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丈教学中,善问巧问能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提问,是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就告诉我们,智者是善问巧问的。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研究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相似文献   

2.
课堂提问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重要手段,是师生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渠道,是沟通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桥梁。恰当的提问,不但能激起学生的强烈求知欲,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教育家陶行知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朱。”要想问得巧,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深钻教材,提问明确教材既是学生学习的客体,又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要优化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深入钻研教材,针对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抓住关键,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明确具体的问题,使学生明确思维方向。有的教师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门值得研究的教学艺术,它既是学生思维的向导和路标,又是传授知识和信息反馈的重要渠道。陶行知先生曾说“愚问得笨,智问得巧”,“巧”问就是要问到点子上。本试对教学中的“问”谈一些我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提问,是调节课堂气氛的杠杆,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先导,促进学生探求新知的动力,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钥匙,也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教学成功的重要手段和必备技能。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智问得巧,愚问得笨”。当我们走近名师,去感受他们精湛的课堂提问艺术时,果然得出“名师问得巧,教学始成功”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教学贵在导,摒弃灌。而引导之语,关键在于施教者善“问”。提问得当,学生思维生动;反之.则思维混乱或停留在浅层次上。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疑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如果问得巧,学生会思如火花进发,思如泉水喷涌。思如春草萌生。一位教育家曾说:“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绿色”的教学环境中,才能思维最大化,因此,在教学中我常以趣引问,启疑开窦,效果很好.兹举若干教学片断,恳请专家指教.  相似文献   

7.
教学贵在导,摒弃灌。而引导之语,关键在于施教者善“问”。提问得当,学生思维生动;反之.则思维混乱或停留在浅层次上。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疑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如果问得巧,学生会思如火花进发,思如泉水喷涌。思如春草萌生。一位教育家曾说:“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  相似文献   

8.
吴小薇 《考试周刊》2010,(46):75-76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课堂上教师的问题设计是实施有效教学的核心。精彩的问题设计是教与学的动力,能够“一石激起千层浪”,好似给学生的思维插上了翅膀,使学生“天高任鸟飞”。那么怎样的问题设计可以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9.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联系师生之间思维活动的重要纽带和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科学的课堂提问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促进教学行为改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曾云:“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巧妙的提问,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要善导善控,必须致力于提高“问”的艺术,贵在多问善问。本人在教学中就如何提问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11.
在生物教学中,课堂提问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产生疑问,积极思维。如何才能科学地设置问题情境,正确地运用问题材料,以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呢?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谈到问的重要性时,曾风趣地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在教学中,问很重要,也有艺术。  相似文献   

12.
思维起源于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创新教育要求数学教师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提出带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能驱动学生“做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史勤蒙 《河北教育》2000,(11):32-33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课堂提问不仅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教学艺术。通过提问这条途径,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信息可以互相交流和反馈。现代教学论认为,任何教材内容都可以用一个个问题呈现出来。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指教师的“问”要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用巧妙的问为学生指出思维的方向和寻找答案的蹊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处理得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动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思维,并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思考问题,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4.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的重要手段,激活学生思维,精心设计问题——问得少,让思维走向开阔处;问得狠,让思维走向纵深处;问得准,让思维走向多元境;问得巧,让思维走向融通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掌握语文学科中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从疑问开始。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课文内容,问得好、问得巧、问得精。精彩的课堂提问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马伟国 《文教资料》2011,(26):50-51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满堂问"的弊病,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优化课堂教学的四条途径:问得少,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问得精,使问题具有一定的思维价值,问得巧,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问得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余先钧 《学苑教育》2012,(13):44-45
思维起源于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创新教育要求数学教师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提出带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能驱动学生“做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疑者,问题也。而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开端,是点燃学生思维的一根导火线,也是驱动学生探索的催化剂。作为教师,不仅要善于设问,而且要会问,“问得巧”能使得师生思维产生“同频共振”,增进师生间的信息与情感交流,改善教学环境,从而有效驱动学生积极参与。“一石激起千层浪”应该是问题设计的高境界,以下是笔者以问题为主线、以探究为谋求手段的一节教学设计,愿与各位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19.
“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只要教师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就能“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那么,怎样才能真正问到学生的“心窍”,怎样使课堂提问问得精、问得巧,问得有效呢?我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设计要有讲究,其策略有以下几方面:一、把握教材,选准问点所谓问点,就是提问的切入点.同一篇课文,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设问,但不能随意设问,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选准问点,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1.抠“文眼”  相似文献   

20.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 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问题是教学的载体,它推动着课堂教 学的进程。然而,目前的很多课堂仍然呈现所谓的“假课堂”, 满堂提问的现象还是存在,留给学生的只有狹窄的思维空间, 课堂教学“肤浅”,缺乏“深度”。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避免这 些现象,就必须在“问题”上下功夫,用“真问题”组织数学课堂 教学,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