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思维是一种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敢于提出新问题、新见解的进取性思维方式。它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是一个国家崛起的动力。当前,中小学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培养创新思维则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农村中学设备简陋,地理教师还是凭借“粉笔、黑板、教科书”传授知识,而且地理这样一门长期被当作副科,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还面临着许多挑战。那么,在新课改下,农村地理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以为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方久珍 《考试周刊》2009,(12):142-142
素质教育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中学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地理学科也不例外。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如何加强素质教育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主要是加强学生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五种能力的培养。下面笔者就以上“五种能力”的培养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教育的主题,而中学地理新教材的内容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作为中学地理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强调:“迎接未来科学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坚持创新,勇于创新,才能迎接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所谓创新思维是指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研究面临的事物或问题,从而找到创造性地解释这些事物或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新结论的一种优良的心理品质。地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因此,地理的学习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5.
地理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搞好地理课堂和课外的创新教育,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每个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创新素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下面结合我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就地理教学中如何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谈一些具体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7.
地理素质教育要求面积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本就地理素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地理教师如何不断加强自身非智力因素的提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二伟 《考试周刊》2011,(75):168-168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地理教育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地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地理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终身有用的地理知识,在积累知识和提高技能的同时,良好的道德品质观念、实践能力、创新意识都能得到培养与发展。那么,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呢?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培养的,因此现就中学地理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中学教育正快速由单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新课改中如何加强中学地理教学素质教育很有必要。为此,地理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改变教学方法,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地理方面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家中考改革精神,地理学科已经列入中考内容,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应是每一位地理教师研究和探索的现实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思考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使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并尝试改革传统教育形式下的弊端而产生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要求,中学地理知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加强地理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培养的,因此现就中学地理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4.
何为地理素质?地理素质是国民所具备的地理知识及在行为活动中遵循地理法则的情感和能力,包括地理知识素质、地理品德素质和地理行为素质三个方面。地理素质教育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一、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人类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由于人类缺乏自觉的环境意识,使全球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口、资源和发展问题不断困扰着人类。如大气污染、酸雨、森林面积锐减、草原退化、土地沙化、灾害频繁、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如何解决好和保护好环境,保证…  相似文献   

15.
培养的创新人才核心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利用地理数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学地理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实践能力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随着地理教材的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入,中学地理教学将更加适合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通过地理课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在知识上有所收获。增强国情认识,更重要的是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为我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服务。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目前素质教育中普遍关心的问题。基于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对地理课的认识,以及对学生的兴趣,求知欲望,强烈的好奇心等特点的观察,我认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7.
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已成为地理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归纳出五种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于地理教师来说,怎样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培养具有当代地理意识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任务越来越紧迫。那么,地理教师应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一、转变教育观念,真正确立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地理教学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来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智能和创新素质、心理和身体素质,把学生培养成新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20.
地理作为中学的必修科目之一。随着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深入实践和研究,地理教学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但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广大教师认真探讨的新课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