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遏制战略(Containment)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外交史上重要的外交战略之一,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美国外交政策。遏制政策的主要依据是杜鲁门主义(Truman Doctrine)。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历史系教授托马斯·佩特森(Thomas paterson)博士1987年5月在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讲学期间,曾专门论及杜鲁门主义和遏制战略的关系。现特将其讲演记录整理发表,仅供读者参考。一、伊朗危机  相似文献   

2.
美国初期战略传统的形成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美国奋力维持自己的独立的独立战争时期.第二个阶段是大陆扩张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内战时期.它确保了美国的单一实体,巩固了联邦的权威.这三个阶段实际上也是美国逐步成为一个世界强国的历史历程.  相似文献   

3.
东方外交史研究在国内蔚然兴起和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文化建设的需要。把东方外交史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加以长远规划和建设,是当前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在具体行动上的展开,是一项大规模的学术活动,有着总结前代、启迪后人的时代特征。十几年来,国内学者使用东方本土资源和东方史观,根据文化发展的需要,对东方外交史学科体系进行了构建,凝聚新的精神力量,诞生带有新鲜活力与巨大感召力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在国家崛起的带动下,外交史研究已经进入大规模的总结阶段,与日新月异的国际形势保持了同步。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外交史中,“自决”观念与“非殖民”原则有着紧密的联系。门罗主义、门户开放政策、威尔逊的委任统治制度、罗斯福的国际托管制度等政策中所包含的“非殖民”原则都可追溯到美国外交传统中的民族“自决”思想。美国外交中的“自决”观念和“非殖民”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的非殖民化进程.但其政策的制定往往取决于美国国家现实利益的需要,而非仅仅考虑到民主和自决,美国反对殖民主义的背后隐藏着对世界霸权地位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初,德国教育家彼得·佩特森创立了一种新型学校。按照彼得·佩特森的教育理想,学校应当成为每个学生接受平等公正教育的场所。他在新学校中打破了传统的年级教学界限,建立起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单位——大教学组。它是由三个不同年级的小组构成。学生每  相似文献   

6.
冷战的起源     
今年五、六月间,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历史系教授托玛斯·佩特森(ThomasPaterson)先生应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的邀请,作了题为“冷战的起源”的专题演讲。内容涉及有关冷战问题诸学派观点的介绍,以及他本人的看法。冷战(Cold War)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美苏关系中除军事进攻(热战)外的一种全面对峙状态,它对战后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冷战的起源问题是美国外交史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各国学者的观点也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本文许多内容不乏新意。当然,有些观点不一定完全贴切,但通篇演讲无疑对我们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予发表,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现代化的分期马来西亚的现代化进程正式启动于1957年8月独立后。独立前十年,马来西亚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曾经历过一个“前现代化阶段”。政治上的分裂(马来亚或称西马、沙巴、沙劳越处于分隔状态)和经济上对英国的依附使国家呈  相似文献   

8.
天定命运是美国外交史上的一个思潮,表达美国凭借天命,对外扩张,散播民主自由的信念。"昭昭天命"最初为19世纪时的政治警句,后来成为标准的历史名辞,意义通常等于美国横贯北美洲,直达太平洋的领土扩张。  相似文献   

9.
美国外交史上的“中立” ,是美国从建国初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对欧洲战争或纠纷采取的基本政策。“中立”政策从其确立到历次施用都是为美国的根本国家利益服务的。它对美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是美国在建国短短 16 0多年后发展为世界头号强国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加强中国外交史研究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日益凸显。然而,在史实重建与个案累积尚且缺乏的情况下,中国外交史又面临社会史、新文化史带来的严峻挑战。长期以来,美国外交史研究始终处于同领域的顶尖水平,而1970年代以来,美国外交史在研究方法、取向、视野上受到的质疑,以及学界所作的回应,对未来中国外交史研究有一定的启示。未来的中国外交史研究应该加强与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法之间的互动;突破国家中心主义的束缚,重视非传统议题、非精英及观念因素的作用,寻求多元视角的外交史研究;尽可能与国外同行交流,将自己置身于更为广阔的国际视野中,凸显中国外交史的国际关系史特征,将外交史的国际面向和国内面向作为整体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1.
《一位女士的画像》是美国著名文学巨匠亨利·詹姆斯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小说讲述了崇尚自由、追求独立的美国女孩“伊莎贝尔”在异国他乡经历种种艰辛和磨砺后,仍然执着追求幸福生活的故事。作品的问世和传播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关注,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关于对“自由观念”与“独立意识”的探讨。文章从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入手,深入研究了自由观念与独立意识重构的问题,阐述了在重构过程中出现的局限性,希望能够在理论层面为我国文学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睦邻政策”是罗斯福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罗斯福的“睦邻政策”,前苏联、东欧以及我国出版的不少有关国际关系史、外交史方面的著作和论文,一般強调肯定它在团结拉美国家反法西斯方面曾起过积极作用,但在总体上认为“睦邻政策”是美帝国主义一贯政策的遮羞布。例如:原苏联维戈兹基等编写的《外交史》认为,罗斯福的睦邻政策,“实际上是帝国主义旧政策的翻版”①。  相似文献   

13.
美国“门罗宣言”的商业特质周军商业在早期美国外交史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门罗宣言”在维护拉美人民正当权益的同时,必然使之烙上美国商业资本的印记;这种印记不仅表现为宣言策划过程中美国政府的商业动机和商业意识,还体现为阐述宣言思想基础的地缘政治理论。笔者根...  相似文献   

14.
漫谈美国外交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资助下,我室编译了《美国史译丛》第二期。出版时,恰值研究会成立三周年,兹以此献给读者,一者纪念学会的建立,二者向同志们请教。本期以美国外交史为主要内容,包括四篇译文和十七件资料。译文中,有两篇是对美国外交史上两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所作的阐述;另两篇对于美国外交史学的发展状况作了介绍。资料是依照时间顺序排列的。需要说明的是,资料内容并不构成什么体系,也无中心思想,只是将我们过去几年零零星星所译出的已经校订过的部分文件(截止于二  相似文献   

15.
科学事件     
美用电脑模拟技术和数学方法创造出虚拟人位于美国旧金山的Entelos公司采用电脑模拟技术和复杂的数学计算方法,创造出了可用于研制新药的“虚拟人”。用这种模式研制新药能提高效率且降低成本,还可避免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辉瑞公司、强生公司和罗氏公司等国际著名制药企业已开始使用Entelos公司的模式。Entelos公司创办人、副总裁托马斯·佩特森指出,生物变化过程很复杂,一种生物的变化会对其他生物产生影响,这正是电脑模拟技术的用武之地。他说,“虚拟人”的功效在于它能对需要长期试验才能看出结果的药方和药物剂量进行快速试验。例如,…  相似文献   

16.
美国高校管理模式经历了四个阶段:过渡阶段的殖民地学院管理;美国独立到19世纪末的“知识工厂”式管理;20世纪的“超级市场”式管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21世纪以来的“专卖店”式管理。“专卖店”式管理模式体现为三个特征:消费者成分日趋复杂;服务更加高效便捷,物美价廉;网络教育异军突起,很可能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专卖店”。美国高校“专卖店”管理模式虽有不足之处,但对中国的高校管理仍有不少可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学界对于著名新左派史学家威廉·A·威廉斯的美国外交史学研究中,一个流行的看法是,威廉斯是一位经济决定论者,他对美国外交的思想文化层面(或意识形态层面)重视不够。实际上,这是一种流行的谬见。威廉斯为美国外交史提供的不是一种经济解释框架,而是一种文化解释框架。然而,不管是将威廉斯的方法论归结为"经济决定论",还是归结为"唯心论",都是对威廉斯外交史学的一种简单化解读。"简约主义"的标签不可轻易加在威廉斯的头上,因为他在其概念框架内清醒而巧妙地处理着观念与现实、结构性因素与人的能动作用、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关系。重新认识威廉斯的美国外交史学,对美国外交史研究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许逸欣 《新读写》2014,(3):18-19
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莎朗·德普珀的作品《听见颜色的女孩》。讲述了“一个激昂而坦诚、令人无法抗拒的故事”,这个故事感动了美国无数读者。故事主人公——11岁的美乐笛是一个特殊儿童:她没法说话、没法行走、没法写字……这一切令她绝望得几乎失控。但坚强和乐观使她一点点找到了自己从未发现的内在力量。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个性的人。希望读者能从美乐笛的故事中读到力量和韧性!  相似文献   

19.
巫术与维吾尔族民间医学夏雷鸣世界上各民族的医学发展史大凡经历三阶段:原始经验治疗阶段、医巫相混阶段、医巫分家而医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阶段。周朝之前,“医”写作“”,这是医巫不分的绝妙写照,周*以后“医”写作“”,以汤药、酒药取代了巫术,但民间专行巫术...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美国教育史和教育思想史研究简单搬用美国政治史分期这一做法的质疑以及对美国教育思想史分期依据的讨论,本文主张根据美国教育的变迁轨迹将美国教育思想演变的过程划分为萌芽时期、形成时期、繁荣时期和多元化时期等四个阶段,认为美国教育思想的演变具有思想主体多元、思想内容复杂、思想论争普遍、呈现形式多样和时代特征鲜明等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