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适用男"是最近在网络上流行起来的词语,它是仿造"经济适用房"得来的.随后,与它类似的一些词语也纷纷被创造并流行开来.这些词语的流行是由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  相似文献   

2.
褒贬搭配型网络词语是一种显性的"语义冲突型"表达形式,由表示褒义和贬义两个部分构成。大部分褒贬搭配型网络词语的整体意义偏向贬义,具有委婉的讽刺意味和一定的自嘲色彩。这些词语具有丰富的内涵,是对社会现象及文化的一种折射。  相似文献   

3.
词汇系统由一个个概念词语类聚互相关联构成,同一概念的词语类聚相当于一个词汇场。《朱子语类》中表达软硬概念的有"柔、软、坚、硬、刚、顽"等词,形成以这些词及其组合的词语为核心而聚合其他词汇成分的软硬概念词语聚合网络。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很多词语的词义发生了变化。本文以"包子"为研究对象,通过语料库和网络搜索引擎资源整合的方式,考察"包子"的新义以及这些新义应用的领域和频率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网络语言中的语词类型、特点及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以Internet为媒介的交流的增多,网络语言应运而生,而网络词语是网络语言的核心成分.网络词语分为四类"汉字新词"、"表意数字"、"字母缩写"以及"情意符号".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核心是新奇求异性和受限性,由此派生出其他的一些特点.网络词语已开始走下网络,进入日常生活.在今后几年内网络词语仍将会有新的发展.网络词语的使用将会对部分使用者的思维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会影响电脑的输入方式.  相似文献   

6.
不明觉厉、男默女泪、火钳刘明、细思恐极、人艰不拆……这些令人,一头雾水,却貌似成语的网络新词,近日在网络世界流行开来。这些"成语"虽言简意赅却晦涩难懂。然而,也有不少网络词语正走进现实,它们不仅出现在青少年的作文中,甚至连《现代汉语词典》也收入了"囧"、"雷"这样的词汇。那么,网络新词是否会给传统语言文字带来负面效应?能否被广泛使用呢?  相似文献   

7.
沈晶 《文教资料》2008,(31):37-38
随着Internet媒介的交流的增多,网络语言应运而生.网络词语是网络语言的核心成分.网络词语分为四类:"汉字新词"、"表意数字"、"字母缩写"及"情意符号".网络词语的使用将会对部分使用者的思维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会影响电脑的输入方式.  相似文献   

8.
如今,我们无论打开网络还是翻开报纸,经常会发现一些"面生"的词语,如"丁克家庭""月光公主"等。这些词语内容新、形式新,在原有的词汇系统中没有或虽有但内容是全新的,我们称之为"新词语"。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和对新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词语在日常语言和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以"×哥""×姐""×男""×女"等为代表的网络流行语,近年来形成了性别特征网络词语族群。网络性别特征词语族群中的性别特征词同以往的性别特征词相比,本义有所虚化,逐渐演变为"类词缀",而且在构词方式、感情色彩、词语对称等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形成该词语族群的过程中,除传统的语言学原因外,社会原因和大众心理原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常馨 《教师》2011,(9):125
"男""女"这对表示性别概念的词,如今被使用的越来越广泛,尤其在网络词语中,男女类词语已成为一支主力军。本文就该类词语在构词特点和使用特点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对网络词语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这些年网上购物的狂热氛围以及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网络新词"长草"十分流行,形成了一系列以"草"为中心语素的词语,如"长草""拔草"、"种草"等。本文通过对"长草"生成过程的分析,列举了"长草"等以"x草"为构式的词语扩展,重点探寻其构词心理、流行原因以及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2010年,网络上盛传"给力"这样一个词语,QQ聊天、各大论坛甚至纸质媒体也纷纷使用.网络词语"给力"来源于日和动画配音,其语义及构词特点值得进行语言学角度上的分析.网络词语的产生有其社会价值,它的发展体现了社会对于草根文化的包容.  相似文献   

13.
邵天松 《语文知识》2014,(12):10-11
在当代语文生活中,网络渐渐成为新兴的、有生命力的词语得以迅速流行的重要推手。首先,网络的迅速发展,催生出当下流行的网络文化。而作为语言诸要素与社会文化互动的一个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大量的网络新词。其次,网络传播的迅捷性使得这些网络新词能够迅速传播,从网络词语开始陧慢地进入到全民词语中。在考察这些网络新词的来源时,我们发现在网络新词的生成机制中有一种“旧瓶装新酒”的现象,即选取一个旧有词语,灌注新的意义,借助网络的传播,使之成为一个网络新词。  相似文献   

14.
网络词语是适应网络社交需要而产生的。网络词语的产生与使用,不仅提高了网络交际的效率,也丰富了人们的交际语言。以"打call"为例,对其构词、语义、语用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存在的合理性,进而探究网络词语长期存续的原因,主要有意义的明确性、语言的经济性、应用的广泛性等。  相似文献   

15.
刘艳 《教育教学论坛》2014,(2):269-269,267
通过分析网络热词,了解这些词语隐含的价值观念,进一步明确在教师教学过程中使用网络热词,会对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哪些影响,从而建议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有选择地使用这些词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变化日新月异,新生事物不断涌现,令人目不暇接,网络词汇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网络新词层出不穷,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当前,网民们通过多元化、交互性的语言应用,使得这些新词汇借助网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迅速传播。不言而喻,网络词语正在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并逐步开始影响着我们的语言交际环境。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的成熟与发展,网络上的流行语已经不断的更新,语体形式变化多样。出现了许多的三字格或者四字格的网络新词语。这些新产生的网络新词语的意义多半是与字面意义无关。只有通过了解这些多字格的网络新词语的产生背景,才能真正的理解其含义。网络上还有很多四字格、三字格的新词语,如"喜大普奔"、"不明觉厉"、"人艰不拆"、"高大上"、"我伙呆"、"请允悲"、"何弃疗"、"涨姿势"、"活久见"等。  相似文献   

18.
网络词语的出现,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心理的映射。这些词语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反映了网民丰富的语言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汉语众多流行热词并不都是新造词语,而是固有词语经过词义演变而来。汉语固有词语在网络语用环境中发生变异,产生同原来固有词义相区别的理性义和色彩义。热词"土豪"经历网络用语的浪潮洗涤,在理性义和色彩义两方面发生改变,如今得到超强流行,是社会现实、人们心理与语言运行机制三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土豪"等流行热词词语生命力如何,这需要未来语用的验证。  相似文献   

20.
词汇系统由一个个概念词语类聚互相关联构成,同一概念的词语类聚相当于一个词汇场。执拗概念表示拗强和不合情理。《朱子语类》中表达执拗概念的有"乖、戾、很、狠、拗、倔、强、愎"等词,形成以这些词及其组合的词语为核心而聚合其他词汇成分的执拗概念词语聚合网络。文章从概念场着眼,联系《朱子语类》中认识上属于执拗范畴的词及其义位,对《朱子语类》词义系统中表达这一概念的词类类聚及其语义关系力作探讨,既探究表达这一概念的词语同概念声内其他成员在意义用法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区别的聚合关系,也探究这些词语同本场成员(场内组合)以及其他概念场成员(场外组合)的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