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舞蹈是肢体的语言,是伴随在乐曲的旋律、节奏等,激发舞者的内心情感而进行的舞蹈表演,是情感的艺术再现。即兴舞蹈对舞者提出更高的要求,舞者运用舞蹈即兴的技法来进行舞蹈作品的创作,它要求舞者对音乐意境与音乐情感的把握,舞蹈肢体语言的表达等。即兴舞蹈在舞蹈创作中体现的即时性、创作性与独特性,成为舞蹈创编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情感在舞蹈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及其情感表现凭借舞者的肢体形式来抒发人物内心世界,说明舞蹈作品是舞者情绪的宣泄、情感的释放,通过舞蹈语言及动作形式的美感得到真正自由完美的体现。作为舞蹈艺术创作的根基,舞蹈编导更是应当先有内心的感受,再将其与动作的形式高度统一升华,创作出激发观众心灵深处的好作品。  相似文献   

3.
舞蹈是以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情感与智慧的一种形体艺术。舞者利用肢体,通过一些特有的规律性动作来传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动作是舞蹈的核心,情感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教育工作者在舞蹈教学中不但要重视训练学生的舞蹈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情感。在舞蹈教学中,要通过对学生进行音乐节奏的训练、表情的训练、音乐情感的培养以及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全面提升学生的舞蹈情感和舞蹈表现力。  相似文献   

4.
舞蹈艺术是身体与灵魂的融合与飞翔,舞蹈演员表演时的内心情感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舞蹈的动作效果。艺术想象是演员进入角色的纽带,并贯穿于表演的始末和各个方面,舞者的艺术想象力会直接影响到他的艺术表现力。舞蹈表演艺术要求舞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去达成与观众的共鸣,舞者的内心想象通过身体语言表达出来,而这种身体语言正是观者展开想象的物质材料,一个成功的舞蹈作品,离不开想象力和表现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5.
舞蹈作为艺术语言之一,是人们对内心情感表达的一种外显形式。舞蹈作品的传神与能否感染观众,其核心要素依然在于它是否能准确地传情达意,舞蹈编导的创作意图是否能很好地被舞者领悟,舞者是否具备能够充分表现舞蹈内涵的舞蹈能力,是否能准确地以肢体语言展示舞蹈内涵等等。这些都是舞蹈情感表现的重要因素。舞蹈表演是一种以动作来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它通过人体律动来传达人类的情感语言,具有强烈传感作用,含有浓厚的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6.
舞蹈艺术是身体与灵魂的"融合"与"飞翔",舞蹈演员表演时的内心情感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舞蹈的动作效果.艺术想象是演员进入角色的纽带,并贯穿于表演的始末和各个方面,舞者的艺术想象力会直接影响到他的艺术表现力.舞蹈表演艺术要求舞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去达成与观众的共鸣,舞者的内心想象通过身体语言表达出来,而这种身体语言正是观者展开想象的物质材料,一个成功的舞蹈作品,离不开想象力和表现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舞蹈是以舞者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以及舞者在表演过程的情绪为表现形式的艺术形式,舞者可以借助舞蹈表演,将自己想要表现的情感完美的表现出来。舞者的舞蹈表演能力是对舞者舞蹈能力的考验,而在现实的舞蹈教学中,学生在进行舞蹈学习时,只是复制教师的舞蹈动作,没有将自己的情感投入进去,舞蹈没有内在的思想情感,十分的空洞。  相似文献   

8.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它通过舞者富有韵律感和审美化的动作、姿势和造型等舞蹈形象,表达作品意蕴和人物的内心情感。本文中,作者结合自身多年舞蹈创作与教学的实践经验,从对舞蹈艺术特性的分析入手,论述了舞蹈的形象、意蕴与情感等诸要素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肢体是舞蹈教学的主要表现手段,通过肢体舒展来完成舞蹈形象的塑造和舞者内心情感的表达,因此舞蹈教学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人体运动表演形式。本文分析了舞蹈教学中软开度训练的最佳时期及其训练原则,并对软开度训练中的疑难问题展开了细致论述。  相似文献   

10.
气息在舞蹈艺术中的应用是不可忽视的,运用不同的气息可以表现不同舞蹈的独特魅力。气息连通舞者的动作,让舞者能更好地表达情感和精神。本文将以民族舞、现代舞、芭蕾舞和中国古典舞四种舞蹈形式为例,分析气息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舞蹈是利用舞者的肢体动作进行情感表达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者要利用这些动作将情感表达出来,这样的舞蹈才具有生命力以及感染力。舞蹈中进行情感的表达是必要的,但是生活中还存在一批这样的舞者他们听不到外界的声音,表达便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很有可能对于舞蹈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说,在聋生的舞蹈的情感表达的引导是相当重要的。从舞蹈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以及加强舞蹈中聋生情感表达的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舞蹈是最直接、最形象、最生动、最深刻表达人们内心情感的方式。通过编舞对于舞蹈有深层次的认识,本文试从舞蹈主题动作的重复性、行为动作的重要性、人物情感的表达和人物关系的塑造四方面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3.
舞蹈是一种依靠肢体传情的艺术形式,它那飞舞灵动的舞姿,是舞者传递思想、情感、理想、愿望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因而也决定了“舞蹈训练不仅是生理上的,也是受心理支配的,”“舞蹈既是生理上的,同时也是属于心理上的思想意识形态的活动”.人体的每一根神经,每一个关节,每一块肌肉所构筑成的舞蹈千姿百态的“形”,无不传导着由舞者内心唤化出的耐人寻味的意韵之“神”.“形”态负载下的“神”韵,是观众赏舞不疲,舞蹈艺术灵魂永驻的生命.俗话说:无“形”则不  相似文献   

14.
许多舞者都存在着共同的问题,都有着共同的烦恼,那便是在舞蹈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脚站不稳的现象,从而造成动作连连失误,影响了舞蹈的艺术表现力,也使舞者临场十分尴尬。为了减少频频出现的失误,作为舞者就应该进一步思考和体会,为什么会站不稳?站不稳的原因在哪里?其实,这是舞者在平时的舞蹈训练中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如果在平时的舞蹈训练中,舞者能注意到脚下与地板之间所产生的对抗关系,并刻意把这种对抗关系的原理运用到训练中,那将会减少许多不该出现的失误。这样不仅能减轻舞者的心理负担,而且也会彻底消除脚下没根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舞蹈的最高境界是通过舞者的舞蹈技巧和能力来诠释表演来诠释作品的内在情感,达到以舞传情的效果.舞蹈表演的精髓就是情感,应该做到舞中传情,情随舞动.舞蹈表演与教学中情感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6.
艺术是情感的凝聚和迸发 ,作为舞者 ,在创作与表演的实践中 ,通过舞蹈的诗化 ,实现诗化的舞蹈。  相似文献   

17.
梁琳 《科教导刊》2019,(12):109-110
由于舞蹈艺术能较好的表达情感,舞者往往通过各种身体动作来表达,所以高校在舞蹈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舞蹈素养,还应使舞蹈表演的舞台即视感更高,使观看舞蹈的人被舞蹈所吸引,以此才能有效增强学生的情感表现力。于是文章通过对高校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表现力进行研究分析,详细介绍了高校舞蹈教学的现状,以及在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意义,并最终提出在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舞蹈情感表现力的具体策略,从而促进我国高校舞蹈教育教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其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舞蹈是人们早期创作的通过肢体动作将内心情感表达出来的一种形式,它的创作成功与否和舞蹈编导能力有很大关系,这要求舞蹈编导要具备各方面的素质,克服舞蹈创作上的困难,用心感受作品本身,让受众产生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19.
舞蹈是舞蹈演员借助人体本身来传情达意的展示艺术,所有舞姿,动作,技巧都是通过人的身体,由骨骼,关节,肌肉在神经支配下协调配合而完成的。让观众由外到内去理解,感受和享受舞蹈演员从形态到内心思想上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除了肢体动作的到位,更重要的是舞者心灵的感受,要理解这个舞蹈深邃思想,让自己进入角色,让观众既看到美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舞蹈属于艺术的一种,人们可以用优美的舞姿来展现内心、表达情感,并让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但在当前的中职舞蹈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舞蹈技巧、肢体动作的训练,而忽视了情感方面的教育。为充分发挥舞蹈教育的美学价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舞蹈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其能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舞姿中,赋予舞蹈灵魂,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与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