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伦斯的小说《虹》以家族历史的形式,叙述了自耕农布朗文一家三代人的变迁,体现了三代人对理想人生的追求,也体现了劳伦斯对理想世界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劳伦斯的小说《虹》以家族历史的形式,叙述了自耕农布朗一家三代人的变迁,体现了三代人对理想人生的追求,也体现了劳伦斯对理想世界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张连桥 《文教资料》2008,(26):23-24
<虹>就是一部颇具争议性的作品.劳伦斯大胆地讨论有关性和爱的心理问题.作品以家族历史的方式铺开,讲述了布莱文一家三代人的心路历程.作家细腻生动地刻画了三代人正常与非正常的两性交往,探讨了建立自然和谐两性关系的可能性.论文试图通过对<虹>这部小说中所体现的男女两性关系为契合,分析造成男女两性关系不和谐的原因,及劳伦斯是如何主张两性关系的和谐的.  相似文献   

4.
生命的彩虹--浅析《虹》中两性关系和谐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虹》中布郎文家族三代人情感的分析,探讨了劳伦斯关于两性关系保持和谐的因素的思想.认为,夫妻和而不同,双方均应保持各自心灵的独立和平衡,保持基于默契的陌生感,在此基础上通过沟通,接纳对方的陌生因素--活力来实现新的人生.  相似文献   

5.
刘金凤 《海外英语》2011,(14):267-268
劳伦斯的《虹》刻画了布朗温一家三代人的婚恋和生活,其中充满了浓浓的圣经情结。该文试从经典的圣经意象和同性恋方面来探讨《虹》对圣经思想的继承和重塑,正是继承和重塑这种双重手法的运用,造就了这部具有时代意义和创新意义的,劳伦斯式的,血性的《圣经》——《虹》。  相似文献   

6.
李立 《海外英语》2011,(10):274-275
作为劳伦斯的代表作之一,《虹》揭示了工业革命对大自然和两性和谐的摧残。在这部小说中,劳伦斯大量借用《圣经》典故和神话原型,企图从现代文明带来的失乐园中重建人类的伊甸园。该文跟随劳伦斯的"血性意识"深入探索到书中人物和情节中,通过对布朗文一家三代人情感纠葛和两性关系变化的描写,探析出劳伦斯对恢复人的原始本能并拯救现代文明的强烈愿望,分析其是如何借用《圣经》,超越《圣经》,并在这部长篇小说中,描绘出一个伊甸园的失落与重建。  相似文献   

7.
对自我实现的探求是贯穿于劳伦斯小说《虹》中的主题性线索。小说以“虹”为意象,通过布兰文家族三代人之间各自美好婚姻追求的幻灭,探求了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社会中自我实现的不可能性。试图从存在主义文学理论对《虹》加以解读,并指出布兰文家族自我实现的幻灭实际上是作者向世人敲响的一记警钟:在人性日益异化的工业文明浪潮中,对于幽住在极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死胡同里的现代人类来说,自我实现只是一种纯粹的幻想,一条美丽无比、飘缈虚幻的“彩虹”而已。  相似文献   

8.
对自我实现的探求是贯穿于劳伦斯小说《虹》中的主题性线索。小说以“虹”为意象,通过布兰文家族三代人之间各自美好婚姻追求的幻灭,探求了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社会中自我实现的不可能性。试图从存在主义文学理论对《虹》加以解读,并指出布兰文家族自我实现的幻灭实际上是作者向世人敲响的一记警钟:在人性日益异化的工业文明浪潮中,对于幽住在极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死胡同里的现代人类来说,自我实现只是一种纯粹的幻想,一条美丽无比、飘缈虚幻的“彩虹”而已。  相似文献   

9.
"血性意识"是劳伦斯的重要哲学思想,而两性关系则是劳伦斯一辈子在思考的主题。在他的文本实践中,可以清晰地看见劳伦斯对两性关系的看法是怎样一步步发展的,而"血性意识"作为终极价值追求,是贯穿于这一发展历程的。  相似文献   

10.
论劳伦斯的"血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鸣 《湘南学院学报》2011,32(1):80-83,102
"血性意识"是英国作家D·H劳伦斯的基本性观念.其主要涵义是反对理性对性爱的干涉,追求灵肉和谐结合、"星式均衡"的男女两性关系.劳伦斯从性这一特殊角度批判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扭曲,并探索建立自由健康的男女两性关系.但是劳伦斯所谈的灵肉合一,星式均衡是抽象的,没有触及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因而批判是乏力的.而他大量...  相似文献   

11.
“血性意识”是英国作家D·H劳伦斯的基本性观念。其主要涵义是反对理性对性爱的干涉,追求灵肉和谐结合、“星式均衡”的男女两性关系。劳伦斯从性这一特殊角度批判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扭曲,并探索建立自由健康的男女两性关系。但是劳伦斯所谈的灵肉合一,星式均衡是抽象的,没有触及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因而批判是乏力的。而他大量赤裸裸的性描写则是非常具体的,有很大的负面作用。特别是他想通过改善男女关系进而改良社会,更是本末倒置。  相似文献   

12.
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和伍尔夫都是在母亲的巨大影响下艰难成长的,他们在生活与创作中不断探寻理想的婚姻及两性关系的可能性.他们的女性观虽有差异,但都在探寻和谐的两性关系及人类的美好未来.两人的作品及言论作为一种思想资源,对探究两性关系富有价值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劳伦斯一生都在探索理想的两性关系。而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则是其两性关系探索的集大成者。本文试从主人公康妮对性爱看法的逐步改变和其性爱观的逐步完善的角度探讨劳伦斯的两性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尝试从语用学角度,基于格莱斯的合作原则、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原则,具体分析劳伦斯短篇小说《玫瑰园中的影子》中的人物会话,旨在考察作品反映出来的漠然的两性关系、现代人对于婚姻和性爱追求的失败和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不可求性。  相似文献   

15.
劳伦斯在他的短篇小说<玫瑰园中的影子>中生动描刻画了两性之间精神交流的缺失,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不可求.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对小说进行分析,客观地解读作品的伦理倾向以及劳伦斯的伦理观,从而把握作品精髓.对两性关系的淡漠正是当时工业化背景下人性异化以及婚姻伦理丧失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恋爱中的女人》对两性关系的探讨具化为小说人物的出走与追寻行动.主人公的出走与追寻,表现了对社会性死亡和对自然性自我新生的追求.劳伦斯试图通过独立、完善的自然性自我的复活,探寻和谐的两性关系,并通过和谐性爱的复活,实现人类的新生与拯救.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福克纳《押沙龙,押沙龙!》中的男女婚姻主题为切入点,对发生在萨德本家族的几个主要人物之间的两性关系特别是女性的角色进行了模式化归类处理,并结合《圣经》对萨德本的形象进行了大胆探索。笔者认为,小说中福克纳在处理几个主要人物的婚姻问题上始终持一个否定的态度,他试图通过阐述这种畸形关系在南方的存在、毁灭,把一个受诅咒的萨德本家族,进而说一个罪恶的南方呈现给读者,从而创造了一个爱恨交织的南方神话。  相似文献   

18.
劳伦斯在《儿子与情人》中,以对保罗与三位女性的关系的描写,展示现代工业文明世界中,人与文明,自然与文明的冲突导致人性的分裂,劳伦斯在小说中追求理论的两性关系,认为只有达到精神与肉体的谐统一,人才能获得完美的人性。  相似文献   

19.
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以凝重的笔调展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60年兴衰的历史,叙述了三代人在婚姻爱情、人生理想及民族信仰方面的追求与抉择,然而无论从哪一角度而言,这都是一部充满深刻悲剧意蕴的长篇巨著。  相似文献   

20.
作为20世纪英语文学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劳伦斯的作品广被世界文坛重视。《盲人》这部小说展现出劳伦斯对"交流"的看法,通过外部描写表达人物内心的挣扎。它体现出劳伦斯对两性关系的探讨以及朋友之间矛盾的探索。试图通过分析两组人物在彼此交往时产生的困惑,探讨人物的内心世界,进一步说明小说中的三位主要人物都是"盲人"。他们不能看清自身的缺陷,也无法平衡与爱人和朋友的关系。他们都在黑暗的世界中不懈探索,最终在心灵上得到一定的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