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生首先是儿童,小学生作文首先应该是儿童的作文,应该是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言之作。然而,现在的许多小学生作文更多的是一种成人化痕迹浓重的“伪成人”之作。这样的作文,从选材到结构,从思想到语言,都不属于儿童,充其量只是成人作文的“微型版”而已。那么,如何让小学生作文回归它本应该有的童真童趣呢?  相似文献   

2.
翻开如今小学生的作文本,读读现在的孩子写的作文,不难发现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成人的语言充斥着学生的作文,虚假的情节代替了真实的情感,过高的要求忽视了学生的起点。种种问题导致了儿童的作文失去了童趣和真话。所以,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应该审视现状,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让童真、童趣、童言、童语重新回归到儿童的作文中。  相似文献   

3.
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的,"文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文章从来都是心灵真实声音的承载体,而对于小学生而言,是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来反应童年真实生活,表达一种童真童趣之感.《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习作时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可见,"真实"是作文的生命,学生作文求"真"是作文之根本.  相似文献   

4.
要想让学生写出富有童真的作文,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趋势展开作文教学。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以童心体验,感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用童言表达喜好,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抒发个性特点,再现童趣生活。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呼唤作文教学应回归小学生的生活,强调作文练习要从学生的主体性需要出发,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尽情地表达,展现出小学生作文的童心、童年、童真、童趣。  相似文献   

6.
戴龙凤 《考试周刊》2011,(46):75-76
我国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存在成人化的倾向,这种倾向严重影响到小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使得学生作文内容、情感、语言缺乏童趣、童真。这种作文教学是违反儿童教学规律的,因为童真、童趣、儿童化才是小学生作文的灵魂。为此,小学作文教学应该重新定位,让孩子成为作文教学的主体,唤醒孩子的灵性,让他们享受作文的情趣;要树立全新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作文的要求、内容、形式、语言、评价都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作文中发现,大多数作文单调乏味.内容干瘪,框架模式化、语言成人化,几乎千篇一律,情感不亲切、不真实、矫揉造作,难以写出真情、绘出童心、显露童趣、叙述童乐,这已成为小学作文习作的一个“瓶颈”。打破这个“瓶颈”单靠教材中安排、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经过反复历练,形成良好的动笔习惯,其最重要的是培养小学生的“爱心”,正确引导小学生在作丈中袒露童心、回归童趣,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这是小学作文教学中永恒的话题。丰富的感情是作文的基础,有“爱心”的学生更能激发出丰富的情感和写作的灵感,这样写出作文才饱含真情,感动读者;一个感情非常平淡,缺乏“爱心”的学生是很难写出好作文来的。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心”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昊晓亚 《文教资料》2011,(29):69-70
通观现今小学生作文,情感匮乏,个性失落.特别是那份可贵的童真.来自心灵深处的本真情感已经很难找到,造成作文的空洞与伪饰。因此,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思索、实践,提出几点做法:鼓励孩子用真实的目光看这个世界;呵护孩子朴实的心灵;和孩子一起寻找童趣:多体味朴实的学生语言,以凸显作文中的真实与个性,体现一种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9.
三童课堂是以儿童为本,体现童心、童趣、童真的课堂。其基本特征是保持童心,张扬童趣,回归童真。在教学中,我们尊重理解学生,践行民主的课堂,开展趣味游戏,燃起乐学的课堂;自主质疑,激起学生善思;弱化预设,使学生顺学而导;创设情境,使学生真实体验;鼓励性评价,精心呵护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展现一种"本我"的童真。  相似文献   

10.
感动童言     
林莉 《教育文汇》2006,(8):38-38
那天,我照例批改学生的作文。那是篇老题材的作文,写老师的。为了让学生们写出童真、童趣,写出新意,我大胆放手,让他们想写谁就写谁,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习作交上来了,很多学生是写我的,且满是溢美之词:什么上课灵活,语言幽默,关心学生……我长长地舒了口气,看来,心血没有白费。生活上,我对他们嘘寒问暖,关怀备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童真童趣最大的魅力就是在他们的眼中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我们会感觉到这个世界的美好。但是固定写作模式的渗透使他们逐渐失去了这一最美好的品质,作文中的套话、虚话越来越多,对待问题的看法也开始千篇一律,没有任何特点。因此,保持小学生的童真童趣,对他们的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文中笔者首先论述了小学生作文中童真童趣魅力的作用,进而根据现实情况总结影响小学生保持童真童趣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发挥儿童童真童趣魅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根据学生心理的发展,十二三岁的少年正处于“少年开放期”。他们幼稚、纯真,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因而小学作文教学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写出富有童心、童真与童趣的文字,这才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真谛。文本从童心观察、童真表达、童趣添彩三方面阐述了小学作文教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文如其人,就小学生的语言来讲,就是要真实生动,富有童真童趣;就是稚嫩中透露新颖,平凡中显现独特,一般中大胆突破,真实中联想丰富;就是有属于学生个体生命的语言,有不同生理、心理特点的个性化语言。学生的语言只有具备了个性特征,才能闪耀个性光芒,充满生命活力。“问渠哪得清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习作必须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而事实上童真、童趣的缺失使本该充满灵气的儿童作文成了一种“机械”产品。启蒙习作呼唤“童真”,让童心在倾诉中袒露。让童趣在玩耍中回归,让童言在博客中再现,让童真在赏评中闪光,训练和发展学生的真实表达能力,最大限度地让儿童收获习作的成功和快乐。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小学生童真童趣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他们的眼中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我们会感觉到这个世界的美好。但是固定写作模式的渗透使他们逐渐失去了这一最美好的品质,作文中的套话、虚话越来越多,对待问题的看法也开始千篇一律,没有任何特点。因此,保持小学生的童真童趣,对他们的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中笔者首先论述了小学生作文中童真童趣魅力的作用,进而根据现实情况总结了影响小学生保持童真童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作文贵在童真童趣,童心妙笔;实话实说,想说就说,这才是儿童作文的本色天然……与此同时,《语文课程标准》给我们带来的新作文、新理念又强调: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凡此种种,我们不难意识到以上说的其实是一个共同的热点话题:这就是要让小学作文回归儿童本位,用生活语言写儿童作文。  相似文献   

17.
在中高年级小学生作文开始起步、深化提高阶段,作文教学应该以童心引导童趣,以童真捕捉真情,贴近学生实际。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相对较小,教材是学习写作最有效的载体。作者在阅读教学中尽可能地以教材为依据,指导学生在读中积累内化语言,学习写作方法,掌握章法结构,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前的小学生作文言语出现了严重的"成人化"倾向。笔者从教师、学生、课程资源三个方面,分析小学生作文言语成人化现象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第一,聚焦阅读教学,积累童真语言;第二,优化单元习作,激活童真言语实践;第三,巧借微作文,构建富有童真的言说场。  相似文献   

19.
<正>写作文不是由感而发,而是揣摩出题人的意旨生编硬凑,这已成为不少小学生的"另类秘籍"。日前在上海师大附属卢湾实验小学举行的上海市写作学会作文教学研讨会上,教师和专家们呼吁给小学生"松绑",还小学生作文的童真童趣。  相似文献   

20.
那天,我正在批改学生的作文。这是篇老题材,写老师的。但最熟悉的往往是最陌生的。为了让学生们写出童真、童趣,写出新意,我大胆放手,让他们想写谁就写谁,想怎么写就怎么定。习作交上来了,很多学生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