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练习3”有一道“口语交际题”,题目是“一张令人发笑的照片”(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第九册),要求通过合理想象,补画第二幅图(其中第四幅图也即最后一幅图是两个孩子手执照片哈哈大笑),然后将四幅图的意思连贯地讲给同学们听。  相似文献   

2.
案例: 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四册的第48页“整理与复习(一)”中,教材创设了文具与食品两幅购物情境图.如下: 课始,教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从图中提炼数学信息.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部编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角的认识与度量”。教学要求: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和线段,认识角及其表示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教学过程: (一)宣布新课今天开始学习第五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课学习第一节——角。 (二)导入新课  相似文献   

4.
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分数的意义》这一小节教材里,对分数下了定义,即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分数。为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第六册、第七册、第八册中有几道思考题的答案有误,现摘录如下与各位同行商榷。1.第六册数学教科书P21思考题()个长方形第六册《教师教学用书》第29页答案:“先数小长方形有4个,由两个图形组成的长方形有3个,图中左面的部分是  相似文献   

6.
人教社1995年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六册)第80页,有这样一道思考题:“找出下列每行数的排列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4)8 24 12 36 18()()”广西《小学教学参考》1996年第4期刊登的周应斌《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部分思考题试析(二)》一文认为,这道思考题的答案是:“(4)的规律是:第一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节里,有一道练习题:(第23页第6题)“把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改写出来。5+5+5、4+4+4+4+4和3+3+3+2。”按照教学要求,只须把前两题改写成乘法算式即可。为了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数学》第三册“角的认识”一课,某教师为拓展学生的思维,巩固学生对“角”概念的理解,设计了“剪一剪”的教学环节。笔者在教学中也设计了这一环节,两次教学出现了不同的效果,引起了笔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数的整除     
教材:小学数学第八册《数的整除》第一节课 教师:安庆市人民路小学特级教师 彭伏元 学生:安庆市人民路小学四年级 师:我们昨天结束了长方体、正方体的学习,今天学习的是一个新的课题。(出示正方体、长方体和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两幅挂图)××,(指第一幅图)你看这是什么图形?  相似文献   

10.
数学第七册在“角”这一节教学中,谈到了平角和周角。对于平角,是这样定义的: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如(图一)。  相似文献   

11.
在一节《平行四边形教学和梯形》(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中,出现了如下课堂实况:学生在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后。师:你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吗?生1:两个角都是一样的度数。  相似文献   

12.
小学《自然》第12册第5课《眼睛的科学》一文探究“近视的成因”时,其中一幅插图不够科学,有待引起我们的重视。下面两幅图是一个较为科学的模拟探究近视成因的实验,实验现象明显。图1:牵引晶状体的肌肉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图2: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舒张,晶状体的凸度变小,眼睛就可以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第六册“加减法的一些速算法”中例3关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把这个数减去几个数的和”这一性质及相应的速算法可分下面四个步骤进行教学。[直观感知]教师用灯片或绒板出示一幅图,图意是老师有10朵小红花奖给小朋友,第一次奖2朵,第二次奖5朵,还剩多少朵?要求学生看图列出两个算式: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第八册《长方体和正方体》中的许多概念,在小学阶段要进行阐述,到中学阶段后还要继续深化。备课时,有必要弄清这些概念的前后表述,明确这些慨念在小学阶段应讲授的深度,以使学生从知识的整体结构上认识这些概念。一、体积概念。小学数学第八册中,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高中数学第二册第五章第21节定义体积为:“几何体所占有空间部分的大小,叫做它的体积。”两者基本一致,仅有“物体”与“几何体”之别。因为前者接近于小学生的  相似文献   

15.
一位教师让学生做通用小学数学课本八册91面《复习》第1题时,学生对于“用分数表示每个图中的阴影部分”的第4小题(图形如下图4),作出了两种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第四册《望到远方》一课中有这样的句子:“战士去饮马了,毛主席和小号兵站在堤岸上。”第九册《小牛犊子》一课中有“那边东山坡下,一片青青的草地,草地边一条小溪,正好饮牛”的句子。不少小学语文教师问:这两个句子里的“饮马”、“饮牛”和“饮酒”、“饮水”都是动宾词组,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教材第一册第八十五页有一幅“红灯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直观认识100以内的数;熟练地数100以内的个数;认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三章第五节有一幅“殖民主义者在非洲作威作福”的漫画(右图)。图中的黑人正在张贴的通告中有这样的文字“All rooms taken by J.Bull”,讲述相关内容时,有学生问其中的“J.BULL”为何意?  相似文献   

19.
小语第六册《在艰苦的岁月里》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图文结合,虚实交错,使一幅单色图画在学生脑海中有声有色,有情有最。课文一开头就以丰富的想象,为图上两个红军的背景作了描写:鏖战余,山坡上,暮色里,悠扬的笛声回荡在寂静的山谷中……图中人物处在特定环境——战争年代那“艰苦的岁月里”。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内容 第四册“看图学文”共有6篇,其中多幅图4篇,单幅图2篇,保留和新选课文各占3篇。这些内容分别安排在教材的三大部分中,各部分均有2篇看图学文。第一部分中有《小蝌蚪找妈妈》和《骄傲的孔雀》,这两篇都是看连续的多幅图学文。多幅图的看图学文,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用一幅幅形象具体的图,配有一段或几段浅显的文字,完整地表达了故事内容。第二部分中有《我们也要当红军》和《难忘的泼水节》,这两篇都是看单幅图学文。这类课文是以一幅内容较复杂的图,配有一篇较完整的短文。第三部分中有《黄山奇石》和《雷雨》。这两篇看图学文,虽然也是看多幅图学文,但与第一部分中的看多幅图学文略有区别。如:《黄山奇石》一课,由四幅图和一篇短文组成。第一幅图是黄山景观照片,第2—4幅图,分别是“仙桃石”、“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三个景点的照片。图与图之间并没有密切的联系,不是表达事件发展的连续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