春联者,如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传旨不论文武百官、平民百姓,都要张贴春联。一日,他微服私访,忽见一户人家门口没有贴春联,原来此人家以阉苗猪为业,家里无人会写字。朱元璋便亲自给他们写了一副:"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此联幽默风趣又切合职业特点。朱  相似文献   

5.
神对联     
<正>过年了,我们中国人有贴春联的习俗。话说从前有个卖豆芽的人,请村里有学问的私塾先生帮他撰写一副春联。私塾先生提笔略一沉吟,挥笔在纸上写了起来,片刻即成。那人俯身一看,顿时傻了眼。原来,先生写的春联全部都是一个字——"长":  相似文献   

6.
写春联     
过年那天,爸爸从超市买回一大包年货,顺便还买回几张红纸。看到这些红纸,我感到有些莫名其妙。爸爸买这些红纸做什么呢?难道今年要给我包个大红包不成?我好奇地问爸爸:"爸,你买红纸干什么呀?""写春联呗!""写春联?"我疑惑不解地问,"如今市场上的春联多的是,买一  相似文献   

7.
父亲的春联     
我的父亲是供销合作社的一名普通职工,他幼时读过私塾,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每当春节来临,父亲就忙不迭地写春联。父亲很认真,对每一副春联的内容再三斟酌。我家大门上贴的春联,父亲更是用心良苦,以期通过对联教育子女。正月里来拜年的人多,每送客到门口,父亲就会指着春联讲解一番,赞叹声中,他觉得格外开心。几十年来,父亲写的春联一直是我家过年时最美的风景,也是我最温馨的回忆。  相似文献   

8.
春节前夕,我在商场门前听见有人吆喝:卖春联啦!快来买呀!于是我也钻进了人群里看春联。春联上的字写得真漂亮,有的春联  相似文献   

9.
开封市县街小学大队部从中国重要民俗之一——春联入手,通过开展“小小春联情谊深,和谐行动暖人心”活动,鼓励队员们争当“和谐小天使”,在编春联、诵春联、写春联、送春联过程中,感受和谐,创造和谐。编春联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12月30日,福建老年大学五四路校区美术系行书二年级"写春联·送祝福"活动举办。活动现场灯火辉煌、人头攒动,大厅两侧挂满了火红的春联,洋溢着春节的气氛。本次活动得到了班主任郭老师的大力支持,以及丁菲莉老师的认真指导。同学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一幅幅春联承载着他们最诚挚的新年祝福。李少唐、朱小燕、暴艳茹、骆  相似文献   

11.
我在教最后一课《春联》时,让千家万户的春联飘进教室,引导学生学春联、赏春联、作春联、写春联,使学生领略母语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妙。学生的情感就像满目的春联,红红火火、春意盎然。 学春联。课文里例举了五副春联,并着重阐述了春联的内涵美和音韵美。由于课文对  相似文献   

12.
龚永兴 《江苏教育》2004,(12B):17-17
我在教最后一课《春联》时,让千家万:户的春联飘进教室,引导学生学春联、赏春联、作春联、写春联,使学生领略母语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妙。学生的情感就像满目的春联,红红火火、春意盎然。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书法息息相关,写春联是最为显著的民俗文化。教师可利用写春联等民俗开展书法活动课程,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写书法的爱好,提高书写水平,陶冶情操,以此提升他们的书法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4.
快乐     
我是一个小小书法爱好者。小时候我到农村奶奶家过春节,爸爸总是很早就起床给庄里的老乡们写春联。大人们都夸爸爸字写得好,要写春联的人们排成了长队。每每这时我就趴在桌旁看,心想:将来我也要像  相似文献   

15.
正我小的时候,春节前,爷爷总要帮乡亲们写春联,爷爷是农村小学的老师,正逢寒假,他就把我带到学校的办公室,他一边写一边给我讲解春联的内容。等我上了小学,爷爷就开始教我写毛笔字,每天写一个成语,同时解释它的含义,如写到"滴水穿石",爷爷就告诉我,水珠滴在石头上,经年累月,就能把石头滴穿,比喻力量虽小,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把事情办成。这些我默默地记在心里。  相似文献   

16.
奇特的春联     
周洪林 《辅导员》2010,(3):10-10
春联历史悠久,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以表示对新的一年最美好的祝愿。综观千百年来,人们写春联,总是些吉祥如意之言,祈祷祝颂之语,但也有内容奇特的春联。  相似文献   

17.
卓尚坤 《辅导员》2015,(2):39-40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常常玩"标点断句"的游戏,并引出了许多趣事逸闻。祝枝山戏财主据说祝枝山曾为一个财主写一副春联: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那财主把春联念成: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念毕立即到官府状告祝枝山,祝枝山被传至官府,但他说春联是给财主贺岁吉祥的话语。财主不服气,双方互相争执不下,官府又一时难以判定,便请来一位大学士作判,以五十两银子作为赔偿,  相似文献   

18.
“勤劳致富……”,好啊,写得好!我在一旁摇头晃脑地吟着爸爸写的春联,不住地赞叹。今天,爸爸要搞个特殊的“节目”——自个儿写春联,这样既省钱又别具一番趣味。这不,他正冥思苦想着横批呢!  相似文献   

19.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要做到让学生有“大量的语文实践”机会,就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本课的教学活动是这样设计的:聊春联、识春联、贴春联、读春联、品春联、诵春联、写春联。这所有的教学环节,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学生活动是本次课堂教学的主流。  相似文献   

20.
春联     
中国人喜欢在春节时贴春联,两条大红纸上写着神采飞扬、对仗工整的诗般雅句,在左右门框或是门柱上一贴,喜庆吉利,热闹火爆,情趣盎然。春联的来源和形成,是从古代用两块桃木板画门神开始的,到了五代时的后蜀皇帝孟昶,才第一次以桃木板写对仗的诗句,出现了第一副春联。宋代王安石的名诗《元日》中,仍吟咏总把新桃换旧符,说明宋代还用桃木写春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