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并没有缩小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反而有了继续扩大的趋势,尤其是偏远山区农村教育的状况不容乐观。通过对陕西X小学的个案研究,以及与其他同类学校相比,发现偏远山区农村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和问题。这些困境和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而短期内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存在诸多困难。由于偏远山区农村教育问题,不单纯是学校的教育问题,而是一个涉及经济发展、学校管理、社会制度、社会政策、农村家庭变迁等一系列问题的综合问题。提高偏远山区农村教育质量,需多管齐下,针对突出问题予以优先解决。国家给予重点扶持,提高办学条件;关注偏远山区教师,提高其工资福利待遇;适时调动山区教师,保证其工作热情;不能随意调动学校管理者,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关爱山区孩子,帮助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目前,江苏省正大力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的达标验收工作。在迎验过程中,受益最大的是苏北偏远农村薄弱学校。本文通过对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应用网络技术的现状的调查研究,剖析网络技术对农村薄弱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并提出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利用网络技术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对人口和产业的集聚效应引起了农村义务教育布局的重大变化,教育布局与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对西部地区部分乡镇学校的调查发现,西部偏远山区义务教育布局调整过程中存在着调整速度过快、教育布局规划缺乏科学性、城乡教育投入不均衡、教育布局调整缺乏配套政策等突出问题。西部偏远山区义务教育布局调整必须结合农村人口流动情况、促进县域教育空间布局优化、均衡城乡教育投入、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等基本措施的实施予以统整,才能有效促进新型城镇化与西部偏远山区义务教育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代课教师是指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代课教师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的教育投入不够,而工资低廉的代课教师恰好解决了农村特别是偏远的西部省份的农村学校师资严重缺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西部偏远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自身资源以及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近几年村小学教育教学水平低下,生源流失严重,笔者从学校软硬件条件、教师整体素质以及家长教育观三方面综合分析了西部偏远农村地区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村小学教育质量需要政府、教师和家庭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特别是政府对村小学在经济上给予大力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均衡发展与合理配置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调查发现,农村存在大量的微型学校,这些学校的教师队伍状况不容乐观,不但数量不足,而且质量不高。问题的原因有多方面,偏远农村强大的推出力和城市巨大的拉动力使农村教师产生流动的意愿,微型学校教师的生存状态决定单向流动的必然性;县级政府没有正确处理应为与能为的关系是造成微型学校教师队伍量少质差的根本原因。为此,我国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倾斜力度,县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对本县域内教育目标的定位、教育资源的整合、教育人事管理等责任,对中小学教师实行县管校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呼唤,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深受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务院2012年对农村学校进行了规划布局调整,在人口集中的村里设置村小或教学点,在人口稀少、地处偏远的地方也应保留或设置教学点。因此村小和教学点这类小规模学校又得到了发展,且农村小规模学校在农村学校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又是农村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在教师教育中,教师专业发展是核心,研究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与方式成为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课题农村小学"一师多校,兼职走教"模式的研究,对农村小学教育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让同一学科教师可以为多所学校的学生"走教"上课,打破校际之间的界限,从而解决了学科教师短缺、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创新了教师调配机制,使教师资源得到优化,解决了农村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小学的教育教学资源短缺问题,为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学校布局调整撤并了一批生源不足、办学条件较差的中小学校,使更多的孩子能享受到学校优质教育资源,以促进农村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虽然布局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偏远农村地区教育公平的实施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偏远农村地区学校布局调整要因地制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还要兼顾教育公平,以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育均衡发展,应是城镇教育与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在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又存在着乡镇中心地区与偏远山村之间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湘西自治州进行了“一乡一校”寄宿制学校试点工作,在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能力、增强学生素质、解放农村劳动力等方面显现出一定的优越性,为实现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并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由于城镇化建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一乡一校”寄宿制学校办学模式应该成为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一、存在的问题1.教科研意识淡薄。农村乡镇学校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加之长期以来办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的学历和受教育层次相对较低,教育信息闭塞。教学任务重、压力大、工作忙,无暇顾及搞科研。学校管理层力不从心.教科研一直没有列入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内容之中.教科研工作是少数教师的单打独斗。偏远山区学校受条件制约。教研活动很难实施,教师的教研意识难以培养。  相似文献   

12.
教育均衡发展,应是城镇教育与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在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又存在着乡镇中心地区与偏远山村之间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湘西自治州进行了"一乡一校"寄宿制学校试点工作,在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能力、增强学生素质、解放农村劳动力等方面显现出一定的优越性,为实现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并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由于城镇化建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一乡一校"寄宿制学校办学模式应该成为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之培训策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廖霆 《继续教育》2006,20(3):29-31
农村教育问题是中国教育最关键的问题,其中师资问题又是农村教育最大的问题。我国农村教师占全国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三,农村教师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主力军,他们的专业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全国教育事业的质量。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的不断深入,提高农村学校教师整体素质,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从通行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形式看,主要有:教师培训机构组织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和专业发展学校。其中,教师培训机构组织的教师培训,是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本就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所应采取的培训策略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偏远农村地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远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缓慢,此问题并未引起广泛的重视。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统筹安排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才能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偏远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将原有的重复布局的学校进行重组或合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校空间布局的微观变化及其对学生入学带来的影响是核心问题。GIS技术对广东省新丰县学校布局调整过程的实证分析表明,当前农村学校存在布局调整的必要性,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集中和均衡。但是,学校布局调整导致了部分偏远学生上学远、上学难,未来的学校布局规划应综合考虑区域内的教育发展背景、加强科学性,并供给配套的经费和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6.
农村教学点复兴对于方便偏远贫困地区学生就近入学进而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作用不可低估,但当前农村教学点发展存在着教育质量、师资以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等诸多困境。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建设“一体、双核、四驱”模式的农村教学点数字学校等措施,使得农村教学点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显著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和父母沟通机会增多。但与此同时,信息化助推农村教学点发展还面临经费投入不足、协同不力和数字化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UGBA运行机制、加大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力度、完善教师激励约束机制和加强农村教学点学生信息化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偏远农村地区特殊教育教师短缺问题,美国运用了以技术为中介的多种模式的远程教育。包括四种为偏远农村地区培养特殊教育教师的计划,目的是使职前和在职教育计划更有利于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这些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充分开发和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以课程学习和实习为主,重视对学生的监督和观察,实行严格的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18.
农村小规模学校是为适应偏远农村适龄学生人数较少的客观情况而设置的规模较小的学校。目前,在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逐步走上规模化、效率化道路的背景下,小规模学校的地位与存在价值自然受到经济理性主义的质疑,以致在教育决策中经常成为被撤并的首选对象。其实,在全球范围内,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存在有其重要意义,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其现实地位与发展前景。纵览各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实践经验,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独特作用具体体现在:能够方便偏远地区学生就近入学、扩大受教育机会、保证并提高教育质量,以及提升偏远农村社区的文化凝聚力。此外,各国政府促进小规模学校发展的策略也为我国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积极探索城镇教师支教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发展中,农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状况一直制约着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2004年,运城市把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作为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战略举措,坚持因地制宜,注重政策引导,推进制度创新,优化了城乡教师资源配置,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加快了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使运城市农村教育工作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两年来,全市2000余名城镇教师志愿支援农村教育,1万余名农村教师得到了培训提高,10万余名农村学生享受到了优质教育,200余所偏远山区学校摘掉了落后的帽子,城乡教育基本…  相似文献   

20.
农远工程的实施使偏远、闭塞的农村学校与教育发达地区的学校拉近了距离。我校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有效地提高了教师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能力,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开展创造性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提升了学校综合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