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智能电网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智能变电站是对传统电网发展理念的一种全面革新,给我国变电站注入了新的活力。智能变电站所采用的继电保护设备和传统设备相比,对速动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提出的要求更加高。所以,深入了解智能变电站里面继电保护相关维护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对智能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设备运行以及维护技术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笔者的思考和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摘要:智能化电网具有便捷、安全、高效、快速等优点,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巨大的方便。电网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对继电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智能化趋势的大环境下做好几点保护工作,是新时期电网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基本前提。本文主要以智能变电站为例,介绍了传统变电站与智能变电站之间工作的差异,以及在智能变电站进行继电保护工作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3.
2011年国网基建部门下达全部新上变电站需全面按照智能变电站要求进行全部建设。此时便存在一个问题,采取怎样的方法对设备进行检查机装置。接下来文章针对传统变电站与智能变电站相互间存在的不同之处开展具体介绍,同时进行了智能变电站对于继电保护工作的试验,以说明智能变电站对于继电保护工作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1引言在智能变电站系统中,继电保护是通过触电继电器来运行和维护电站系统的重要环节。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输电变路、变压器、发电站以及运行元件等进行保护,因此成为继电保护。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安全保障的研究对象,探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是保护电网是十分必要的。智能相对于传统而言是区别明显的,智能化体系结合了数字、信息、网络等先进的科技技术,在电网建设过程中以稳定、高效、节能、安全为目标。  相似文献   

5.
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网继电保护的运行及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的概念内涵和技术特点,探讨了智能变电站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社会范围内的用电量急剧增加,传统的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对继电保护系统的检测不足,常常导致供电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智能变电站具有较强的自动化作业功能,能够有效检测出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故障,为后续的检修、维护提供有益的指导。智能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有效使用,给继电保护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思路,以及路径。对传统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试验方法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阐述,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启示,推动我国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测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作为电力系统中保证智能化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运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将可能带来较为严重的后果,因此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进行调试与维护。本文对智能变电站的概念、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技术特征进行阐述,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调试包括智能二次设备测试仪的选择、继电保护装置功能的测试、测控装置功能的测试等方面以及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维护包括保护装置的维护、智能终端的维护、合并单元的维护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7,(15)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国社会经济也在不断飞速发展,电力事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事业,无疑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电力事业当中,变电站作为连接用户和发电桥梁,是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保障环境。智能变电站作为电网运行数据的指令执行单元以及采集源,全面贯穿了智能电网建设各个方面。而继电保护则是智能变电站当中极为重要环节,对于智能电网和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有着巨大影响力。本文将针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优化配置展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继电保护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智能电网是一种现代的电网,它将信息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成为了一种现代化的输配电系统。智能电网的发展将慢慢取代原有的输电系统,使电网逐渐成为一个节能环保和高效稳定的现代化电网。智能变电站就是智能电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智能变电站发展的过程中,继电保护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继电保护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是非常重要的,在智能变电站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在继电保护方面出现的问题,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0.
变电站的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电保护技术的建设和发展在整个智能化变电站工作中占据着基础性作用的位置。继电保护是智能变电站正常运行的基础,是地区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智能化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技术将会在今后的一定时间内发展得更快更强,此文将就其工作原因、应用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在当下时代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能源,无论是社会各界进行生产,或是人们日常生活,其中的电器设备、灯管照明等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日益提高,与此同时,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日益增多,为了能够提高智能电网运行的效率和质量,首要目标则是优化继电保护设备,通过对故障的预警和防范,为智能变电站的工作带来保障,进而为社会输送更加稳定可靠的电力能源,所以本文针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所面临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智能变电站是建设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当前,智能电网建设从规划试点阶段转入全面建设阶段,各项智能电网建设工作全面展开.变电站正从传统变电站逐步向智能变电站发展,并向新一代智能变电站逐步推广,大量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涌现.随着智能变电站快速建设,加强智能变电站技术培训及提升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水平已迫在眉睫,变电站运维工作任务也在不断加重,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人员的工作力量,提高工作效率,成为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由于智能变电站具有智能电子元件多、信息类型复杂等特点,进而降低了的智能变电站机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在某何种程度上给变电站的安全平稳运行带来隐患。随着我国信息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对智能变电站发展应用的普及,加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相关内容进行阐述,以及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进而指出提升其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有效措施,进而保障智能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4.
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是目前我国变电站继电保护未来发展的选择,也是传统变电站广域发展的需要,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与传统变电站继电保护相比有诸多不同的地方,它需要操作人员认真了解,熟悉其功能构造及其调试方式,才能进一步发挥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与智能与传统变电站继电保护之间差别的介绍,进而探讨了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希望为我国变电站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电力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智能电网技术和智能电气设备的进一步发展和运用1使得智能变电站成为发展趋势。智能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设备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满足灵敏性、选择性、速动性可靠性,满足智能调度、运行维护、监视控制及无人值班等信息交互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9,(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变电站已经成为变电站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变电站又是整个电网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能够有效的保证电能的稳定供应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目前,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与运行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在本文中将以22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运行为主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9,(9)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智能变电站是未来变电站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变电站作为电网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及电能的稳定供应有着重要的影响。继电保护是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内容,虽然目前已引起人们的注意,但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先对当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探讨相关的优化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8.
智能变电站对智能电网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智能变电站采用智能设备有效实现了智能电网运行的自动化。本文主要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的特点以及在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传统变电站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变电站转变。继电保护配置作为智能变电站的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智能变电站的保护工作中居于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从线路保护、母线保护和变压器保护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继电保护配置的系统保护配置方案和常规保护配置方案两种方案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是目前智能变电站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其与传统相对的那种智能特性,也就直接导致了其在进行继电保护配置上的不同。当然,就其中的继电保护配置而言,其实际上又要在满足可靠、灵敏、迅速等指标的同时,为整个智能变电站的其他部分建设奠定有了基础。事实上,在智能变电站之中,继电保护设置又可以具体地分为变电站层以和过程层两个层面上的内容,这两个方面共同作用,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实现整个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行处于一个很高的水平之上。本文主要围绕着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这一中心主题,从目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的现状出发,对变电站层以及过程层这两个方面的配置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