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97年7月泰国宣布放弃主要与美元挂钩的一揽子货币联系汇率制,泰铢跌至历史最低点,爆发了货币危机,并迅速波及邻国,最后引发了几乎席卷东南亚、东亚的金融危机,极大地影响了亚洲和世界经济。这次危机告诫人们,金融风险、金融危机是威胁一国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并随着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迅速传递到其他国家。我国内地虽未直接卷入这场危机,但我国的经济、金融与东南亚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很多共同的特点,只是受危机影响的程度不同而已,同样存在金融风险,甚至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一、从金融形势看高等财经教育的大走向目前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全球,世界各国几乎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各种积极的措施、调整金融政策、整顿金融秩序、推动金融改革、堵塞金融漏洞等等。拉丁美洲国家在经过了墨西哥金融危机之后,调整了金融制度和产业政策,经济有了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东南亚金融市场风起云涌动荡不安。这场金融危机深刻地暴露了“东亚奇迹”内在严重的问题,带给人们一些深刻的教训。因此深入思考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东南亚全的危机的原因这次东南亚金融动荡导致亚洲国家货币出现大幅度贬值,造成这次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主要是东南亚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同问题所致。l、经济结构调整滞后。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模式曾一度便东南亚国家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成了其它国家和地区仿效的对象,创造了“亚洲奇迹”。但是由于东南亚国家在…  相似文献   

4.
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成为国际金融领域和现代经济的一个明显特征。 80年代拉美国家债务危机、1992年欧洲货币危机、1994— 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巴林银行”事件、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整个国际金融市场和金融系统的动荡超出了金融监控部门的控制能力 ,造成金融制度的混乱 ,进而对整个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虽然东南亚金融危机没有对我国造成直接的影响 ,但我国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风险 ,银行的风险问题正迅速扩展到银行业的各个方面 ,对现行的金融监管提出了挑战。仅 1997- 1998年的两年间 ,我国共依法关闭了 4…  相似文献   

5.
"次贷"危机不仅仅是一场金融危机,本质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美国所谓"金融创新",违背了以为实体经济服务、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这一原则,埋下了搅乱金融秩序、制造金融危机的祸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绝不是什么"失衡"、"不平衡"的问题,而是不平等、不公平、不公正的问题."次贷"出笼,是新自由主义的产物;"次贷"危机,也是新自由主义酿成的苦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本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两方面分析危机的形成,探讨金融监管的麻木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为金融危机所埋下的隐患。进而从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两方面影响入手总结我国商业银行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应汲取的教训,并提出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监管在制度性建设、市场退出机制建设等方面的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7.
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不期爆发,泰国成为这场危机的发源地。对这场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将帮助我国日益开放的经济取得有益的经验教训与启示。造成这次危机的直接动囚是国际货币投机商的肆意操作,而形成泰国金融危机的内在深层原因则有:1、经济处于转型期,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2、引进外资失当,短期贷款过多;3、房地产业过热,造成泡沫经济;4、汇率政策不合理,资本市场开放过早、过度;5、政府未能形成长期经济发展战略。基于我国良好的宏观经济调控和经济形势,及尚未完全开放的金融市场,未受这场金融风暴的冲击。但应树立起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汲取借鉴,使我国经济走上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自去年7月泰国货币贬值引起东南亚金融危机并导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到目前为止,这场危机仍未见底,而且其影响远非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和亚洲范围,而是扩展到了政治、社会和安全等诸多方面和亚洲以外的世界其他地区,尤其是对国际安全的影响正在不断地显现出来。一、亚洲金融  相似文献   

9.
后国际金融危机出现时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十分紧张,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及发展,给我国金融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威胁。面对这一状况,我国进行控管经济政策尤为必要,是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针对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阐述了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社会经济所处的严峻环境。  相似文献   

10.
国际金融危机与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特别是国际金融旧秩序的产物.因为国际金融旧秩序不仅是国际金融市场监管机制缺失的主要原因,也是美国金融危机迅速国际化而国际社会应对手段不足的主要原因.旧的国际分工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的侵害,是国际金融旧秩序的重要条件;日趋扩大的发展差距和贫富鸿沟,是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根源.国际政治旧秩序不仅是国际金融、国际经济旧秩序的重要条件,也是国际金融危机引起大规模战争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
亚洲金融危机热点问题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7年7月2日泰铢大幅度贬值以来,一国货币危机已经演化为亚洲地区性货币危机;货币危机又与银行业信用危机、股市暴跌危机结合在一起,形成全面性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深化,又引起生产、消费、商品市场萎缩,失业增加,经济衰退,发展为全面性经济危机。亚洲金融危机成为全球瞩目的经济话题。本文拟就若干热点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以见教于学界。一、应重视金融危机原因的差异性按照亚洲金融危机产生原因划分,泰国与东南亚诸国属于一个类型,香港是第二个类型,韩国是第三个类型。若干文章和评论把某一类型原因扩展为普遍原因,似乎不…  相似文献   

12.
70~8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各种金融创新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散,掀起了“金融革命”的浪潮。与此同时,各类金融风险不期而至,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更多更大的挑战。从巴林银行倒闭到大和银行被逐出美国,从墨西哥金融危机到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国际金融界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和金融监管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我国金融业所面临的金融风险与发达国家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深入分析我国金融业面临的风险及金融监管存在的不足,对于防范和化解我国的金融风险,稳定金融秩序,推动我国经济改革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仅是全球经济的一场灾难,还是对全球金融秩序以及各国经济发展态势尤其是对中国这样的一直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的一次深刻洗礼。金融危机直接影响了中国外向型企业的发展,常州永发照明器材公司也被席卷其中。面对国外市场的大幅萎缩,公司危机重重。笔者从对公司发展状况的分析入手,探讨了金融危机中公司暴露的问题,提出了应对危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这些国家和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之所以迅速由泰国波及东南亚各国,是因为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地区经济集团化的情况下,各国和地区之间的商品流通和资本流动关系非常紧密,相互之间的影响也更加直接;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应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包括要对引进外资的规模和结构进行必要的控制、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情况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管理等  相似文献   

15.
英国是世界上金融体系建立最早的国家之一,20年代大规模银行危机之后,金融服务局整合了英国的八个保障基金建立起了存款保险制度。英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在缓解金融危机、维护金融秩序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997年7月始于泰国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东南亚各国经济的打击是沉重的,对世界经济也产生了巨大震动,至今余渡未乎。这场危机给包括亚州各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许多探刻地教训。  相似文献   

17.
1997年7月以来,曾以其“经济奇迹”被世界银行树立为发展中国家榜样的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再次为世人瞩目:一场始于泰国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地,并影响到韩国和日本。目前,这场危机已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为研究这场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对我国产生的影响和我们应从中得到的启示,1997年12月25—26日,国家教委社科中心“西方经济学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21世纪社会主义前景”课题组联合召开研讨会,组织部分在京专家学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一、东南亚金融危…  相似文献   

18.
朱基总理在国庆49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998年,是中国人民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重大胜利的一年。”的确,今年我们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战胜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在复杂的环境和困难的条件下,改革和发展继续保持良好的局面,既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这一切都来之不易。众所周知,1997年下半年以来,东南亚爆发了金融危机。尽管各方面都在努力,金融危机涉及国家的经济和金融状况比前有所缓解,但危机一直在延续。今年上半年,日元汇率一泻千里,下半年俄罗斯又爆发了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不能不影响到我国。我国…  相似文献   

19.
1997年东亚爆发金融危机以来,东南亚国家处于转型期。由于社会转型、危机影响、经济复苏艰难、腐败问题、缺乏民主基础和社会利益冲突等原因,一些国家领导人下台或面临政权危机,东南亚国家政局持续动荡。但东南亚国家局势动荡仍在可控制范围内,今后一段时期,东南亚整体局势不致出现大乱。  相似文献   

20.
战后日本金融体系在1950年左右基本形成,其实质是一种“限制性的支持体系”,该体系对战后日本经济的复兴和高速增长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历史性贡献。随着日本向成熟经济时代的转型,原金融体系已不能适应经济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新形势,必须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并向自由金融体系转变,以重视金融服务的利用者、储蓄者的利益,增加透明度。1997年秋季日本金融动荡表面上看与东南亚金融危机极为相似,但实质是“主动型危机”,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日本金融的国际竞争力,建立一个具有高度竞争性的金融体系,和以公正性为原则的高度自由化、国际化的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