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韵镜》是中古时期一部重要的等韵图书。历来学者对它作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本文对《韵镜》的概况作了介绍,同时围绕《韵镜》的成书年代、《韵镜》的内外转、《韵镜》的开合等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
《诗音》 ,清人高树然所作 ,成书于清代古音学蓬勃发展并不断趋于成熟的时期 ,目前尚未发现有关此书的研究材料。它将上古音分为 14部 ,平上去 10部 ,入声 4部 ,按韵尾的不同将平上去分为宫、商、徵角、羽四类。但全书仍依《广韵》顺序安排韵目 ,以部为单位分卷 ,各部录入部所包含的《诗经》韵字 ,这些韵字又按它们在《诗经》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安排 ,每个韵下都列举《诗经》中以此韵字为韵脚的所有诗句。《诗音》可看作是目前发现的最早对顾武《诗经》用韵研究进行较系统地探讨总结的古音学著作。  相似文献   

3.
吕静《韵集》是我国早期的韵书,在韵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陆法言的《切韵》,也曾参考过《韵集》。但对这部韵书的研究,尤其是对其韵部系统的研究,一直以来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就有关这部韵书的材料进行分析论证,构拟出完整的吕静《韵集》的韵部系统。  相似文献   

4.
刘冠才:《两汉韵部与声调研究》、《两汉声母系统研究》上古音研究,一向是详于先秦而略于两汉。刘冠才教授的《两汉韵部与声调研究》和《两汉声母系统研究》,就是为了弥补两汉语音系统研究不足而先后推出的两部新作。  相似文献   

5.
《诗音》,清人高树然所作,成书于清代古音学蓬勃发展并不断趋于成熟的时期,目前尚未发现有关此书的研究材料,它将上古音分为14倍,平上去10部,入声4部,按韵尾的不同将平上去分为宫、商、微角、羽四类。但全书仍依《广韵》顺序安排韵目,以部为单位分,各部录入部所包含的《诗经》韵 字,这些韵字又按它们在《诗经》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安排,每个韵下都列举《诗经》中以此韵字为韵脚的所有诗句。《诗音》可看作是目前发现的最早对顾武《诗经》用韵研究较系统地探讨总结的古音学著作。  相似文献   

6.
根据《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和《广韵》,分析《古诗十九首》在用韵方面的特点,从韵例、韵部两个方面考查其上承《诗经》、汉乐府,下启魏晋六朝诗韵,在五言诗发展史上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切韵》是研究汉语音韵的一部最重要的著作。然而对《切韵》的性质及它的音系基础,向来争论不已。唐代李涪在《刊误》中说《切韵》反映的是“吴民之言”,他以洛阳音为依据,批评《切韵》“又有字同一声,分为两韵”、“何须东冬中终妄别声律”。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则认为《切韵》是唐代的长安音。近代学者章太炎认为《切韵》包含古今方国之音。他说:“《广韵》所包,兼有古今方国之  相似文献   

8.
第二章要学好《广韵》刘说:《广韵》这部书我们听说过,但未见过,我们有些同事连《广韵》这书名都未听说过呢? 我说:《广韵》这部书是今天研究古音韵最重要的一部书,也是今天中国还保存的两部最古的韵书之一。(一部是唐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它的前身是唐韵(唐孙愐编)切韵(隋陆法言等编),切韵地位最高,它是隋统一中国后(第一次大统一是秦。秦始皇根据需要搞“书同文”,把六国地方文字统一为秦小篆。丞相李斯编一部统一字书叫《仓颉篇》就编出了《切韵》,作为统一的字音书。目的在使全国读书人在字音上有统一标准的读音;考试写诗赋要押同一韵的字。但切韵后来亡失了,唐韵也亡失了,因  相似文献   

9.
《孙子》是我国和世界各国古代军事学宝库的一颗明珠。它用韵极其繁密。研究它的韵例,将有助于对《孙子》进一步的研究。其韵例共二十三则。(一)三句连韵例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居、途、虑韵——同属鱼部。)(《九地篇》)  相似文献   

10.
颜师古《汉书注》中的“合韵音”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韵是我国古典诗歌固有的艺术形式,研究古韵的学者早就对合韵问题进行了探讨。清音韵学家段玉裁在《六书音韵表》中首先提出“合韵”这一概念。近人罗常培、周祖谟也在《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中阐明了合韵问题;王力在《诗径韵读》中将不同韵部相互押韵分为“通韵”和“合韵”两种情况;等等。尽管他们的提法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他  相似文献   

11.
张培培 《语文知识》2013,(4):112-114
《封神演义》近体诗用韵宽泛自由,反映的是当时实际语音。《封神演义》近体诗的韵部可以归纳为16部。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碛砂藏》及其随函音义进行了简要介绍,对随函音义的韵部系统进行了总结与描写,并重点分析了所得韵部系统的特点。《碛砂藏》随函音义韵部具有明显的系统性,但是相比《广韵》韵部系统,其相关韵部之间已经趋于合流,并且入声也开始演变,转入相应的阴声韵。  相似文献   

13.
等韵图的出现,对于汉语语音史的研究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韵镜》和《七音略》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两部韵图。本文将对这两部韵书的异同做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通过深入研究江有诰的《诗经韵读》发现,其中得中有失,失中有得,失误中还包含着某些合理的因素。其成就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1.首次以韵读形式系统地展示出《诗经》的用韵情况;2.对《诗经》用韵研究多有发明;3.在处理《诗经》“合韵”上成就颇多;4.订正了段玉裁、王念孙等研究《诗经》用韵的诸多纰缪;5.能以音变理论审视《诗经》的韵脚字;6.分古韵为二十一部.对上古韵部体系的建构贡献良多。其不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对某些篇章用韵体例的理解错误;2.在《诗经》“合韵”处理上有缺失;3.韵字注音理论认识上有缺失;4.早期对上古声调的认识错误。  相似文献   

15.
利用统计归纳法,对两种《楚辞韵读》用韵进行统计,发现两种《楚辞韵读》用韵同中有异。相同表现为对某些韵例入韵及无韵处理相同,对大部分韵脚字的韵部归部相同,对韵例有否合韵现象理解相同。相异表现为韵部多寡存在差异,个别韵脚字的归部、对个别字是否入韵以及异文处理等方面不同。  相似文献   

16.
明代北散曲在承继元代散曲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着自己的发展特点。在用韵方面,它以《中原音韵》为宗,但有所突破;押韵方式上,种类有别,各韵部中平、上、去声字的合押情况也多有不同;用韵宽严方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遵守《中原音韵》韵部中韵字押韵的程度各有不同,超越《中原音韵》韵界不同韵部韵字合押的情况也各有特点。这反映出了明代北散曲小令的用韵特点。  相似文献   

17.
依照王力归纳的上古韵部微部常用字为材料,参照沈兼士《广韵声系》中的谐声系统,探析和总结出微部字的谐声偏旁,对上古韵部谐声偏旁的研究有助于还原古韵的全貌,对古韵研究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顷读某刊所载《阴幼遇的〈韵府群玉〉》一文,一开头即引《辞源》“阴韵”条记云:“宋淳祐间平水人刘渊增修《礼部韵略》,归并同用各韵为一百七部;元初阴时夫撰《韵府群玉》,又并为一百六部。元以来诗韵多沿用之,通称为平水韵,也称阴韵”。其实,《辞源》的这种说法大有值得商榷之处,并不足为据。即以“平水韵”的“平水”作何解来说,  相似文献   

19.
王力先生在《诗经韵读》一书中用通韵或合韵来解释《诗经》中异韵部字的押韵现象。其中,多数是有道理的,但其中有些用例,可以不作为通韵或合韵的韵脚来处理,或者看成是交韵,因而可以不看作是通韵或合韵;也有些用例,可以根据其在《诗经》中总的押韵情况进行重新归部,就会形成同韵部的字押韵,而不是异韵部的字押韵,因而不必用通韵或合韵来解释。这样处理以后,《诗经》中通韵和合韵的用例就会减少很多,从而可能更符合《诗经》押韵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广韵》二0六韵、平水韵一0六韵、中原音韵十九韵部、十三辙中十三韵部和中华新韵十八韵部进行梳理,旨在弄清语音发展流变的过程,进而更好的掌握语音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