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传真     
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将在中国苏州召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日前宣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于2003年6月在苏州召开。这是中国首次承办的世界遗产大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于1972年11月正式通过,中国1985年加入该公约,正式成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目前,世界遗产委员会是成员最多的国际组织,参与国家和地区达175个。世界遗产委员会每年举行一次世界遗产大会,研讨、决策全球范围内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审核、批准新申报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到2002…  相似文献   

2.
西班牙塞维利亚,当地时间2009年6月26日,第3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中国山西五台山因符合世界遗产相关标准且保护良好,具高度真实性和完整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列入世界遗产38处,其中文化遗产27处,自然遗产7处,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4处。  相似文献   

3.
值“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即将在中国苏州召开之际,我刊专访了国家文物局遗产处郭旃处长。郭处长首先介绍,迄今全球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者共有754处,其中文化遗产582处,自然遗产149处,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23处。中国共有29处遗产列入名录,居世界第三,堪称遗产大国。关于即将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郭旃就其主题和焦点介绍说:世界遗产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本届会议的常规议题是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的保护状况和监测报告。由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已成为全人类大环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其保…  相似文献   

4.
黄山     
卞利  袁廉民 《寻根》2004,(3):68-75
1990年月12月,黄山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5.
2006年7月13日,安阳殷墟被联合国教科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而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  相似文献   

6.
由文化部港澳台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共同主办的“中华瑰宝·申报世界遗产艺术作品展”于2003年11月份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这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首次在北京举办的大型艺术展览。为配合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活动,普及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邀请澳门艺术家前往新申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8个地点:澳门历史建筑群、开平碉楼、福建土楼、安阳殷墟、北京明十三陵、南京明孝陵、红河梯田及三江并流,进行以表达中华文化和自…  相似文献   

7.
1996年12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0届会议一致批准庐山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会议同时给予庐山以高度评价:“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庐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景观”,在中国还是首次。这是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庐山独具的世界性价值的肯定,是庐山对中国和世界遗产事业的积极贡献,也是庐山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名山的标志。庐山成为世界名山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河山锦绣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大国。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又将中国山西省平遥和云南省丽江两座历史文化名城和江苏省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已有19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世界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和丰富自然遗产的承认,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现将这三处新的世界遗产做一简要的介绍:一、平造古城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平原,是国务院公布的99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平遥古城历史悠久,历史文物保存丰富,古城格局、…  相似文献   

9.
中国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已有19处,居于世界的前列,可称得上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大国。现将这19处世界遗产的名单和批准年月列后,以供参考。平遥古城--元代塑孔子像苏州古典园林--留园冠云峰平造古城--市接苏州古典园林--网师园爬山亭廊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扇面凉亭丽江古城--法云阁丽江古城--古街民居水渠中国19处世界遗产名录@罗哲文  相似文献   

10.
李小文 《寻根》2007,(2):136-141
澳门位于广东省的珠江口西岸,面积23.5平方公里,人口约45万,虽然地方不大,却有着独特的文化氛围及相应的人文景观。2005年7月15日,“澳门历史城区”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2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1处世界遗产。  相似文献   

11.
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是人类智慧和大自然神奇造化的极品.作为世界级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具有丰富的审美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12.
笔者曾主持、参与华山申报世界遗产的资料整理工作,本文要说的是华山的自然、文化遗产状况。  相似文献   

13.
资讯     
《中外文化交流》2011,(8):90-96
西湖文化景观将立法保护6月24日,法国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4.
走近高句丽     
公元2004年6月28日至7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申报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由此,中国的世界遗产从29处增至30处。高句丽是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代少数民族的地方政权,其强盛时期的势力范围,包括了今天吉林省的东部、辽宁省东北部和朝鲜半岛的北部。辉煌灿烂的高句丽文明,在高句丽政权灭亡以后,逐渐为世人淡忘。光绪初年,清桓仁县书启关山月发现湮没于杂草树丛中的好太王碑;1906年,乡民修筑公路时,在板岔岭发现丘俭纪功碑,这段珍贵的史实才重新进…  相似文献   

15.
2010年6月12日,是我国第5个文化遗产日。为体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的丰富性并展示“非遗”数字化保护与研究的方式及其成果,突出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在信息化时代与新技术的结合与应用,日前,以展示“非遗”数字化成果为主题的《感受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开展。  相似文献   

16.
2011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正式批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评估西湖是在中国2000多年关于人类活动和居住所遵循的‘天人合一’理念支配下,结合中国古代地理知识和理想的山、海景观概念,在特大范围内巧妙而又大规模地利用特有的地形地  相似文献   

17.
惠山祠堂     
张永初 《寻根》2005,(5):129-133
在江苏无锡惠古镇不足0.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保存着120多处包括约80年姓氏,250多位主祭人物(不包括“贞节祠”2280人)的祠堂及部分祠堂遗址。2003年8月20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提交国家文物局,向联合国均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预备名单。  相似文献   

18.
1999年12月1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次会议上,越南中部广南省的会安和美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至此,越南已经有顺化、下龙湾、会安、美山等4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会安位于越南中部,属广南省,距越南中部最大的城市岘港市30公里。会安城建于秋盆河北岸,临近大门河口,商船进出很方便。越南的许多产品通过秋盆河、永奠河、巴冉河、长江(越南中部的一条运河)运到大门河口,再转运到会安。古时候,会安被称为“大占海口”。中国、日本、南洋的商船经常进出会安港。到了15世纪,荷兰人、葡萄牙人、英国人也来到会安经商。在17世纪,会安已经是一个繁华的商港,一个国际馆里分别供奉着妈祖、关公、伏波将军等,终年香火缭绕。在会安,中国式的建筑到处可见,而且保存得很完整,既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也没有因修建高楼大厦而拆迁。现今完好保存下来的会安许多古建筑、古街道,体现了中国、日本、越南文化与建筑风格的有机结合。街道的布局、建筑的式样,既展现了中华建筑的古朴和优雅,又融入了当地人的自然审美观和生活情趣。游客在这里既能欣赏到古老的文化传统,又能感受到浓郁的地域气息。古老的会安不仅经历...  相似文献   

19.
世界文化遗址观察,是一项由世界文化遗址保护基金会发起的旨在帮助挽救那些珍贵文化遗产的守护计划该计划每两年发布一次《全球百大濒危文明遗址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名录》由考古、建筑、艺术历史和文物保护等领域的各国专家提名而来。自1996年问世以来,所列举的亟待保护遗产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中外文化交流》2000,(3):62-63
1999年12月2日,联合国教科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公布了最新的48处化和自然遗产名单,其中南非、尼日利、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属首次涉及的国家。至目前为止,世界自然化遗产共有630处,118个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