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乾嘉时期的著名思想家赵翼,撰有《廿二史劄记》、《陔余丛考》等历史研究著作。其间,既有统观全史、评判得失、以古鉴今、通经致用之类内容,又有立足于“史”之本体,对史传叙事方法的探究。尤其可贵的是,瓯北根据大量史书编撰实际,归纳出了七种叙事方法,即:直叙法、类叙法、带叙法、附传法、家传法、回护法、春秋法。反观史学界,关于如何研究历史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至于如何表现历史的论析,却难得一见。瓯北对史书传统编撰方法的研究,无疑丰富了历史学的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遗憾的是,赵翼于二百年前提出的研究命题,至今仍应者寥寥。这其间失落的,恐怕也不仅仅是思想与传统。文章将散落于瓯北著作中的七种叙事方法进行了梳理归纳,并逐一剖析,希望在“藉史明义”的同时唤醒沉睡的史学传统。  相似文献   

2.
《廿二史札记》为清代史学大家赵翼的读史笔记,亦是一部有名的乾嘉历史考据学著作.然则《札记》并非一般性质的考据史,而是将历史考据与史学评论有机结合.《札记》中,有证有论,考证史料,评论史学之优劣得失;考据史实,议论治乱兴衰之经验教训.考证之中不乏立论,议论之基在于考证,证与论的有机结合,使得这部札记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特殊的创作背景下,《札记》中评书、知人、论事具体体现了赵翼的“证”与“论”,也由此角度去看该书的地位、影响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赵翼十分重视对明代历史的总结,他的《廿二史札记》等著作探讨了朱元璋明朝建立和灭亡的原因,对明朝初年的吏治给予了高度评价,代表了赵翼史学的特色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赵翼治史深受考据学风的影响,在治学特色与方法等方面亦与钱大昕、王鸣盛有相同之处.三者相较,钱氏、王氏着意于文字词语的音韵训诂,史料文献的辑校订补,名物掌故的训释疏通,地理典制的梳理考证;而赵翼则怀史学经世的旨趣,善于从宏观角度探求历史时势的变化和盛衰之故,进而阐发史实背后的历史通则.赵翼治史固然独具特色,但与乾嘉考据史学仍为同道,属于乾嘉考据史学的别派.  相似文献   

5.
赵翼(1727—1814),清史学家、文学家,字云崧,或作云嵩、耘松,号瓯北,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进士。著作有:《廿二史劄记》、《皇朝武功纪盛》、《陔余丛考》、《簷曝杂记》《瓯北诗集》、《瓯北诗话》等。赵翼和袁枚、蒋士铨号称“乾嘉三大家”,共为诗坛盟主。《清史稿·文苑》说“翼有经世之略,未尽其用,所以为诗无不如人意所欲为,亦其才优也。”赵翼的文学主张和袁枚较接近。他的观点,除《瓯北诗话》外,我们还可从他的诗作中,窥见他的宗趣。  相似文献   

6.
清乾嘉时史学的特点是考据学占据统治地位,学者们只从事具体的研究,只考史而不敢论史,埋头于故纸堆中,搞烦琐的考证,研究领域十分狭窄,史学家的聪明才智被引向对古文献的整理、诠释上去。赵翼史学虽也受这一时代思潮的影响,未能摆脱其束缚,但是他能集辞此事,用归纳法进行比较研究,以观盛衰治乱之源,不局促于狭义的考证,在考据之风弥漫学术界时,他独树一帜,举起经世的大旗,将其所写的《廿二史劄记》比为“顾事林《日知录》,谓身虽不仕,而其言有可用者,则吾岂敢”。委婉地道出他继承顾亭林以来的学术经世思想。赵翼字云崧(一作耘松),号瓯北,清江苏阳湖(今常州)人。生于雍正五年(1721年),卒于嘉庆十九年(1814年)。出身贫寒,  相似文献   

7.
赵翼兼具史学家和文学家二重身份,其史学上的知识积累以及相关的专业兴趣、思维习惯等,影响了其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具体表现为:诗歌题材的选择偏好咏史怀古以及典章制度的记录;喜欢在诗歌里考证事物的历史变迁、源流与发展;论诗时以诗考史、援史证诗,同时具有宏观的诗史意识以及发展变化的诗歌史观。反过来,作为诗人的赵翼也对他在史学上的成就及其史学观念的形成构成一定影响,两种身份之间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8.
清代乾嘉时期是考据学的极盛阶段,但大多数学者专心于古代文献整理,而不敢涉当世之务,虽然有实学之风,却无经世之旨。历史学家赵翼的则从经世致用的目的出发,在《陔馀丛考》和《廿二史劄记》两部史学著述中,重新追索从司马迁以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治史之道,把有关国家盛衰、民生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重大历史事件详加叙述,精心评论。本文着重从研究目的、史学源流和治史方法三个角度对赵翼的史学思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清代乾嘉时期是考据学的极盛阶段,但大多数学者专心于古代文献整理,而不敢涉当世之务,虽然有实学之风,却无经世之旨。历史学家赵翼的则从经世致用的目的出发,在《陔馀丛考》和《廿二史劄记》两部史学著述中,重新追索从司马迁以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治史之道,把有关国家盛衰、民生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重大历史事件详加叙述,精心评论。本文着重从研究目的、史学源流和治史方法三个角度对赵翼的史学思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试论赵翼对《史记》、《汉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记》、《汉书》作为纪传体通史和断代史的开山之作 ,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二书关系密切。但二书作者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在其著作中也出现了一些有分歧的、甚至错误的记载。清代考据学家赵翼在其著作《廿二史札记》中 ,对《史记》、《汉书》以及二书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研究 ,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对推动后人的研究工作 ,颇具启迪作用。笔者深入分析和总结了赵翼的研究成果 ,并对其考证中的疏漏也做了补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