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郑方言中声母共22个,含零声母;韵母共41个,包括儿化韵在内,声调和普通话保持一致共4个。本文主要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以声母、韵母和声调这三个方面为线索梳理了新郑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并总结了其规律,希望可以为研究新郑方言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2.
柳林方言是晋语核心地带吕梁片下属的一个方言点,它在声韵调方面的特点是通过与普通话相比较体现出来的。柳林方音中有19个声母、36个韵母和6个声调,与普通话相比,无论是从总数还是从内部组成来看都有所不同。从总数来看,柳林方言比普通话分别少3个声母和3个韵母而多2个声调。从内部组成来看,柳林方言比普通话少唇齿音f和舌尖后音zh、ch、sh、r5个声母,而多了[z、η]两个辅音声母。而韵母方面,柳林方音中元音韵母在整个韵母系统中所占比例较大,没有儿化韵母er[],无[-n]尾韵母,且[-η]尾韵母只有4个,另外,拥有成套的入声韵母。声调方面,比普通话多出阴入、阳入两个入声调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辽中方言语音与普通话的差异为研究对象 ,从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论述了辽中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及如何辨正  相似文献   

4.
浙北吴语是吴方言的次方言。德清话是浙北吴语的重要一种。德清话的声韵调系统中:声母有28个,其中浊声母13个,没有普通话中的翘舌音;韵母有32个,没有撮口呼,复合元音多为后响复合元音,没有浙北吴语其它各县所有的韵母[ο];声调有8类,不计声调的基本音节392个。对德情话的声韵调系统进行描写分析,并与普通话的声韵调系统作对比研究,有助于方言研究和推广普通话。  相似文献   

5.
陇东方言音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陇东方言属中原官话秦陇片。陇东方言声母23个,韵母34个,声调4个,和普通话声韵调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靖远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与普通话声母一样,有21个声母,但有声母混读、尖音现象、鼻化音;韵母与普通话韵母相比,有35个韵母,前后鼻韵母混读,其他韵母和声母相拼出现较为突出的地域语音特征,呈现复杂而有规律的独特语音搭配组合。本文将靖远方言和普通话语音系统作对比,较为详细地描述了靖远方言的语音特点及辩证规律。  相似文献   

7.
甘肃徽县方言中有声母28个,韵母40个,声调4个,本文对其进行了描写,从共时历时的角度归纳了徽县方言的语音特点,并将徽县方言的声韵调与普通话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甘谷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区的西北方言,其语音系统包括27个声母,38个韵母和4个声调。本文对甘谷方言的声韵调进行了静态描写,并结合汉语中古音和普通话音系,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进行比较,阐明其主要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9.
浙北吴语是吴方言的次方言 ,长兴话是浙北吴语的重要一种。长兴话的声韵调系统中 ,有声母 2 9个 ,韵母 34个 ,声调分阴阳 ,共 8个。长兴话有基本音节 40 0个。对长兴话的声韵调系统进行描写分析 ,不仅可以明确长兴话的声韵调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 ,而且有助于方言研究和推广普通话  相似文献   

10.
南阳话与普通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从声母看,南阳方言有比普通话声母多的现象,不家声母相混现象;从韵母看,南阳方言中韵母相混现象较多,另外还有丢失韵头现象;从声调看,主要是南阳方言调值与普通话调值不同,找出方言和普遍话的语音对应规律,掌握简单的纠正方法,不失为南阳人学习普通话的捷径。  相似文献   

11.
浙北吴语是吴方言的次方言 ,嘉兴话是浙北吴语的重要一种。嘉兴话的声韵调系统中 ,有声母 31个 ,韵母 42个 ,声调 9个。对嘉兴话的声韵调系统进行描写分析 ,不仅可以明确嘉兴话的声韵调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 ,而且有助于方言研究和推广普通话。  相似文献   

12.
滑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隶属北方方言区,和普通话相比,在声韵调方面都有所不同。试从声母、韵母、声调三方面同普通话加以比较,从而发掘滑县方言的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13.
浙北吴语是吴方言的次方言,湖州话是浙北吴语的重要一种.湖州话的声韵调系统中,声母有33个,韵母有37个,声调有8类.对湖州话的声韵调系统进行描写分析,不仅可以明确湖州话的声韵调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而且有助于方言研究和推广普通话.  相似文献   

14.
浙北吴语是吴方言的次方言,海宁话是浙北吴语的重要一种.海宁话的声韵调系统中,声母有27个,韵母有36个,声调有7个.对海宁话的声韵调系统进行描写分析,不仅可以明确海宁话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而且有助于方言研究和推广普通话.  相似文献   

15.
浙北吴语是吴方言的次方言,桐乡话是浙北吴语的重要一种.桐乡话的声韵调系统中,声母有27个,韵母有38个,声调有8个.对桐乡话的声韵调系统进行描写分析,不仅可以明确桐乡话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面且有助于方言研究和推广普通话.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受普通话的影响,贵阳方言的语音也呈现出一些新变化和新特点.通过从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来归纳和总结这些新的语音变异,以期能对贵阳方言语音的发展方向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襄阳话属北方方言的西南次方言。襄阳话语音系统:声母20个;韵母37个;声调4个;有儿化音且有颤音。与普通话音系有同有异。其差异主要表现在:襄阳话中有[■]声母但缺少舌尖后音声母;有io,■韵母;襄阳话的4个声调在调值上与普通话有很大差异;颤音的存在特别是人称代词的儿化现象是襄阳方言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8.
从语音学的角度对陕西合阳防虏寨乡的方言进行调查研究.整理出该方言的声母(26个)、韵母(43个)和声调(4个)并指出其语音特点:保留了古汉语的尖音、有浊音声母z和v等;没有儿化韵、有yA和yei等一些特殊韵母;在声调方面,没有曲折调。  相似文献   

19.
河北宣化方言的语音特点表现在声韵调及拼合关系上。声母:全浊声母清化,不分尖团,知庄章声母多混,蟹摄开口一等二等文读为零声母,白读为[η]。韵母:[εi]、[uεi]分别对应普通话的[ai]、[uai],[]、[u]分别对应普通话的[an]、[uan],韵母没有[n]韵尾。声调:古平声清字,无论清浊,今宣化方言均读平声,不分阴阳调;古入声字在今宣化方言中仍有部分读入声。拼合:开口呼韵母拼合能力最强,撮口呼韵母拼合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20.
在普通话中,[1]韵母只和声母[ts]、[ts‘]、[s]相拼。而在合肥方言中,[1]韵母除了和[ts]、[ts‘]、[s]相拼之外,还可以和十个声母,一个零声母相拼。相拼后和普通话相比有的声母不变韵母变了,有的声母韵母全变了,变成另一个音节。下表可以显示合肥方言[1]韵与普通话[1]韵和[i]韵的大致对立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