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9年1月,国民党行政院迁往广州办公,苏联驻华使馆随之南迁,而美国驻华使馆却按兵不动。同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兵临南京城下,国民党政府官员仓皇撤离,而司徒雷登却仍然打算留在南京。在国民党政府即将垮台,“首都”南京即将被解放军占领的情况下,司徒雷登为什么坚持滞留南京不动呢?这似乎成了一个历史之“谜”。近年来,一些著述涉及此事,并对此“谜”作了不同的解释。有的认为,司氏此举是想同中共拉关系,  相似文献   

2.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9月7日光复汉阳、汉口,10月10日光复武昌.国民政府于1926年12月由广州迁都武汉,并于1927年1月1日在汉口办公,这个政府是在大革命高潮中建立起来的国共合作的联合政府.中国共产党人及国民党左派人士,在这个政府中都有很大影响.所以,虽然面临紧张的战争环境,在各方面仍实行了一些革命的措施.这里,仅就武汉政府时期的报刊和教育事业的情况,作些简要的介绍,着重介绍革命首都武汉地区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老年教育》2002,(10):19
1949年10月1日清晨,蒋介石官邸.国民党空军司令周至柔已经来过几次电话了,但蒋介石的回答仍然是"再等等".  相似文献   

4.
日本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空前惨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向日本索取战争赔偿,成了战后中国国民党政府一项重要外交活动.国民党政府对日索赔前后经历了十余年,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准备索赔阶段 国民党政府对日索赔的准备工作早在抗日战争期间就开始了.为了清算日军侵华战争罪行,以待战后向日本索赔,1939年7月,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制定了《抗战损失调查办法》及《调查须知》,并通令各机关及地方各级政府着手调查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的损害.1943年开罗会议后,对日作战各盟国都将战后对日索赔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国民党政府成立了行政院抗战损失调查委员会,加紧系统调查工作.1944年3月19日,参事室外交组代表黄正铭等人参照苏联对德索赔办法,草拟了《战后对日媾和条件纲  相似文献   

5.
《邢台学院学报》2014,(3):112-114
清朝时期,直隶省会为保定。1913年,中华民国政府将直隶省会正式迁往天津。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改直隶省为河北省,10月河北省会迁北平。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北平政局不稳,10月,河北省会又回迁天津。1935年,日本加紧侵华步伐,制造"华北事变",天津形势危急,6月,河北省会再迁保定;抗战时期,河北没有固定的省会城市,直至1949年,河北省全省解放后,中央决定河北省会为保定。  相似文献   

6.
一自从一九二三年中国共产党帮助孙中山改组中国国民党,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群众革命运动开始高涨起来,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革命的无耻干涉就更加露骨了。一九二四年八月的“广州商团事件”,就是帝国主义阴谋干涉中国革命的事件,孙中山曾经揭露说:“前几个月某国人(指英国人)在香港的言论……要商团打政府,说商团如果不打政府,政府便马上实行共产。最近更助陈廉伯在香港发行两百万元的债票,由他们的银行担保。”“这两年来有几个英国人不喜欢国民党,不喜欢国民党的政府发展,更煽动陈廉伯运动商团全体,在广州内部反对国民党政府。……因为他(陈廉伯)做汇丰银行的买办,所以那几位反对国民党的英国人便认识他,便日日运动他反对政府说:如果你能够运动商团,反对政府,我们英国人便帮助你组织商人政府,你陈廉伯便是中国的华盛顿。……  相似文献   

7.
国民党政府是国民党反动派于1927年背叛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之后在南京建立起来的。它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府。可是,它却在1930年6月颁布了一个《土地法》,并声称该《土地法》是“国民政府为谋中国土地问题之解决,特依国民党政纲之规定与孙中山先生之遗教制成的。”这部《土地法》真的是“为谋中国土地问题之解决”吗?真的是依照“孙中山先生之遗教制成”的吗?考察国民党政府在土地立法上的言行,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国民党政权的性质和中国革命发生的社会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8.
无字联:1949年4月1日,国民党首府南京的大专院校学生进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的示威游行,遭到了国民党特务和军警的残酷血腥镇压。几天后,南京中央大学为死难的学生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肃穆的会场上悬挂的是一副没有文字的奇联:“??????;!!! !!!”。这副无  相似文献   

9.
李国文 《高中生》2010,(28):27-27
南京解放后,1949年5月底,我就读的南京国立剧专决定迁往北京,准备成立新的中央戏剧学院,想不到从此落叶生根,与这座古都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2009,(9):41-41
其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盛典”是在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那10月1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呢?在政协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毛泽东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  相似文献   

11.
提起张大千在敦煌蒙受冤屈之事,说来话长1949年3月,虽然当时国民党甘肃省参政会对告张大千破坏敦煌壁画一事已作出最后结论张大千在千佛洞,并无毁损壁画情事。但此结论国民党政府一直保密,未予公开。后经大陆张  相似文献   

12.
一1946年1月10日至31日由国民党政府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通称旧政协),是抗日战争以来,中共及其他抗日民主党派长期要求与推动的结果。抗战初期,中共及其他抗日党派为了抗日救国,就向当权的国民党及其政府建议改革政治机构,实行民主政治,在真正的国民大会(以下简称国大)召开以前,召开各党派、各界参加的政治会议或党派会议,共商抗战建国大计。1941年民主政团同盟成立后又提出了“设置各党派国事协议机关”的建议。但国民党政府总以扩大国民参  相似文献   

13.
说明: 一、此表根据当时报刊资料,各种年鉴,有关人物传记,并参照国民党南京国民政府档案资料综合而成。其内容经过反复、多方核实,但仍难免有错误、不妥之处,希得到指教; 二、任职起止时间为选任和经批准正式免职(或死亡)时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因此,将最后一届国民党南京政府官员任职截止时间为1949年。  相似文献   

14.
《教师博览》2012,(11):26-26
国民党元老谭延闽(1880—1930),系清末湖南立宪运动的主要领导人,辛亥革命后曾三次出任湖南督军兼省长及湘军总司令,1928年2月任南京同民政府主席,至10月转任行政院长(相当于今国务院总理)。  相似文献   

15.
1947年10月,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在南京成立。1949年,迫于国内形势,农复会迁往台湾。该机构对此后台湾经济的发展贡献巨大。台湾农业在1950年至1970年这二十年间保持了高速发展的势头。因此,分析该机构的活动、政策和改革措施等,对于中国农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由于国民党的惨败,美国政府于1948年底就决心从中国“脱身”。但当时美国上层及公众对政府的对华政策议论纷纷。有的主张加强援蒋,有的主张停止卷入。杜鲁门总统认为就对华政策进行公开辩论势所难免,故决定把“事实”公之于众,但国务卿马歇尔等却不同意公布政府历史文件。1949年1月21日,艾奇逊继马歇尔出任国务卿,恰好蒋介石于这天宣布“引退”。艾奇逊不胜感慨:“我刚好就职时,他就垮在我的头上”。2月7日,美  相似文献   

17.
1. 帝国主义及其在各国的走狗有如夕阳西下,社会主义和为社会主义所支持的民族革命运动,却正如旭日东升。1949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倒了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是对帝国主义的沉重打击。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庄严的宣告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相似文献   

18.
193 7年 1 2月 1 3日至 1 93 8年 2月 ,中国发生了最为悲惨的事件 :在南京有 5万多名已放下武器的国民党军战俘和 2 5———3 0万名手无寸铁的平民 (其中包括妇女、老人和儿童 )被攻城日军血腥屠杀。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这也是影片《南京大屠杀》所记录下来的真实历史  相似文献   

19.
二战爆发前,国民党政府曾与纳粹德国达成一项军火买卖,国民政府将巨款打入德国国家汇兑银行账户,订造2艘德国Ⅱ型潜艇,最后交易因中日战争爆发而中止。但1949年国民党去台后,在财政窘迫的情况下,这笔款项的追索曾困扰蒋介石10余年之久。  相似文献   

20.
问题解答     
问:国民党的"五五宪草"、"国大选举"、"制宪国大"、"行宪国大"都是怎么回事?答:"五五宪草"、"国大选举"、"制宪国大"、"行宪国大"都是国民党反动派所玩弄的宪政骗局,目的是给其法西斯统治蒙上一块民主的遮羞布."五五宪草"是国民党政府1936年5月5日公布的一个宪法草案.当时的情况是:"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抗日民主运动不断高涨,各阶层人民强烈要求结束国民党独裁统治,召集国民大会,制定宪法,蒋介石集团为了缓和矛盾,不得不在1932年2月的国民党四届三中全会上决定,于1935年3月"召开国民大会,议定宪法".于是1933年1月,国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