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传媒》2002,(4)
新闻报道在正面宣传中产生了负面效应,在当今新闻媒体上屡见不鲜,反映了有些编辑、记者对正面宣传中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缺乏应有的认识,以为只要正面宣传就不存在任何消极影晌,对其给受众带来的传播效果不去认真研究,甚至产生了负面效果也不在乎,由此使得新闻媒体和新闻传播工作者的形象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2.
以正面宣传为主是我国媒体的基本报道方针之一.然而在新闻实践中,正面报道却不一定都能取得正面的宣传效果.有一些正面报道,表面看来主题鲜明,角度巧妙,很有宣传价值和新闻价值.然而却经不起仔细的推敲,显得"假、大、空"甚至导向错误,非但没有对社会生活产生积极作用,反而带来不良的影响.这类正面报道出现"负面效应"的现象严重地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声誉和公信力.那么,如何有效防止正面报道出现负面效应呢?  相似文献   

3.
“正面宣传为主”是近年来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重要工作方针,正面报道是我国新闻媒体中占有绝对优势的报道。但是不可忽视不少正面报道并未获得理想效果,有的甚至引起受众反感,因而正面报道中的负面效应值得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4.
防止正面报道中的某些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前 《新闻记者》2001,(7):65-66
在贯彻和执行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中 ,由于缺乏对这一方针全面正确的把握 ,正面报道也会出现若干负面效应 ,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正视的问题。正面报道的负面效应 ,在新闻传播中的具体表现可谓是林林总总 ,千差万别。根据这种“负面”的参照系的不同 ,负面效应可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有的负面效应是相对于正面报道的目的而言的。新闻报道力求引导受众向“东” ,但是受众接受后的实际效果却是向“西” ,新闻媒体正面报道的动机与受众的实际接受效果完全背道而驰 ;有的负面效应是相对于社会客观效果而言的 ,就是说由于正面报道存在这样那样的问…  相似文献   

5.
龙小农 《今传媒》2005,(8X):32-33
随着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新闻媒体遍布全国各地,每天向人民群众传播大量信息,随时随地影响着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动。舆论导向正确,人心凝聚;舆论导向失误,后果严重,而新闻媒体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实现舆论导向正确的前提。我们大多数新闻媒体自觉地把体现时代主旋律的新闻呈现在人民群众眼前,但做得还不够,其表现之一就是某些正面宣传引起群众反感,人民缺少足够的时代精神支撑。于是,新闻媒体如何着手进行正面宣传就成为关键。  相似文献   

6.
李玲 《青年记者》2007,(16):73-73
正面报道、客观宣传,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入,这一向是新闻报道遵循的一条原则。如果对这条原则理解和使用不当,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零传播效果或负面传播效果。尤其是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中,记者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定位,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这直接导致报道中的态度及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的追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王璐 《新闻世界》2009,(8):121-122
手机的问世对社会和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尤其是在最近几年的突发事件中崭露头角,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对兰州市200名市民的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发现,手机虽然普及率高,但在突发事件中手机传播并未达到预先设想的正面传播效果,并且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荣苓 《东南传播》2011,(2):42-43
网络媒体已全面而深刻地渗入到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湖北群星"作为典型个案在网络上的报道层出不穷.本文对基于5W传播模式的网络正面宣传进行特征分析,从网络传播的深度和持续时长两方面探讨如何放大网络正面宣传的影响,并对在网络正面宣传中应规避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依此来探讨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注意正面宣传中的负面效应徐光春正面宣传产生负面效应主要有八种情况和原因。1.忽视新闻宣传的针对性,造成负面效应。新闻宣传必须注意针对性.这种针对性,主要包括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机的针对性.忽视内容的针对性,会使读者产生“想知道的,你不说;不想知道的,你老...  相似文献   

10.
程普江 《新闻传播》2009,(12):49-49
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方式、范围的变化,决定了媒体在公共政策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新闻媒体不仅是人们了解社会的窗口,同时也是人们发表意见、参与公共事务的平台。新闻媒体通过报道、评论、讨论等传播手段.在公众中形成某种特定的传播效果,对人们的价值观、兴趣爱好以至生活习惯等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公共事件、公共政策的走向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要求。正面宣传能够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达到团结、鼓励、稳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新闻传播过程的复杂性,因传播者操作不当、或因受众对所接收的新闻信息的不同解读等原因而导致的正面宣传产生负面效果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不容忽视的现象亟待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新闻前哨》2005,(5):79-79
郭宏在《中国新闻出版报》上撰说,中国新闻媒体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担当着上传下达的宣传责任,又是社会大众的资讯工具,履行着社会传播的新闻职能。但不管是哪一种职能,都应该注重新闻传播的客观效果,努力实现新闻影响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王革生 《今传媒》2011,(10):57-59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正面报道是报纸、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形式,它为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服务大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具体实践中,一些正面报道费了很大工夫,却由于传播者选材或操作不当,却不一定能取得与初衷相吻合的正面宣传效果,有时甚至造成较大的负面效应。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着重探讨正面报道中负面效应的表现类型、危害、产生的原因,以及防范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张倩 《军事记者》2010,(6):43-44
谣言是社会上一种普遍的舆论现象。一般说来,谣言通常是利用口语传播的方式进行扩散,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的匿名性更加便利了谣言的传播,扩大了其影响能力。尤其是近几年来媒体一直非常重视危机传播的效果,因此,及时在传播过程当中将谣言终止,就十分有利于危机事件中的正面传播顺利进行。本文基于传播效果考虑,旨在梳理特殊传播环境中如何将谣言止于智者,将话语的主动权回归到真相中。  相似文献   

15.
裴超明  应娜 《视听纵横》2010,(3):117-118
正面报道是我们党的新闻媒体在整个新闻工作中的主要任务。传播学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在其经典论文《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著名的"五W模式":说明传播行为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回答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王革生 《报刊之友》2011,(10):57-59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正面报道是报纸、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形式,它为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服务大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具体实践中,一些正面报道费了很大工夫,却由于传播者选材或操作不当,却不一定能取得与初衷相吻合的正面宣传效果,有时甚至造成较大的负面效应。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着重探讨正面报道中负面效应的表现类型、危害、产生的原因,以及防范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随着网络在全球的推广应用,给信息传播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本文结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的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和发展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指示,从示范效应看强化正面传播工作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当前宣传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确保真实性、加强导向性、深化可读性的三项措施是提升正面传播效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面报道,是我们党的新闻媒体在整个传播工作中的主要任务。正面报道,指媒体对社会生活中反映时代进步、代表社会主流、具有积极意义的人和事进行的具有明确肯定态度的宣传。毛泽东同志早年就报纸工作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办好报纸,把报纸办得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9.
新闻传播的目的是为了向人们传递信息.消除人们认识事物的不确定性。然而,受众在接受传播过程中,往往偏离传播的初衷,使传播的效果与目的产生较大偏差.甚至有时出现与传播目的相反的情况,形成对正面报道的负面解读。  相似文献   

20.
李玲 《青年记者》2007,(16):73-73
正面报道、客观宣传,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这一向是新闻报道遵循的一条原则。如果对这条原则理解和使用不当,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零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