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科幻小说审美特征的论述是葛兰西文艺思想和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葛兰西重点论述了凡尔纳和威尔斯等人的科幻小说作品。他对凡尔纳科幻小说的科学性、幻想性和乐观精神等特点给予了高度评价,也指出这些特点给凡尔纳创作所带来的局限性;他重点论述了威尔斯科幻小说的现实批判性特征,对威尔斯小说中的道德说教倾向进行了批评。葛兰西对科幻小说审美特点的论述具有理论家的深刻性和革命家的现实性。由于从既定的理论出发,葛兰西对科幻小说审美特征的分析也有先入为主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对科幻小说审美特征的论述是葛兰西文艺思想和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葛兰西重点论述了凡尔纳和威尔斯等人的科幻小说作品。他对凡尔纳科幻小说的科学性、幻想性和乐观精神等特点给予了高度评价,也指出这些特点给凡尔纳创作所带来的局限性;他重点论述了威尔斯科幻小说的现实批判性特征,对威尔斯小说中的道德说教倾向进行了批评。葛兰西对科幻小说审美特点的论述具有理论家的深刻性和革命家的现实性。由于从既定的理论出发,葛兰西对科幻小说审美特征的分析也有先入为主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科学幻想小说,简称“科幻小说”,是最能吸引和感动小读者的小说类别之一。最早使“科学”与“幻想”结缘的,是美国第一家专门刊登科幻作品的杂志《惊奇的故事》的出版家雨果·根斯巴克在1926年的创造发明。从此,“科学幻想”便由两个词并为一个词。科幻小说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通常将“科学”、“幻想”、“小说”视为其三要素。但它首先关注的是我们的现实生活,作者将自己要描写的现实生活投射到一面变形的镜子中,以便更好地突出其怪诞。于是,这种出神入化的怪诞,便成了科幻小说的力量! 法国的儒勒·凡尔纳和英国的赫·乔·威尔斯,分别代表西方现代科幻小说的两个不同流派——前者的作品强调科学发展的“实际可能性”,后者的作品则属于“科幻传奇”,是想象的产物。本刊在本期和下期将这两位科幻小说大家介绍给喜欢科幻作品的小读者,你会发现,读他们的作品,就像“站在脚凳上一样站在地球上笑着把手伸向星际之间”(威尔斯语)。  相似文献   

4.
时间机器     
威尔斯是与凡尔纳齐名的科幻大师,他把科学幻想和社会批判密切结合起来,寓深刻的让会批判于丰富的科学幻想之中,从而使作品既生动好读而又不乏深刻的思想内涵。主要作品有《时间机器》、《大战火星人》、《隐身人》等。  相似文献   

5.
赫·乔·威尔斯是英国文坛上的一位杰出作家。也是具有世界意义的科幻小说大家。他的许多小说都已成为科幻界不朽经典。威尔斯的科学幻想小说借助他广博的自然科学知识,展开想象的翅膀,驰骋于空间与时间之中,从月球、太空、过去和未来等各个角度来观察生活,通过美人鱼、天使、巨人和外层天体上的生物的眼睛来观察人类;故事紧张,情节离奇。威尔斯用瑰丽的色彩描绘科学发明的巨大威力与贡献;用科学寓言的形式谴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种种荒唐、黑暗和丑恶。威尔斯的科学幻想小说既有娱乐作用,又有讽刺意义;既介绍了科学技术知识,又起到了针砭时弊的效能。威尔斯的科幻作品是现代科幻文学的雏形和模型,他本人也因此而被称为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科幻小说奇才,甚至有人称他为科幻小说界的莎士比亚。威尔斯称他自己的作品则是“科幻传奇”, 是想象的产物,梦里感觉它是真,醒来即知全是  相似文献   

6.
科幻小说是"科学幻想小说"的简称,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  相似文献   

7.
科幻,是科学幻想的简称,顾名思义,科幻是基于一定的科学基础上的思维发散的结果。科幻之所以被重视,是因为它在间接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还担任着启迪科学思维的角色,同时这也是它最重要的角色。纵观历史上知名的科普工作者,他们从来都不满足于对现有科学知识的传播,能够启发科学思维和科学创造的科幻作品是众多科普工作者心之神往的。法国小说家、博物学家儒勒·凡尔纳就因为他在现代科幻小说领域的极大贡献而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  相似文献   

8.
科幻小说,顾名思义,是以科学幻想为主的小说,它不等于科学知识,一味地迷恋科幻作品,把幻想当作科学,会误导学生。一句话,科幻小说不是科学课本,科幻作家也不等于科学家,他们的作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近代到现代到当代,不管当时人们是将与科学有关的小说称作"科学小说"还是"科学幻想小说",始终有更偏于科学写实的小说文本存在;而在国外,从凡尔纳与威尔斯的硬/软科幻分野,直到今天杰拉西试图以"science-in-fiction"来拉开自己的作品与其他"science fiction"的距离,可以说,更偏于科学写实的小说文本也一样存在。基于"科学小说"文本事实上的存在,也基于它们在事实上形成的却未被完整梳理的隐性文学史,将偏于科学写实的小说作为学术研究对象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10.
正科学幻想并不是无中生有的代名词,更不是胡说八道。科幻作品之所以吸引人,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在科学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所以,若干年后,人们发现,科幻作品中的很多新奇的玩意儿竟然变成了现实。比如手机,再比如直升机……这些东西的发明其实都是从《星际迷航》和《世界大战》等科幻作品中找到的灵感。以下是受科幻小说启发产生的十大发明。1.潜艇美国发明家西蒙·莱克被誉为"现代潜艇之父",他在1870年阅读了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后,从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中国青年出版社重新出版了《凡尔纳选集》。这些一百多年前或几十年前的科学幻想小说,尽管其中的许多幻想都已变为现实,但读来仍饶有趣味,富有艺术魅力。凡尔纳在一八二八年二月八日,生于法国的南特城,一九○五年三月十四日逝世于亚眠。凡尔纳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他是一位辛勤、不知疲倦的作家,一生中写了近百篇科学幻想小说,其中有六十四部长篇科学幻想小说,两卷中短篇集,总字数达七、八百万字之多!苏联外国文学出版社曾出版了《凡尔纳全集》共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漫画是成人的童话,那么科幻作品则是全人类的童话。法国作家凡尔纳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我国科学家、科普作家高士其也写过不少优秀的科幻小说。科幻小说是"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像"。科幻小说的情节不可能发生在人们已知的世界,但它的基础可以是有关人类或宇宙起源的某种设想,可以是有关科技领域的某种虚构。因为科幻小说鲜明地体现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魅力,既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也能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上提供若干有参考价值的预见,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学体裁。  相似文献   

13.
【作者简介】儒勒·凡尔纳(1828-1905),19世纪法国作家,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家,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凡尔纳师从大仲马,在他的创作生涯中,不仅有良师的谆谆教导、慈父的慷慨资助,还有贤妻作坚强的后盾。他的处女作《气球上的五星期》连投16家出版社而不中,凡尔纳一气之下将手稿扔进火里。凡太太空手从烈火中抢出手稿,让它有机会遇到"识货"的第17家出版社。  相似文献   

14.
《神食》是以科幻小说闻名于世的现实主义小说家赫.乔.威尔斯的作品,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鲜明的阶级意识。结合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对威尔斯在《神食》中刻画和透露出的阶级意识进行分析和评价,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角度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关照下威尔斯的小说创作进行新的解读和定义。  相似文献   

15.
<神食>是以科幻小说闻名于世的现实主义小说家赫·乔·威尔斯的作品,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鲜明的阶级意识.结合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对威尔斯在<神食>中刻画和透露出的阶级意识进行分析和评价,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角度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关照下威尔斯的小说创作进行新的解读和定义.  相似文献   

16.
再试一次     
提起凡尔纳,爱读书的人都知道熏这位写过许多本科幻小说的老外,曾被称为“科学幻想之父”。可你知道吗,他的成名并非一帆风顺。他的第一本科幻小说的问世过程,就完全可以称得上“难产”。当他把他的第一本科幻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送交出版商时,居然备受冷眼,连续15次被出版商退了回来选天啊!15次冷眼!这对于一位爱好文学的人来说熏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果然,他先是失望,继而拍案大怒,还一把将书稿扔进了炉子。但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时刻,他的妻子把书稿抢了出来,还郑重地劝了他一句:“你应该再试一次。”这句话提醒了他。他冷静地想了想,决定…  相似文献   

17.
再试一次     
提起凡尔纳,爱读书的人们都知道:这位写过许多本科幻小说的老外,曾被称为“科学幻想之父”。可是,他的成名并非一帆风顺,他的第一本科幻小说的问世过程,就完全可以称得上“难产”。这就是,当他把他的第一本科幻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送交出版商时,居然备受冷眼,连续十五次被出版商退了回来!天!十五次冷眼!这对于一位爱好文学的人来说,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果然,他先是失望至极,继而拍案大怒,还一把将书稿扔进了火炉,但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时刻,他的妻子把书稿抢了出来,还郑重地劝了他一句:你应该再试一次。一句话提醒了他。他冷静地想了想,决定…  相似文献   

18.
略论西方科幻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西方科幻小说诞生的背景与发展的脉络,指出科学幻想是科幻小说的灵魂,也是科学发展的先导。今天大胆的想像,就是明天鲜活的现实。科幻小说的强大生命力,正是在于它超越现实,预见未来。  相似文献   

19.
<正>《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创作于1869至1870年间,是“凡尔纳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被多次搬上银幕,在科幻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小说的作者儒勒·凡尔纳是法国小说家,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他创作的小说故事生动,幻想有科学基础,许多预想为后来的科学发展所证实。今天就让我们跟着上海市桃浦中学的顾栗豪老师一起开启《海底两万里》的奇妙旅程吧!  相似文献   

20.
自从玛丽·雪莱写出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科学幻想小说《弗兰肯斯坦》之后,外星人就一直是科幻小说的经久不衰的话题.十分令人震惊的是,1938年10月30H,由威尔斯的小说《星球大战》改编的一出广播剧在美国的一座城市播出时,该城的许多居民信以为真,以为真有火星人入侵,一时恐惧万分,纷纷由家中奔出,夺路逃窜.由于成千上万人的拼命奔逃引起了一场社会动乱.无独有偶,1988年10月30日,西班牙一广播电台为纪念该剧播出50周年,将该剧改编后重播,西班牙听众也深信有火星人来袭,纷纷出逃.一出剧引出的公众出逃事件两度发生,说明了公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