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前不久,在一家地市报上读到一条新闻,说是某县建立了全省首个生态养殖基地。可是,过后不久,又在该省的省报上,读到另一条新闻,说是另一个县也建立了全省第一个生态养殖基地。同样是生态养殖基地,同样在一个省,竟出现了两个“第一”,真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时下,在新闻媒体上,类似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这里搞了一项建设,冠之以“第一”,那里搞了一项建设,也说成是“第一”,不是全国第一,也要来个全省第一;或者这里搞了一项技术革新,说成是“首创”、“填补空白”,那里搞了一项技术革新,也说成是“首创”、“填补空…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摄影界对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有了不同的看法。时起时伏,争论得红红火火。有人说,新闻摄影姓“新”不姓“艺”;有人说,艺术摄影姓“艺”不姓“新”。文枪笔弹,各有各说,更始终没有人能雄辩地拍一下板,定一个音。 我干摄影几十年,前20年当记者,拍新闻照片。后20年搞创作,拍艺术照片。从来没有把摄影分成“新、艺”两家。我认为,他们是两位同行业不同工种的兄弟。他们之间只能分类,不能分家。  相似文献   

3.
再论图书馆与生产力的关系——与于鸣镝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劳动的理论出发,论述了“图书馆的构成要素”不是生产力要素;图书馆工作不是“物质生产”和“生产劳动”,图书馆是文化事业,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不能颠倒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之间的关系;不能把图书馆说成是“元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瞬间性,是新闻摄影的基本特征,新闻摄影中所说的“典型性瞬间”,是指从新闻事件发展过程中,抽取出来的一个能充分反映其新闻内涵的典型性瞬间图像。但在实践中,对新闻摄影的“典型性瞬间”的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偏差,总的来说有两大误区:  相似文献   

5.
实验式、分子式、结构式和示性式统称化学式 ,是用化学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此“四式”含义不同 ,不能混淆 ,但在不少科技书刊中 ,却常出现把实验式与分子式、分子式与示性式、分子式与结构式等混为一谈的现象。如 :把氯化钠的“实验式”NaCl说成是“分子式” ;把乙醇的“示性式”C2 H5OH说成是“分子式” ;把苯的“分子式”C6H6说成是“结构式” ;等等。“四式”的含义分别表述如下。1)实验式 是指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中各元素原子比例的化学式。如乙烯和乙酸的实验式分别是CH2 和CH2 O ,乙炔和苯的实验式都是CH ,…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前卫”?《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军队行军时在前方担任警戒的部队。事实上,现在人们通常把超越时代潮流说成是“前卫”,如前卫艺术等。编辑是新闻工作,新闻工作本应是站在时代潮流前列的。为什么说编辑不能太前卫呢?  相似文献   

7.
波黑穆斯林不应称作波黑“穆族”达洲近几年来,我国的新闻媒体在报道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以下简称“波黑”)内战时常常把那里的穆斯林说成是“穆族”,这种说法是不材学的,亟需加以纠正,以免以讹传讹。贻误子孙后代。在回答为什么不宜把波黑的穆斯林说成是“穆族”...  相似文献   

8.
“档案摄影”简伦姜舜慈,孙承敏“档案摄影”,无论对摄影界来说,还是对档案界来说,都是新名词,我们姑妄如此称之,是因为它是在档案界新兴起的一个摄影门类。它与新闻摄影、纪实摄影、艺术摄影、科技摄影等等门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既包含着这些摄影内容,又有它自...  相似文献   

9.
在上个世纪的50、60年代,美国人把他们的U-2高空侦察机说成是“空中王牌”,并狂妄地对蒋介石说:至少在10年以内,红色中国还无法把它打下来。  相似文献   

10.
18世纪时,政党在许多人眼里并不是什么好东西。华盛顿虽然被民主共和党人说成是“派性十足”、满脑子偏见的“联邦党人”,但自己从不认同。他曾写信给杰斐逊说:“您向您的爱挑剔的朋友和亲近把我描述为一个受危险势力影响的人”,这是“极不公正的”,……  相似文献   

11.
专题摄影(有人叫它“系列摄影”、有叫“组照”、有叫“报道摄影”),它是通过多幅照片的组台,从不同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表现一件事、一个社会热点,一个平淡而又感人的故事,使读者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变化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具有一定的结构方式和逻辑联系的多幅照片来阐明问题。  相似文献   

12.
1关于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量之一,其量纲为N,单位为摩尔(mol)。物质的量,除了可用摩尔作单位外,还可用微摩尔(μmol),毫摩尔(mmol)、千摩尔(kmol)、兆摩尔(Mmol)等摩尔的倍数单位作单位。有不少书稿把“物质的量”说成是“摩尔数”,这是不妥的,这如同把“质量”说成是“千克数”,把“长度”说成是“米数”,把“时间”说成是“秒数”一样不妥。所以,书稿中的“摩尔数”均应改成“物质的量”。2关于摩尔质量有的书稿仍使用已被废弃的“克原子量”或“克分子量”;或者虽已替换成“摩尔质量”,却把单位搞错了;或者在换算时…  相似文献   

13.
张鹏 《军事记者》2003,(7):53-55
一摄影作为瞬间的艺术,它所表现的虽为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瞬间情态,但就这瞬间而言,却是生活本质的反映,是摄影艺术家长期对生活观察、对人生思考、对艺术追求的能量释放,没有这些因素,摄影的瞬间性也就不能成立。任何人都能够按下照相机的快门,但并不意味着任何人都能够成为摄影家,也并不意味着任何人都能够拍摄出优秀的摄影作品。照相机无疑只是一种辅助工具,重要的是人的思想,摄影家不断地思考和实践才会产生出“瞬间”的艺术作品。那么作为摄影的特质“瞬间”,它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态呢?应该有什么样的规律呢?“瞬间”只是作者完成工作…  相似文献   

14.
新闻摄影是新闻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传媒现代化、数字网络化的迅速崛起与广泛应用,媒体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进入“读图时代”的报刊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新闻摄影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砝码。原人民日报社总编辑范敬宜曾说过,新闻图片是字无法代替的,它的功能在特定的条件下比字更具冲击力、  相似文献   

15.
谢顾问:在我初学写作的时候,常听到这种善意的规劝:初学搞报道应多下基层,多体验生活,不能屈服一坐就扎根,热衷于“闭门造车”。在这种意见面前,我迷惑了:难道我坐下来写作就是“闭门造车”吗?54953部队郑北郑北同志:对于初学写作者来说,下基层,多体验生活,的确是十分必要的,但除此之外,也需要坐下来学,点基础知识和文字运用、稿件构思等基本功,不能把后者不加分析地统统说成是“闭门造车”。“闭门造车”是个反人词,本意是指不管客观实际主观乱间。用在写作上,往往用以讽刺那些足不出户,冥思苦想,专作理论脱离实际文…  相似文献   

16.
王威 《新闻前哨》2006,(10):78-79
一、“影像点评”造就了新型摄影记者 “影像点评”实际上是新闻摄影记者展示自己思想的一个新的专业平台。这个栏目不同于以前的任何形式的新闻摄影报道,它是运用镜头语言来传递信息、传达思想的。得益于此,“影像点评”才不能为别人仿制、替代,并开始造就湖北日报新型摄影记者。  相似文献   

17.
按快门还是玩鼠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数字图像处理和数码相机等数字化摄影技术在新闻摄影上的运用,新闻摄影作品的制作时间大为缩短,采访编辑的节奏加快,加速了新闻摄影的时效性,它将新闻摄影作品瞬间便呈现在广大读面前,无疑,它适应了网络时代新闻摄影的发展要求,受到新闻媒体的青睐。“按快门”还是“玩鼠标”一,却阐述了当前新闻摄影中,由于高度发达的电脑技术能够轻易地改变“数字摄影”,列举了“数字摄影”在新闻摄影中出现的种种情况,造成对新闻摄影真实性的严峻挑战。章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面对目前电脑介入报刊编辑出版的现实,应该严格遵循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把好新闻失实这一关。  相似文献   

18.
怎能把学雷锋等教育说成是“旧招”呢?某报5月14日在《蔷薇园》专栏中登了一篇题为《旧招》的文章,把倡导学雷锋、讲节约说成是用“上辈用过的法子,而这法子又是上辈传下来的”。文章用自然科学中的例证对自己的观点加以解释说,在害虫对一种农药产生抗药性后,人们...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新闻摄影事业发展很快,我们有了一支比过去更庞大的新闻摄影专业队伍与通讯员队伍.从拍摄的照片看,无论题材、体裁与表现形式都比过去深刻、多样、生动.随着突发性,事件性新闻增多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新闻摄影照片.但在报纸上发表的非事件性新闻照片中。仍有相当数量是“千人一面”、“似曾相识”.这些照片,说它是真的,又透着假,如果说它是假的,却又有过这样的事实.真真假假,看了以后,总感到它与现实生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以见证性为特长的新闻摄影,一直受到各家报刊程度不一的重视。作为一个经济大省的省委机关报,新闻摄影的改革与发展,用一句时髦的话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的摄影报道显然存在着不足与缺陷。思考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究竟什么样的新闻照片是“好照片”应该说,这是一个令包括总编、版面编辑、图片编辑、摄影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