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是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在教学计算法则时仅以学生掌握计算法则为根本目的吗?仅将“循理入法,以理驭法”作为最高境界吗?除此之外,计算教学还能追求什么?最近我在教学小数乘除法时,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算理,“再创造”地学习计算法则进行了思考与尝试。下面是我两次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2.
在简算教学中,如果算理不清楚,就无法适应简其中千变万化的各种具体情况。因而在简算教学中应重视讲清算理,揭示简算规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在数学第七册“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教学中,应抓住以下几个要点。一、比赛激起,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两组算式:125+70125+69758-300758-299524+100524+98185-60185-57让学生用接力赛的形式进行快速计算比赛。赛后问:做第一组题的同学为什么完成得又快又对?引导学生观察这两组算式,使学生明白第一组算式是加、减整十、整百数,所以算得又快又对;第二组算式是加、减一般的…  相似文献   

3.
巧妙的简算     
计算,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主要包括:计算法则、运算顺序、运算定律、性质及应用法则、定理、性质进行计算或者进行简算等。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而在计算能力中,学生的简算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关系到学生的学习习惯、情感、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巧妙地进行简算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呢?  相似文献   

4.
计算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的技能.实践证明,具有良好计算能力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效率明显高于计算能力较差的学生,为此,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中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到了向高年级段过渡的阶段,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面临着更多、更高的计算要求,因此,教师便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提高学生的简算能力,以便于学生在计算时能够用“巧”劲,获“奇”功.本文从具身认知视角出发,针对中年级学生简算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中年级学生简算能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5.
加减巧算     
在进行加减运算时,为了又快又好,除了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巧算方法。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是运用“凑整”的方法,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看作所接近的数进行简算。进行加减巧算时,凑整之后,对于原数与整十、整百、整千……相差的数,要根据“多加要减去,少加要再加;多减要加上,少减要再减”的原则进行处理。另外,可以结合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进行凑整,从而达到简单的目的。例(1)307+201-398-99;摇(2)9999+999+99+9。你有好办法迅速算出结果吗?我这样想,(1)是一道加减混合运算,每个…  相似文献   

6.
思考一:强化算理有必要吗? 这是一节计算课,一般我们认为计算课的教学应达成两个基本目标:一是掌握算法,二是理解算理。于是,第一次执教时,在学生交流了各种算法以后,我引导学生结合“先算2×3=6,再在6的后面添一个0,结果就是60”这种算法深入思考:这样算的道理是什么呢?学生无语。  相似文献   

7.
<正>在听课及阅读课例的过程中,有一些课堂细节耐人寻味。比如:熊艳演老师在《丰富策略体验提升运算品质》的“火眼金睛辨对错”环节中,呈现了某位学生的作业:299+63+137=362+137=499,并请学生说说“错在哪里”。大家很快有所发现:此题本可简算,但这位学生没有简算,而是按部就班地根据法则计算。如果讨论“这位同学为什么没有简算呢?”估计很多学生会脱口而出:“题目没看清,审题不仔细。”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要使学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对于其中的一些基本计算,要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培养学生合理灵活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关键是处理好一般计算与特殊计算、简算规律的常规应用与变式应用的关系,即在学生切实掌握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计算法则和简算规律的常规应用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情况,引导学生突破常规的局限,再择新的捷径。  相似文献   

9.
课标关于运算能力的阐述,除了掌握算法、理解算理,还要求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策略解决问题。本节“数的运算复习”力图凸显计算方式方法的选择,让学生体验选择合适的计算方式来解决问题的策略;力图凸显检查方法的选择,让学生体验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检查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简便计算教学中,当学生在理解、掌握有关概念、法则,定律和性质的基础上,必须着重培养他们自觉、正确、灵活地运用定律和性质,合理、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以提高他们运算的技能和技巧。一、逐步取消指示性语言,提高运用定律、性质进行简算的自觉性统观几年来各地的升学试卷,屡见在计算部分试题前冠之以“能简算的要简算”一类的要求。这种指示性语言在客观上对学生起了一个暗示作用,无异于通知学生试题中最少有一道是简算题。这样不利于学生开动脑筋,认真审题。长此以往,就容易使学生养成一种等吃现成饭的惰性,以至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一旦没有指示性语言便往往不能自觉判别简算题和自觉运用简算法,以至走弯路,费时间,出差错。笔者认为:“能简算的要简算”乃属《大纲》关于计算方法要“合理、灵活”的本份要求,必须要求学生自觉做到。学生在熟练掌握简算的技能技巧以  相似文献   

11.
如教学“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百整十数的简便运算”.其教学重点是掌握并理解“凑整简算”的方法。为帮助学生理解简算的意义.林老师利用购物“付整找零”的生活经验.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景:“六一”节前的一个星期天,小星妈妈带了126元钱.到儿童商店买了一套98元的童装.作为“六一”节礼物送给小星。小星妈妈是怎样付的钱?小星妈妈还剩多少钱?经过学生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师:(多媒体出示)23减2得多少?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呢?生:把23分成20和3,先算3减2得1,再算20加1得21。所以,23减2得21。师:如果把减数“2”改成“7”,该怎样算呢?请用“23-2”的口算方法做这道题,看你发现了什么?生:(思考、交流后回答)我们发现个位上的“3减7”不够减。【评析】教师用“发现了什么?”这一问题巧妙地把学生引导到自主探究、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之中。师:这样的题该怎样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像这样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板书:两位数减一位数。)师:请同学们拿出…  相似文献   

13.
简便运算是数的运算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小数乘、除法简算教学中,要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有效地用转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计算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与灵活性。 一、分析数据特征,掌握简算方法 小数乘、除法简便运算的关键是分析数据的基本特征,从中找出隐蔽的简算因素,在“积为整”的基础上使—些笔算逐渐用心算代替,从而提高计算  相似文献   

14.
薛美华 《辅导员》2009,(21):37-37
传统的“数与计算”教学往往与整数、小数、分数的读写训练相联系,与计算技能、技巧的训练相联系,枯燥、乏味,令教师苦恼,也让学生烦恼。至今,对“数与计算”教学,教师中还存有这样那样的困惑。比如,“数与计算教学需要设置情境吗?”“还需要关注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吗?”“计算速度要求降低,还进行计算技能的训练吗?”许多教师在探索实践中.  相似文献   

15.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进行计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由此可知,简算应成为借助于运算律的理解与掌握来比较与优化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增强数感等的重要内容。计算教学是支撑小学教学的最基本框架,占据着小学数学一半以上的教学时间。而简便计算是计算教学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  相似文献   

16.
简算是小学数学的一种计算方法。简算意识的培养与简算技能的训练不可忽视。但是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简算意识薄弱、简算能力不强等问题也相继出现。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寻找解决的办法。一、小学简算面临的主要问题小学简算的主要问题是简算知识退化、简算能力退化等。毋庸置疑,简算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种计算方法,但就目前来说,学生简算意识薄弱的问题却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有的学生计算方法运用不当;计算顺序混乱;简便算法模糊,不能"为已所用";没有理解算理等。比如,有的学生在运用加法  相似文献   

17.
一、正确处理好算法和算理的关系《课标》明确指出:“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因此,教学时,教师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理清并熟练掌握计算法则、运算性质、运算定律以及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  相似文献   

18.
钱建兵 《江苏教育》2007,(20):26-27
一、案例点击案例1在教学完简便计算后,当学生在作业中碰到计算题时,常有学生问:“老师,计算题要不要用简便方法?”简便计算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具体的计算情境中自觉地合理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要不要用简便方法?”这充分说明学生没有将简算看成是一种内心的需要。而作为一种外在的要求,受题目条件的限制,为了简便而简便。  相似文献   

19.
简算教学     
用简便方法计算,是小学计算教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简算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计算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维训练。一、讲清算理要让学生掌握一种简便算法,就应让学生理解这道题为什么可以这样简算的道理,而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并明确规定:在第一学段要使学生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百以内的加减法;第二学段要使学生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口算错误,笔算、估算及简算必然出错误。因此,只有抓好口算教学,加强口算训练,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才能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进而提高笔算的正确率,为笔算打好坚实的基础。一、加强算理教学掌握口算方法1.教会学生口算的算理口算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